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几何直观建构“倍”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倍”的知识本质上是两个量的比较,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比较它们的差(相差问题),一种是比较它们的比率关系(倍比问题)。前者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的是“加法结构”,而要真正理解两个量或多个量之间的比率关系就需要在学生头脑中建构起“乘法结构”,“倍”的学习正是建构乘法结构的开始。教材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倍的本质。由于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好理解。而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倍”。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多种直观形式来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实现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转变,真正理解“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倍”的知识存在,对“倍”的知识产生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种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件展示教材P50主题图。
  师:秋天到了,一群可爱的兔子在地里拔萝卜呢。你们瞧,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把各种萝卜准确地摆在黑板上吗?
  师: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谁来说?
  师:刚才大家对两个量进行了比较,找出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其实呢,除了这种数量关系,它们之间还存在另一种数量关系,看看大家能不能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把它找出来。想试试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两个量之间的加法关系入手,引出“两个量之间还存在另一种数量关系”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排列萝卜时,让学生思考如何排列更易于比较,也是对学生有序思考的渗透。
  二、探究新知
  1.在直观中初步认识“倍”。
  (1)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先从数据小的开始,那我们就先来研究胡萝卜和紫红萝卜,让胖胖的白萝卜在旁边稍等。
  教师动手把黑板上的2根胡萝卜靠紧,画圈。问:这样表示什么?
  教师拿2根紫红萝卜。问:紫红萝卜有几根?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这2根紫红萝卜能不能也看作1份?紫红萝卜也就是有1个2根。
  师: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紫红萝卜也有这样的1份,也就是有1个2根,那我们就说,紫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倍。(板书:倍)
  师:如果小兔子拔的紫红萝卜有6个2根、10个2根呢?紫红萝卜的根数又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小结:刚才大家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发现了——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紫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那么紫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2)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怎么让人一眼看出这两种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吧,注意摆好后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师:说一说,为什么是每2根白萝卜摆在一起呢?怎么不是每3根或每4根地放呢?
  师:你能带着大家完整地说一说吗?(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白萝卜有这样的5份,也就是有5个2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师: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在黑板上圈一圈吧。(每2根白萝卜圈一圈)
  师:小结:在寻找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把谁看作标准,然后按标准来圈,就能准确找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当紫红萝卜也有2根时,和胡萝卜的1份的数量是一样多的,就可以说紫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1倍,从两个量的数量“同样多”到“1倍”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在认识2倍、3倍后,学生就把“倍”的知识与“几个几”建立起初步的联系。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运用学具具体地摆一摆,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教师的追问明确了摆的时候要把哪个量看作标准,以此突出标准的重要性。
  2.在变化中深入认识“倍”。
  (1)现在小兔子又拔了一根胡萝卜,现在的胡萝卜有3根,紫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课件演示)
  师:为什么现在是2倍呢?
  (2)一只贪吃的小兔吃了一根紫红萝卜,现在白萝卜的个数(10根)是紫红萝卜(5根)的几倍?(课件演示)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的情境变化,不断改变两个比较量的数量,让学生在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比较时标准的重要性,明确谁和谁在比,再找出倍数关系,同时渗透比例的思想。
  3.在画图中延伸“倍”的认识。
  师:小兔子不仅收获了萝卜,还收获了白菜,白菜有几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白菜的数量是紫红萝卜的2倍。
  师:谁来说一说白菜要跟谁比,要把谁的数量看作一份呢?白菜有这样的几份?
  师:如果老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你想怎么画?请大家在练习纸上先画图,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注意到了把什么看作一份,再去思考有这样的几份,就能求出结果了,条理和思路都很清晰。同时,大家也发现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好帮手,以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画图来帮助思考。
  【设计意图】在此增加了教材情境中所没有的白菜,目的是为了提供学生运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机会,给他们创设自主画图的空间。白菜的数量是紫红萝卜的2倍,如何用图来表示呢?学生要思考把谁的数量看作标准,白菜有几个这样的1份,与几个几的知识紧密联系。同时在画的时候还要思考怎么画能更简洁,就突出了符号化的意识。
  三、巩固认识“倍”
  1.比一比谁的眼睛亮,找到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师:6是3的2倍,8是4的2倍,为什么物体不同、数据不同,但都是2倍呢?
