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一:
周六,晓晓家来了一个小妹妹,比晓晓小1岁。妈妈刚把晓晓的洋娃娃拿出来给小妹妹玩,晓晓就一把抢过去,说:“这是我的娃娃!”妈妈愣住了,一脸的尴尬……
镜头二:
慧慧从外婆家回来后,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表哥教我折青蛙,我给你折一个吧!”接着马上找来白纸开始折。可是,在折叠过程中,她忘了其中的一个步骤,怎么也折不出青蛙来。于是,慧慧把手中的纸撕得满地都是,继而放声大哭。
看到这两个镜头,我们不禁要问:谁铸就了孩子的这些不良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完善,主要取决于后天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性格。人的性格最初是在家庭中发展起来的,家庭对幼儿的教育与影响,对幼儿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
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导演”角色,家长如何“导”,孩子就会如何“演”。
■家庭教育内部或与幼儿园教育态度的不一致造成了孩子的双重人格,形成阳奉阴违的不良性格。当孩子知道父辈与祖辈或家庭与幼儿园对自己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时,会在父辈与祖辈或家园有选择性地表现自己。另外,由于教育要求的不一致使孩子对行为标准的认识混乱,从而导致孩子使用双重标准要求自己,形成两面性格。
■有专家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则多表现为任性、骄纵、自私、缺乏独立性和耐心;家长对孩子过分照顾,事事包办,孩子的性格则大多消极、被动、胆怯、缺乏责任感,遇事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则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盲从或不诚实,或逃避或反抗;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孩子则大多喜欢惹事生非、好攻击、挖苦别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孩子则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多疑、缺乏判断力。父母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独立、活泼、直爽、协作、亲切、机灵、有毅力和创造精神。
■近年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大力推崇。如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味地表扬孩子,无视孩子的错误,过于注重孩子即时的心理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对挫折和受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要么恼怒、大发脾气,要么丧失信心、沮丧,干脆放弃。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这棵幼苗能得到足够的阳光、空气、沃土。因此在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过程中,需要做的是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出现。
●保持教育态度与要求的一致性
建立明确的家规,以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要求。如规定孩子9点睡觉,那么家庭成员就要共同督促孩子执行。当孩子犯了错误违反了家规后,家长应该一致的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批评他,而长辈却站出来帮孩子的情况。另外,与幼儿园教育建立“统一战线”,与老师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也是必要的,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
●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不但要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然而,在爱孩子的这个过程中,父母给予的爱应当适度,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马上去帮助,这种剥夺了孩子探索机会的 “爱”并不能带来其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
●客观评价孩子,正确处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以表扬和赏识为主,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尽管批评往往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体验应对挫折的过程,学会应付挫折,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既要让孩子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又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孩子自信而不狂妄,坚韧而不畏缩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就如一个人命运的遥控器一样遥控着人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则掌控着这个遥控器,家长不可能给孩子的未来安排得尽善尽美,但至少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周六,晓晓家来了一个小妹妹,比晓晓小1岁。妈妈刚把晓晓的洋娃娃拿出来给小妹妹玩,晓晓就一把抢过去,说:“这是我的娃娃!”妈妈愣住了,一脸的尴尬……
镜头二:
慧慧从外婆家回来后,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表哥教我折青蛙,我给你折一个吧!”接着马上找来白纸开始折。可是,在折叠过程中,她忘了其中的一个步骤,怎么也折不出青蛙来。于是,慧慧把手中的纸撕得满地都是,继而放声大哭。
看到这两个镜头,我们不禁要问:谁铸就了孩子的这些不良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完善,主要取决于后天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性格。人的性格最初是在家庭中发展起来的,家庭对幼儿的教育与影响,对幼儿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
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导演”角色,家长如何“导”,孩子就会如何“演”。
■家庭教育内部或与幼儿园教育态度的不一致造成了孩子的双重人格,形成阳奉阴违的不良性格。当孩子知道父辈与祖辈或家庭与幼儿园对自己的态度和要求不一致时,会在父辈与祖辈或家园有选择性地表现自己。另外,由于教育要求的不一致使孩子对行为标准的认识混乱,从而导致孩子使用双重标准要求自己,形成两面性格。
■有专家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则多表现为任性、骄纵、自私、缺乏独立性和耐心;家长对孩子过分照顾,事事包办,孩子的性格则大多消极、被动、胆怯、缺乏责任感,遇事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则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盲从或不诚实,或逃避或反抗;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孩子则大多喜欢惹事生非、好攻击、挖苦别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孩子则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多疑、缺乏判断力。父母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孩子的性格多表现为独立、活泼、直爽、协作、亲切、机灵、有毅力和创造精神。
■近年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大力推崇。如今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味地表扬孩子,无视孩子的错误,过于注重孩子即时的心理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对挫折和受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要么恼怒、大发脾气,要么丧失信心、沮丧,干脆放弃。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这棵幼苗能得到足够的阳光、空气、沃土。因此在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过程中,需要做的是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出现。
●保持教育态度与要求的一致性
建立明确的家规,以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要求。如规定孩子9点睡觉,那么家庭成员就要共同督促孩子执行。当孩子犯了错误违反了家规后,家长应该一致的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批评他,而长辈却站出来帮孩子的情况。另外,与幼儿园教育建立“统一战线”,与老师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也是必要的,共同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
●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不但要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然而,在爱孩子的这个过程中,父母给予的爱应当适度,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马上去帮助,这种剥夺了孩子探索机会的 “爱”并不能带来其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
●客观评价孩子,正确处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以表扬和赏识为主,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尽管批评往往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体验应对挫折的过程,学会应付挫折,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既要让孩子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心境,又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孩子自信而不狂妄,坚韧而不畏缩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就如一个人命运的遥控器一样遥控着人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则掌控着这个遥控器,家长不可能给孩子的未来安排得尽善尽美,但至少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