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9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人类对什么因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支点作用的认识,从最初的劳动决定论上升到知识资本决定论层面。知识资本已经突破了原先的只有技术知识资本的概念局限,扩大后的知识资本已经覆盖了组织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资本。知识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有很强的标杆指针作用,是企业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的途径。要发挥好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那就得建立高效的知识溢出平台和途径。
  
  一、中小企业集群存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分析
  
  (一)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效应分析。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效应是指由于知识溢出效应的存在,获得溢出效应的企业可以减少创新成本,降低技术开发成本,进而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益和群体的整体业态水平。中小企业集群的正外部效应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群体内价值链条因素、人员流动因素、产品流动因素以及竞争因素等。
  1、价值链条因素。有一种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是因为对一种产品的生产进行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与衔接。集群内的所有企业分布在一个产品价值链条上的不同部位,形成很强的互补和依存关系。知识溢出效应在这种中小企业集群内显著体现为强正外部性,各企业基于共同的市场和利润取向,相互之间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共享存在很强的自我激励力量。知识能迅速在价值链条上下游扩散,不同环节的企业能自由的提供和选择自己所有和所需的技术知识或管理知识。这种附属于价值链条的竞合关系,能有效的整合分工机制和协作机制,对于中小企业集群来讲,降低了整体创新成本、提升了整体技术水平和提高了整体生产经营效率。
  2、人员流动因素。这种主要发生在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不同企业及其相关组织机构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中。在这种中小企业集群内,因为产品趋同、生产工艺趋同和市场趋同,所以形成企业内的生产工人、产品营销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种趋同;再次,因各企业地域接近性而形成的劳动力与人才市场为工种趋同的人员提供了流动平台,这就直接导致各企业之间激烈的人才之争和剧烈的人员流动。知识溢出有显性溢出和隐性溢出之分,有些知识可以同时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溢出,但某些特别的知识只能通过隐性方式溢出。知识的隐性溢出在一些非常规和高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领域占据主要地位。而知识的隐性溢出必须借助相关人员的流动才能实现。人员的合理和适度流动有利于提高生产同一类产品的企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个业态水平和业态绩效。因此基于人员合理流动的知识溢出显著体现为正外部效应。
  3、产品流动因素。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载体,产品携带了产品的构造信息、材质信息、配方信息以及相关维护使用信息。如果产品是在“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用户”型的价值链条性的中小企业集群内流动,那么知识溢出主要是相关维护使用信息。如果产品是在“竞争者 竞争者”型的产品趋同的中小企业之间流动,知识溢出部分主要是产品的构造信息、配方信息以及生产工艺信息。产品是一个良好的知识溢出载体,在不触犯法律保护的相关商业机密和产权的前提下,良性的产品流动,能带动竞争者的模仿性创新,有效节省了开发研究成本,提高了技术进步的效益。那么随产品流动而产生的知识迅速扩散,能促进整个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技术进步。可见,合法的良性产品流动派生出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效应。
  4、竞争因素。处于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存在很多的共同需求,如人才需求、基础设施需求、能源需求以及社会治安需求等多种需求,另外他们之间可能还要面对共同市场或重叠市场,这就导致集群内的企业既争资源又争市场的两大奇特现象。如果集群内是趋同制造型企业,那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制造技术,为了能够使自身的技术与竞争者既趋同又保持一定差异,各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对方学习和搜索相关技术信息,进而形成高效知识交流渠道和内部学习网络,进而推动整个群体内浓厚学习氛围的树立,加速技术在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创新,结果整个群体的生产建立在不断更新的技术体系上,生产效率持续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持续改进,业态水平业态结构方面绩效显著。故,竞争压力下的知识溢出具有高效性,若竞争是良性的则知识溢出显著体现为正外部效应。
  (二)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负外部效应分析。知识溢出的负外部效应是指当知识流出创造性生产它的企业后就变为一种可以共享的信息,导致知识创新企业不能收回所有创新带来的回报,出现投入与回报不对称的局面,这就遏制了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诱发普遍“搭便车”的现象。对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负外部效应主要从负外部效应产生的原因和负外部效应导致的结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负外部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负外部效应产生主要有产权交易机制、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零传输成本、非正向激励等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小企业集群内很容易发生知识溢出,由于法律制度技术层面的缺陷和某些特定知识产权界定的高成本,导致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知识产权所有者的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直接导致知识生产投入与知识生产收益不对称,严重打击知识生产的积极性。其次,当今相关网络传输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输成本几乎近于零,知识的网络扩散和传输速度非常快,能使新创造的知识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普及而失去新意和特殊性,这就导致企业不能利用新创造出来的知识形成垄断和获取垄断利润以收回先前知识生产时的投入,对连投入都收不回的知识生产企业肯定无偏好,都抱着“搭便车”的心态等待从知识扩散网络传输过来的知识。再次,成本非正向激励和收益非正向激励,抑制了企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所谓的成本和收益非正向激励是指知识生产所产生的投入成本由某一个企业承担,而知识产生以后收益的主体则不再局限于生产知识的企业。从这一概念就可以得出不存在激励企业生产知识的动力。上述三方面就是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负外部效应产生的原因。
  2、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负外部效应导致的结果分析。中小企业集群中知识溢出负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在调节知识生产交易过程中的失灵、集群内知识创新的停滞。首先,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兼有市场和企业两种属性。集群内企业的地域接近性诱导知识在为界定产权以前就开始溢出,意思是不经过市场进行流动和分配,因为经过市场交易环节的商品都有明确的产权归属特性,这种特殊的地域状况和特殊的知识特性导致市场在调节知识生产交易过程中的失灵。其次,现代信息技术下的信息传输零成本与非正向激励的作用下导致投入——收益之间关系的扭曲,降低了企业对知识 创新与生产的偏好倾向,如果没有政府或公众组织这样的外力作用,那么对知识的创新性和生产性投入就会显现不足,知识创新就会停滞。
  