  【设计意图】练习的目的是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感悟出“倍”的本质,与物体、具体数量无关,与一个数中有几个这样的数有关。去除非本质的属性,抓住本质属性,这样对倍的认识就完整了。
  2.你能找到生活中哪两个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吗?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倍,现在一起来回顾今天的学习吧。我们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来学习倍的知识,还找到了倍的知识和乘法的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希望大家在学习中能不断总结学习方法,让自己的数学水平成倍增长。
  附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作为陈嘉庚先生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在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我校充分挖掘这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积极进行“诚毅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辟了德育的新途径,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诚毅校训”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  “诚毅”,即“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嘉庚先生提倡“诚者,诚以为国,实事求是,大公无私。”是希
期刊
【教学片段一】  师:喜欢九色鹿吗?喜欢九色鹿的什么?(美丽 善良 智慧)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他叫调达,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呢?  (师板书:忘恩负义 见利忘义 恩将仇报 背信弃义 灵魂肮脏)  师:有的同学提到了“肮脏”这个词。今天下雨,薛老师的皮鞋很“肮脏”,与这里灵魂肮脏的“肮脏”,意思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皮鞋肮脏是不干净,灵魂肮脏就是卑鄙。  师:对啊,这样的人我们称为什么人
期刊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深层的部分,是一个民族长期、稳定的价值目标与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理念,它从深层次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具体地说,它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当前
期刊
当前,随着课改的深入,练笔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得到重视,中高年级每一册语文教材中都有“小练笔”的身影。练笔之所以如此受青睐,是因为它有大作用。写作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练笔便是那跬步、小流。与习作相比较,练笔优在内容短小精悍,降低了难度,放缓了梯度,更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强调“加强平
期刊
主题图通常是以包含人物、文字、图形、故事、儿歌或数据等信息的生活情境图,多处于单元、例题或练习等内容的前置部分,承载了数学概念和规律的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如何巧妙地使用主题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呢?本文以人教版五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谈一谈主题图的使用技巧。  一、展示的技巧  实践中,教师们通常是引导学生看书或用课件一次性展示完整的主题图,这样做的弊端是
期刊
苏教版五上P15“动手做”。  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ABCD,连接对角线AC、BD,它们的交点O称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  过平行四边形的中心O任意画一条直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这两个图形完全一样吗?先画一画,再把分成的两个图形剪下来比一比。  你能用上面的方法把下面这些图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先画一画,再与同学交流。  【教学片段一】  出示一些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
期刊
读与写本是互相联系、互为转化的两种技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合二为一,充分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读写结合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有的人认为,读多了,就自然会写了;也有的教师采用“机械重复式”的练笔方式……怎样才能做到读写交融,两翼齐飞呢?以下,笔者简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课文范例引路,“读”与“写”紧密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广泛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突出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思想性、综合性,这一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学生的成长展开评价。  一、突出评价主体的互动,加强交流与反思  展开评价时,要尽可能多地调动主体积极参与。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商,在评价上达成一致的意见,最终取得最为
期刊
/教师视角【编者按】当前,中小学在办学中承担了很多与教育教学并不直接相关的任务,造成严重负担。《中国教育报》的问卷调查显示,27?郾98%的校长和教师认为,中小学承担的检查、会议等,“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65?郾97%认为,这样的检查、会议对自己“有影响,且牵扯了自己相当一部分精力”;而认为“没有影响,很少接到这种非教育教学工作”的只有0?郾93%。值此第31个教师节之际,本刊借此专题呼吁,
期刊
当前的观摩课,不管是名师,还是一般教师,大多选择文学性强的课文为研讨对象,而实用文很少被人问津。在小学,实用文课文占很大一部分。在实用文教学中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格式化。所谓的格式化,实质是“教什么”的问题。问题的表象是把实用文当作文学作品来教抑或当作常识文来教。如教《蝙蝠与雷达》,教的是雷达的秘密;教《鲸》,就是研究鲸的生活习性或研究说明方法……或者教师一味地把实用文的知识、表达方法一股脑地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