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好学习,成绩优异,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先机。这也是我在教育咨询过程中听到家长说过最多的话。特别是在国内,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把孩子们过早地送进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把学习成绩看作最重要的评价工具。
但不知道父母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学习好就一定会是优胜者吗?再进一步考虑,如果因为强调课业学习而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呢?
曾经有学者已经对这个问题做过论证,结论是: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会毁了孩子的前程。而对于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40岁的狄波拉小姐是对我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的教育专家之一,作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儿童教育专家,她有多部教育专著发表。狄波拉对儿童教育有过多年研究,她认为,3到6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黄金阶段,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词汇量增长最快的阶段,是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语言能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更是孩子个性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
但是学校教育能否充分满足孩子身心的发展需求呢?
狄波拉小姐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做了总结。她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足够强的好奇心,并渴望亲自尝试揭开谜底;他们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新事物,并刨根问底,在知道了“是什么”的时候,一定还会问一个“为什么”,诸如“鸟儿为什么会飞”“电视为什么会有图像”等问题,会使大人疲于应付;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热衷于玩拼图和积木,在自言自语中专心致志地忙于建造,也许这就是他们心中未来世界的蓝图;还有,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艺术表现欲,他们喜欢唱歌和做运动,喜欢发出各种类似于音乐节奏的声音,喜欢显眼的颜色,并试图用画笔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图画。
显然,根据以上分析,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仅仅靠课堂和课本是给不出最为合适的答案的,神经细胞的脆弱和骨骼的娇嫩使他们无法盯着黑板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也不堪在教室中保持一个既定的姿势,与其让孩子们昏昏欲睡,不如让他们奔出教室寻找一个更宽广的天地,到大自然中观察,在疑惑中交流,在游戏中模拟,在各种各样丰富的情境中去体验。
狄波拉小姐说;“他们在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群体意识,开始喜欢做各种集体游戏,愿意服从游戏规则,并希望被群体接纳,希望在游戏中了解同伴,并被同伴了解,喜欢在交往中领导或者服从,希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以期得到赞扬……”这一切依然无法在课本中得到完全的满足。
我说这些并非要诋毁教育,我是希望父母们能更加重视课堂和课本之外更有趣味性的、与玩耍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资源。
曾经有很多家长咨询过我关于孩子“玩”的问题。他们说,看到孩子和小朋友们疯玩,他们就担心孩子会沉溺其中,从而影响学习成绩。还有,他们对于孩子过多地参加集体游戏也心存忧虑,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产生磨擦,如果闹矛盾,孩子解决不好,是不是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交际心理等等。
很显然,这些家长对于“玩”是存有偏见的。我对他们说,孩子玩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接受和学习的过程,很多东西是无法用课堂学习来代替的,而且,即使家长再怎么关心孩子,也不可能给予孩子所有他们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孩子需要在游戏和玩乐中经过亲身体验而获得。
我的女儿夏彦也曾在狄波拉管理的幼儿园里学习,孩子在那里得到了很多在家里得不到的东西。那里每天安排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玩玩具、制作玩具和做丰富多彩的集体游戏,还经常由老师带领外出,亲近大自然。
在这些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激发,强化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莱拉小姐说:“在和孩子们外出的时候,我会积极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哪怕是在你看来最为荒唐的问题,并借机向他们提出你认为他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让他们的大脑充分转动起来。他们大部分都不甘于寂寞,所以我鼓励他们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玩耍,并交换玩具、交流心得,还建议他们主动去参加甚至组织一些集体合作的、有规则约束的游戏项目;同时,我还会在他们因为闹矛盾而哭鼻子的时候告诉他们对待朋友要礼貌、宽容、谦让,因为一个人的快乐只有分享给其他人才会成倍地扩大……”显然,他们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玩而学到的东西,远比在教室学到的丰富得多,也生动得多。
至于6岁以后的小孩,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导致个性开始凸现出来。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好友圈子,并开始在家里大模大样地给朋友打电话,合作意识的增强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过于简单的玩具和过于容易的游戏,他们更趋向于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用最具创造力的多变性玩具展示他们的想象力,用竞争激烈的游戏展示他们的优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模型玩具和电动玩具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再试图拼装起来,但这并非是搞破坏,而只是要在这种尝试中发现和证明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他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看重荣誉和友谊,他们的兴趣开始展现他们的潜力,比如对于绘画的痴迷或者对于某种乐器的热爱等等。
