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蓝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莱因蓝,RGB(红、绿、蓝三色)比值0:47:167,一种“配方”明确的颜色。1957年,在米兰的一次展览上,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惊世骇俗地用八块涂满这种蓝色的画布参展,一举成名,世上始有克莱因蓝。艺术家和这种颜色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天文学家和以他为名的某个星体之间的关系,他并没创造它,但却最先指出它,并给了它一个名字。仿佛有了名字,一切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始,它便得以从恒河沙数的世界中被分别出来。
  艺术家甚至有野心以它来呈现世界之本质。据说年少的克莱因曾经和两个小伙伴玩过一个“瓜分”世界的游戏,不是简单以国境为界的瓜分,而是试图以一种元素来界定世界的、带着近似于本体论图谋的那种划分。第一个孩子要走了陆地,第二个孩子要走了空气,克莱因则要走了所有的蓝色之物。这真是一个视觉艺术天才交出的答案。蓝,只是一种颜色,居然成为了他对世界施予好恶的那条暗线。像泰勒斯用水描述了世界的本源,这个少年用蓝色界定出了自己的王国,这王国里有天之无涯、海之杳远、青焰之灵动……在克莱因看来,宇宙最本质的颜色就是蓝。他像术士炼丹一样,要从所有蓝中萃取出最纯正的蓝色——克莱因蓝——蓝色之国的国王,它是高浓度的,夺目、深远、纯粹、妖异、独自成立,甚至很难与其他颜色相匹配,它是蓝的顶点。
  像哲学家制作概念一样,克莱因制作他的蓝,以视觉、以名称、以精神、以世界。作为颜色之一种,克莱因蓝绝对是个硬气的存在,它甚至摆脱了“随类赋彩”的本分。比如,如若观看一个被涂上克莱因蓝的雕像,你第一眼看到将不是雕塑本身,扑面而来的将是蓝。当你默念“宝蓝”和“克莱因蓝”这两个词语,立即就能体会到后者更具精神性特征,它更为名词化,更坚挺、更重。克莱因蓝,是色之外的色,蓝之中的蓝。
  其实,克莱因醉心于蓝,其逻辑与20世纪初抽象派先驱们一脉相承:放弃物象、放弃叙事,用最纯粹的视觉形式去呈现不可呈现之物,以感官对接世界之本体,无论这本体是“存在”还是“虚无”。就像康定斯基选了点线面、蒙德里安选了格子,克莱因选了他自己的那抹蓝。他执着地相信,最单纯的色彩能带来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召唤出宇宙之真。这是哗然杂沓的世界里,对抱朴归一的信仰。尽管克莱因蓝也不免命定地败于时尚、败于消费,甚至败于它与生俱来的缺陷——意义空洞,但作为一种信仰,它从未败落。
  克莱因生前做过一个很棒的作品,他放飞了1000个克莱因蓝色的氢气球。当成百上千气球漫天升起,带着蓝色返归天际,消融在碧空深处,那难道不是诺瓦利斯的“蓝花”,向着浩瀚的宇宙一朵朵地盛放么?克莱因蓝,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像蓝花一样,它难以照见,但你要相信有,你要爱慕它,寻求它。
  (解敏摘自《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世人都知道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却鲜有人看到她身后的阴影中,还有一个肤色黝黑的玛丽·西戈尔。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南丁格尔,是克里米亚战场上英国将士们的“提灯女神”。在那里,她将士兵的死亡率从43%降到了2%,并奠定了护理行业的基础。同在克里米亚战场上,西戈尔被士兵们唤作“西戈尔妈妈”,尽其所能为伤兵提供舒适的住处与服务。  西戈尔长得圆头大耳,线条粗犷,因为是苏格兰与牙买加混血,她的肤色“带一层褐色
期刊
台中的“盐之华”餐厅,黎俞君主厨42岁,入行近30年。  她高中时辍学到台北拜师学厨艺,本来自认不爱念书的她,进了厨房却求知欲大发,除了发狠练基本功,每天下班后还熬夜查字典,读英文食谱学习烹饪原理和食材应用。结果,21岁就做到了凯悦饭店西餐部的领班,统领近百位厨师。几年后,她又出国进修,进入闻名业界的厨艺学校。返台后,她于2004年在台中开了这家法式料理餐厅。  我在餐厅吃过饭。上楼参观厨房,终于
期刊
