黄鹤飞过内心的嘶鸣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鹤飞过内心的嘶鸣
  为人抱薪者,让风雪注释
  惟愿庚子年的这场雪
  为清醒而生
  为纯净而死,世界再无流毒
  如今,山河阻隔,有家难回
  空无一人的大街走着病毒
  恍惚回到从前
  一些人回避一些人
  一切人怀疑一切人
  這冠状,除了它的花冠
  和以COVID-19 之名
  更有难以描绘的现状
  宽恕已无能为力,祈祷
  不到最后时刻说不出半句遗言
  红十字、红灯
  多像喊出来的一滴血
  我们都是健忘者
  转眼,飞沫着若无其事的表情
其他文献
就像一個失语者  把一切倾诉给黑夜  暗夜应沉睡  偏偏丢了睡眠  夜无眠的孩子  想妈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大多数人提到诗歌时,就会浮现到脑海中的诗句。从这个例子不难发现,大多数人还是把诗歌和古诗词关联在一起。由此我们联想到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但诗歌从未停止她的发展和变化,一直传承着,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  扎西南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坏境下成长,并创作出了《羌塘晨歌》《羌塘晨曦》两部诗集,惊艳于藏北文化圈。他的这两部诗集似乎又向那些“诗歌已亡”的声音提出了挑战,
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提到劳动教育,姜腾绝对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作为劳动技术、通用技术教师中屈指可数的正高级教师,姜腾从教2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潜心技术实践教学研究和实验,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学生的技术体验之中。在真实技术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亲历技术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敢于创新精神和善于创造的勇气,潜移默化地渗透工匠精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日常
2009年12月5日,上班路上地铁站一个橘红色的广告引起我的注意:新书发布会。地点在居住所在地——纽约的奥斯托瑞亚图书馆,作者:一个乞丐流浪汉。  我很好奇。我参加过不少新书发布会,有美国前总统的、有国会众议院前议长的、有各种名人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像这位乞丐流浪汉对我有如此这般吸引力。于是我就去了那个新书发布会。他写的这本书名叫《失去灵魂的土地》(Land of lost Souls)。我买了一
魏春春,汉族,山西怀仁人,文学博士,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2019),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藏族文学、西藏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藏族汉语文学“中国故事”话语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世纪<西藏文学>(2000-2011)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诠释》等项目,出版专著《守望:民族文学的诗意创造》(民族出版社,2018年8月),在《民族文学研究
“这故事到后来很少有人知道了。”  爷爷将他黑乎乎的手插进怀兜里,取出了一支镶着黄铜的鼻烟壶,在膝盖上敲一敲,然后往左手拇指的指甲盖上倒少许鼻烟,用右手手指捏起一撮,边看对面山坡上散布的羊群,边把鼻烟送到鼻孔下,“嘶”的一声吸了进去。“你们肯定不信,看羊群所在的那个山坡上的废墟,那里以前就是我们的村子。”爷爷开始讲起了故事。  “当时我的年纪大约跟你们差不多,你们肯定不信。”爷爷每次讲他的故事时总
头顶上的蓝天是陌生的  蓝天下的布达拉宫是陌生的  从布达拉宫吹过来的风是陌生的  伏在风里朝圣的藏家少女也是陌生的  只有朝圣少女头顶白花花的阳光  是熟悉的  阳光阳光 莫不是上苍的恩泽  才让这座离太阳最近最近的城  給初来拉萨的陌生人  温情的爱抚
从教24年,信岗不管是在农村小学担任一线体育教师,还是在乡镇中学担任主抓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似乎都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迅速将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健体育人”是信岗这些年作为体育教师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  2000年进入静海区大邱庄镇津海小学工作时,全校就信岗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恰逢当时学校施行组建大体量的训练队模式,6个体育项目,每个项目吸纳100名学生参与,力求实现体育项目对学生全覆盖。
四十年来,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偏远村落,绘制了一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族体质表型“地图”,实现了中国各民族体质人类学的完备数据;他不以职称、晋升为目标,执着坚守,践行初心;他吃苦在前,虽是团队中的长者,但总是担起最艰难的任务,成为了师生心中党员形象的代表——他就是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党员郑连斌。在2020年上海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上,郑连斌被授予2020年“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四十年来,郑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来临,天边总能留下美丽的痕迹。黄昏,天边的云霞如镶了金边的锦缎,熠熠生辉,映照天穹。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痕迹。我想此时没有什么比画一只正捕食的野鸭更应景了吧!我忙提起画笔在宣纸上描画我的得意之作,因为太投入,不知何时父亲已走到我身旁,细细观摩我的画。  我心满意足地把画作递给父亲。他小心翼翼地接过画纸,轻轻铺平,继而拾起画笔,蜻蜓点水般蘸了蘸墨,又将笔肚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