这一阶段,大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小学,相对于在幼儿园的时候,在课堂之外,他们更喜欢的是自主性的交流活动,以及自发组织各种各样的富有创意的游戏,这些活动作为校园之外的补充,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和顽强的韧性等仍然不可或缺。
由此,可以略有偏颇地说,在8岁以前,孩子好学其实不如好玩。
诚然,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不给孩子造成过重压力的前提下,能使孩子的课业成绩出类拔萃,这当然是好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若以牺牲孩子应有的玩耍时间为代价的话,毋宁选择给孩子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而且,完全可以用更为策略的方法将学习融入快乐的活动之中,也就是寓教于乐。
虽然一直有一种不同的声音,认为学习是苦的,是要逼迫自己努力才能学得好的,如中国古代的“苦读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都将学习描画得苦不堪言,虽一度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但这显然已经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了。在失去兴趣状态下的“苦学”,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英国教育家乔治亚·斯宾塞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快乐教育”的说法。快乐教育又可以叫做“玩的教育”或者“开心教育”,倡导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玩与学结合起来,以此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性,认为快乐的气氛和方法比其他死板枯燥的方法要更有效。
中国的教育家周弘提出了“赏识教育法”,他把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为成绩优秀的留美硕士,在世界上都引起了轰动。他认为,如果父母能用教孩子学走路和说话的心态,想方设法地把知识学习变成玩的活动,让学习像玩那样具有吸引力,孩子的成绩怎么会上不去呢?
儿子夏辉做完作业后喜欢独自在房间里摆弄玩具,但我觉得他更需要到朋友中间去开心地一起玩一玩。于是我会对他说:“喂!小子,别老是窝在房间里,你该出去找你的朋友们疯一下了。”妻子对我的做法曾经提出质疑,她认为应该引导孩子花更多的时间读课外书和学习。我说,如果想要培养书呆子,当然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埋在书堆里。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剥夺他享受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的权利,更何况,丰富而快乐的游戏、交往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的孩子有幸生活在一个教育理念日渐完善的教育环境中,作为明智的、深爱孩子的父母,有必要通过学习接受最合理的教育知识,与孩子一同成长,在健康快乐的氛围里,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摘自夏末《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同心出版社,2013年。
(编辑 李天骄)
但不知道父母们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学习好就一定会是优胜者吗?再进一步考虑,如果因为强调课业学习而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呢?
曾经有学者已经对这个问题做过论证,结论是: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会毁了孩子的前程。而对于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40岁的狄波拉小姐是对我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的教育专家之一,作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儿童教育专家,她有多部教育专著发表。狄波拉对儿童教育有过多年研究,她认为,3到6岁,是孩子发育的一个黄金阶段,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词汇量增长最快的阶段,是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也是语言能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更是孩子个性形成非常关键的时期。
但是学校教育能否充分满足孩子身心的发展需求呢?
狄波拉小姐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做了总结。她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有足够强的好奇心,并渴望亲自尝试揭开谜底;他们会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新事物,并刨根问底,在知道了“是什么”的时候,一定还会问一个“为什么”,诸如“鸟儿为什么会飞”“电视为什么会有图像”等问题,会使大人疲于应付;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热衷于玩拼图和积木,在自言自语中专心致志地忙于建造,也许这就是他们心中未来世界的蓝图;还有,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艺术表现欲,他们喜欢唱歌和做运动,喜欢发出各种类似于音乐节奏的声音,喜欢显眼的颜色,并试图用画笔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图画。
显然,根据以上分析,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仅仅靠课堂和课本是给不出最为合适的答案的,神经细胞的脆弱和骨骼的娇嫩使他们无法盯着黑板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也不堪在教室中保持一个既定的姿势,与其让孩子们昏昏欲睡,不如让他们奔出教室寻找一个更宽广的天地,到大自然中观察,在疑惑中交流,在游戏中模拟,在各种各样丰富的情境中去体验。