我读书早,上高一时才13岁。那时,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位60岁的老先生,满头白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他曾是一名记者,后来被打成“右派”,平反后就到我们中学来教书。他允许我上语文课时看小说,或者逃课去新华书店,但对我写的作文很严厉,从没给过高分,每一篇都有很多批语,几乎全是批评。比如我写“夜幕降临了”,我们那时候写夜晚到来都是这么写,而且觉得这真是“好词好句”。他批道:“滥语,不动脑筋。为什么你不老老
期刊
日本小猫Hello Kitty树立的生意规矩是,想要使用它的美照,你就得付出点什么——简单说就是授权金。40年来,这个规矩仍然是大多数卡通形象为公司创收的最佳途径。现在,出现了一个颠覆者——“熊本熊”。  和Hello Kitty不同,使用抹了腮红的黑熊的形象只需批准,不用缴纳任何授权费。如今日本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2013年,熊本熊在形象认知、传播力等综合评分排名中位居榜首。  熊本熊是日本熊
期刊
康妮,上海1001烤箱的创始人之一,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接触到了翻糖艺术,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和志同道合的闺蜜一起回到上海,在淘宝和弄堂里开起了“1001号烤箱”翻糖蛋糕店。小店的名字没有特别的深意,因为她家的门牌号就是1001。在这家小店里,小小的蛋糕成为了故事的讲述者,故事本身虽然未必甜蜜,却往往包含着人生百态。  康妮是一个天生的吃货。在伦敦留学时,每每遇到甜品店,她都会流连忘返。在那边
期刊
王家卫就是王家卫。  他的电影总氤氲着暧昧的气息和似乎可以料想的意外。在某些片段,他会故意露些破绽给后来,但他不怕自己的刻意留下痕迹,他知道怎样才是自己。  他的画面,含情脉脉,以俗艳表达哀伤,以清冷诉说温暖,以无言叙述盛大;他的音乐,直抵内心,迅疾的可以抚慰现实之痛,悠缓的却可以波澜壮阔;他的对白,褪去俗世的声嘶力竭,散章短语,不疾不徐,字字有声,使角色皆变为人世间的顿悟者。  时空交错,是他一
期刊
世界不断在向前走,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有没有感觉你的随身技能不够用。随时学起来,让自己在新的尝试中体验未知的乐趣吧。一起晒晒你又学会了什么新技能,它让你的生活有哪些新奇愉快的感受呢?  若:当浓浓的酒香伴着一丝甜味在舌尖上回味,我的脸上不禁露出笑颜。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也收获了我新技能的成果——制作葡萄酒。那一次,奶奶在家宴上让一家人品尝了她自制的葡萄酒后,我便也对制作葡萄酒感兴趣了。在经历漫长的一
期刊
版权纠纷经常发生,但英国摄影师大卫·斯莱特万万没有想到这次的纠纷会发生在他与一只猴子之间。这只猴子当时抢走了他的相机自拍,而这张自拍照的版权归属引发争议。  2011年,户外摄影师斯莱特正在印尼北苏拉维西国家公园参观时,一群黑冠猕猴跑到他的摄影器材旁并开始玩弄那些器材。有一只猴子不小心按到了快门,可能是快门的声音吸引了这只猴子,所以它一直在不停地按快门。  “我重新拿回相机时,它已经拍了数百张照片
期刊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这一石破天惊的推断。很长的时间,这个推論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然而,400年之后,也即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由30万奴隶所建造。  那个叫布克的小小钟表匠
期刊
好久没见朋友了,再见他时,他正陪着父亲有说有笑。真是破天荒的场面啊,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父子的个性历来都很强悍,你能想象两排锯齿相遇的场景吗?那就是他们日常相处的情形。  和他细聊之后才知道了原委:父亲被查出患上了肠癌,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让他缓不过神来,为什么会这样?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但他还是强制自己先冷静下来,做自己能做的事——说服父亲接受住院治疗。  背地里他一直撞破脑袋想怎么让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