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数学教学作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改变以往“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向“迁移式”学习进行有效地转变,并加强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当好学生在数学活动汇总的引路人,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推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使他们的数学思维也获得深度的发展,最终使学生“读有所获”。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深度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对策
一、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石,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
只要让问题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互相切合,才能促进学生联系以往的相关经验对数学问题展开自主地建构与分析,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对问题的畏难心理,而且还会降低他们解决某个问题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石,在准确地把握当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创设能够调动学生以往经验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四上“速度、时间和路程”时,教师就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经验,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一辆轿车2小时内行驶了120千米,而一辆货运车3小时内行驶了210千米,那么这两个车哪一个行驶得更快呢?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列出来算式:120÷2=60(千米)、210÷3=70(千米),通过比较得出了货运车行驶得更快。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结合以往“计算”的经验来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同时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分析和思考。
二、以生活化数学教学为载体,进一步调动生活经验
在进行生活化问题解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还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和特点,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教师必须以生活化数学教学为载体,在把握数学学科的综合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熟悉的素材或资源,尽可能地将具体问题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某个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既可以让学生提要到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也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四上“平均数”时,教师就设计了与现实生活相近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次期末考试咱们班数学平均分是多少吗?这个平均分是怎么来的呢?像这种与自身成绩相关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好奇,有的学生把同学们高高低低的分数加到一起然后除以本班的人数得出了平均分为90分。通过让问题解决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真正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以所学知识的激活为依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成功地解決问题必须要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能一味地代替学生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要使学生能够够根据问题中包含的有效信息、迅速地激活自己头脑中所蕴含的知识,从而将其逐步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去,进一步实现新旧知识的稳定衔接。因此,教师要以所学知识的激活为依托,引导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主动激活认知结构中解决问题必须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形成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最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下“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想一想”,努力回忆之前所学的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以此来勾起学生印象,有的学生说与长、宽相关。其次要让学生带着已掌握的知识来“猜一猜”,猜测体积应该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大胆猜出可能会与长、宽、高相关。最后通过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激活,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新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盲目地追求学生能够取得更高的学科分数,所以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对课文中生字、段落内容等基础知识的讲解,甚至要求学生对有没的句段进行死记硬背,忽略了中学生个人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初中生数学技能的稳步提升。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笔者根据对深度学习理念的认识,并结合初中生发展的综合特点,在本文提出来以下几点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对策,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严格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主题体验和成长的关注,将深度学习理念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水平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文本导入、营造互动性的数学氛围、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构建丰富的数学情境以及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回顾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深度挖掘和深度理解,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深度学习,最终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黄召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28.
[2]章颖.寻根溯源 明确方向——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29-130.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对策
一、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石,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
只要让问题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互相切合,才能促进学生联系以往的相关经验对数学问题展开自主地建构与分析,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对问题的畏难心理,而且还会降低他们解决某个问题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率。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石,在准确地把握当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创设能够调动学生以往经验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
例如,在教学四上“速度、时间和路程”时,教师就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经验,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一辆轿车2小时内行驶了120千米,而一辆货运车3小时内行驶了210千米,那么这两个车哪一个行驶得更快呢?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以往的知识经验列出来算式:120÷2=60(千米)、210÷3=70(千米),通过比较得出了货运车行驶得更快。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结合以往“计算”的经验来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同时促进了他们的自主分析和思考。
二、以生活化数学教学为载体,进一步调动生活经验
在进行生活化问题解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的连接,还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和特点,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教师必须以生活化数学教学为载体,在把握数学学科的综合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熟悉的素材或资源,尽可能地将具体问题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降低学生对某个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既可以让学生提要到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也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四上“平均数”时,教师就设计了与现实生活相近的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次期末考试咱们班数学平均分是多少吗?这个平均分是怎么来的呢?像这种与自身成绩相关问题容易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和好奇,有的学生把同学们高高低低的分数加到一起然后除以本班的人数得出了平均分为90分。通过让问题解决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真正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以所学知识的激活为依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成功地解決问题必须要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教师不能一味地代替学生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要使学生能够够根据问题中包含的有效信息、迅速地激活自己头脑中所蕴含的知识,从而将其逐步迁移到新的问题中去,进一步实现新旧知识的稳定衔接。因此,教师要以所学知识的激活为依托,引导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主动激活认知结构中解决问题必须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形成个性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最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下“长方体的体积”时,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学生“想一想”,努力回忆之前所学的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以此来勾起学生印象,有的学生说与长、宽相关。其次要让学生带着已掌握的知识来“猜一猜”,猜测体积应该与什么有关,学生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大胆猜出可能会与长、宽、高相关。最后通过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激活,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新问题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盲目地追求学生能够取得更高的学科分数,所以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对课文中生字、段落内容等基础知识的讲解,甚至要求学生对有没的句段进行死记硬背,忽略了中学生个人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初中生数学技能的稳步提升。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笔者根据对深度学习理念的认识,并结合初中生发展的综合特点,在本文提出来以下几点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有效对策,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要严格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主题体验和成长的关注,将深度学习理念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水平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文本导入、营造互动性的数学氛围、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构建丰富的数学情境以及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反思回顾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深度挖掘和深度理解,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深度学习,最终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黄召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28.
[2]章颖.寻根溯源 明确方向——小学低段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