狄波拉小姐说;“他们在这个阶段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群体意识,开始喜欢做各种集体游戏,愿意服从游戏规则,并希望被群体接纳,希望在游戏中了解同伴,并被同伴了解,喜欢在交往中领导或者服从,希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以期得到赞扬……”这一切依然无法在课本中得到完全的满足。
我说这些并非要诋毁教育,我是希望父母们能更加重视课堂和课本之外更有趣味性的、与玩耍结合在一起的教育资源。
曾经有很多家长咨询过我关于孩子“玩”的问题。他们说,看到孩子和小朋友们疯玩,他们就担心孩子会沉溺其中,从而影响学习成绩。还有,他们对于孩子过多地参加集体游戏也心存忧虑,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产生磨擦,如果闹矛盾,孩子解决不好,是不是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交际心理等等。
很显然,这些家长对于“玩”是存有偏见的。我对他们说,孩子玩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接受和学习的过程,很多东西是无法用课堂学习来代替的,而且,即使家长再怎么关心孩子,也不可能给予孩子所有他们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孩子需要在游戏和玩乐中经过亲身体验而获得。
我的女儿夏彦也曾在狄波拉管理的幼儿园里学习,孩子在那里得到了很多在家里得不到的东西。那里每天安排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玩玩具、制作玩具和做丰富多彩的集体游戏,还经常由老师带领外出,亲近大自然。
在这些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激发,强化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等等,不一而足。
莱拉小姐说:“在和孩子们外出的时候,我会积极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哪怕是在你看来最为荒唐的问题,并借机向他们提出你认为他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让他们的大脑充分转动起来。他们大部分都不甘于寂寞,所以我鼓励他们寻找志趣相投的伙伴一起玩耍,并交换玩具、交流心得,还建议他们主动去参加甚至组织一些集体合作的、有规则约束的游戏项目;同时,我还会在他们因为闹矛盾而哭鼻子的时候告诉他们对待朋友要礼貌、宽容、谦让,因为一个人的快乐只有分享给其他人才会成倍地扩大……”显然,他们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玩而学到的东西,远比在教室学到的丰富得多,也生动得多。
至于6岁以后的小孩,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导致个性开始凸现出来。他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好友圈子,并开始在家里大模大样地给朋友打电话,合作意识的增强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过于简单的玩具和过于容易的游戏,他们更趋向于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用最具创造力的多变性玩具展示他们的想象力,用竞争激烈的游戏展示他们的优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模型玩具和电动玩具拆得七零八落,然后再试图拼装起来,但这并非是搞破坏,而只是要在这种尝试中发现和证明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他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看重荣誉和友谊,他们的兴趣开始展现他们的潜力,比如对于绘画的痴迷或者对于某种乐器的热爱等等。
这一阶段,大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小学,相对于在幼儿园的时候,在课堂之外,他们更喜欢的是自主性的交流活动,以及自发组织各种各样的富有创意的游戏,这些活动作为校园之外的补充,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和顽强的韧性等仍然不可或缺。
由此,可以略有偏颇地说,在8岁以前,孩子好学其实不如好玩。
诚然,在不伤害孩子身心健康,不给孩子造成过重压力的前提下,能使孩子的课业成绩出类拔萃,这当然是好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若以牺牲孩子应有的玩耍时间为代价的话,毋宁选择给孩子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而且,完全可以用更为策略的方法将学习融入快乐的活动之中,也就是寓教于乐。
虽然一直有一种不同的声音,认为学习是苦的,是要逼迫自己努力才能学得好的,如中国古代的“苦读寒窗”“头悬梁,锥刺股”等典故,都将学习描画得苦不堪言,虽一度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但这显然已经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了。在失去兴趣状态下的“苦学”,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实,英国教育家乔治亚·斯宾塞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快乐教育”的说法。快乐教育又可以叫做“玩的教育”或者“开心教育”,倡导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玩与学结合起来,以此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自信心和创造性,认为快乐的气氛和方法比其他死板枯燥的方法要更有效。
中国的教育家周弘提出了“赏识教育法”,他把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为成绩优秀的留美硕士,在世界上都引起了轰动。他认为,如果父母能用教孩子学走路和说话的心态,想方设法地把知识学习变成玩的活动,让学习像玩那样具有吸引力,孩子的成绩怎么会上不去呢?
儿子夏辉做完作业后喜欢独自在房间里摆弄玩具,但我觉得他更需要到朋友中间去开心地一起玩一玩。于是我会对他说:“喂!小子,别老是窝在房间里,你该出去找你的朋友们疯一下了。”妻子对我的做法曾经提出质疑,她认为应该引导孩子花更多的时间读课外书和学习。我说,如果想要培养书呆子,当然可以要求孩子把自己埋在书堆里。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剥夺他享受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的权利,更何况,丰富而快乐的游戏、交往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的孩子有幸生活在一个教育理念日渐完善的教育环境中,作为明智的、深爱孩子的父母,有必要通过学习接受最合理的教育知识,与孩子一同成长,在健康快乐的氛围里,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摘自夏末《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同心出版社,2013年。
(编辑 李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