  二、优化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发挥的平台和途径的建议
  
  中小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产生有利于集群整体的正外部效应又能产生危害集群整体的负外部效应。在正确认识知识溢出效应形成机理和功能性作用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诱发知识溢出正外部效应的利他利己行为,减少负外部效应的消极作用。分别从价值链条、人员流动、竞争机制以及产权角度提出优化中小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效应发挥的平台和途径。
  (一)规划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布局,形成围绕一个产品的相互关联紧密的价值链条。最初,对企业集群的理解就是大量企业扎堆在一起,相互之间可能无关联、无匹配互补关系,这是中小企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即粗放型的中小企业集群。在此阶段,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虽然地理上接近,但还是处于单个企业孤立状态,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业务往来和深度利益关系。企业间的知识流动不频繁,可流动可交换的知识范围有限,仅局限与管理层面,因为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产品差异化程度极高,缺乏趋同基础。若要增强企业集群间知识溢出的可能性和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效应,必须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实现集群升级,向集约型的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集约型的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围绕某一产品而形成的相互关联密切的价值链条型中小企业集群,即形成一种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 生产加工商 分销商 相关非商业组织”型的中小企业集群,这一型号的集群能显著增强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效应,有效降低知识溢出的负外部效应。
  (二)筑建人才流动平台和人才流动机制。中小企业集群的诞生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式的人才。中小企业集群初始阶段都是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关联程度和组织程度不高。要摆脱这一阶段,实现集群升级,就得在技术创新、企业集群整体机制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创新取得突破,这就离不开知识创新性生产和知识溢出。能肩负这一使命,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式的人才。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发挥其在中小企业集群内肩负知识创新性生产和知识溢出的功用,尤其在一些特殊的隐性知识的溢出过程中,必须形成相应的人才流动平台和人才流动机制。
  (三)塑造基于共生环境的竞争机制,即在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形成竞合关系。既然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所以具有市场的基本属性,在市场的属性当中最重要的是竞争属性。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中小企业集群内内生属性就存在竞争性,尤其是那些供应商趋同、产品趋同、市场趋同的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存在典型的竞合关系。他们迫于竞争的压力相互之间需要知识创新和知识学习。这就催生出知识溢出,形成相应知识创新网络和知识学习交流网络。他们基于互补性的需要,聚集到一个狭小的区域内,是为了摆脱孤立的小规模境况,形成协作性规模经济,通过集群整体实力的增强来获取竞争力。这就形成了共生性的竞争机制。
  (四)明晰知识产权,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规,形成合理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知识溢出的负外部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界定困难和知识产权交易体系混乱造成的。为了达到知识创造性生产的投入与收益相对称。必须在知识外溢前就界定其归属权,再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扩散性配置。这样就能形成很强的知识创新激励,打消创新企业对知识溢出以后收益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以利于知识自由合理流动。形成有条件的企业引领创新、无条件的企业有尝性的分享创新成果的知识溢出局面。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其他文献
在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企业领导(老板)重视。  1、只注重物质动力,忽视员工的精神动力。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要正确处理两者间关系,做到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统一。物质动力是重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要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这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巨大动力。物质动力固然重要,但精
期刊
著名作家柳青在长篇巨著《创业史》中开篇写道:“创业难,难就在于创业。”2004年12月18日,由陕西省企业家协会、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陕西省进出口企业联合会以及《陕西日报》社和有关专家,对陕西省31户企业申请报名参加第一届“创业企业家”评选者,逐一进行了走访与调查,详细考察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经济效益,节能环保及纳税情况,并同申报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谈,根据有关标准要求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出
根据企业管理理论,一定要尽量将团队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自身的利益挂钩,这样才能形成团队和员工的利益统一体,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但是如果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利益挂钩太紧密,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  我们先来看看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利益挂钩太紧密的情况,如图一所示。    一、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利益的影响度和KPI指标值的弹性势必消耗部门主管的管理精力。  从图一,可以看出部门绩效
利益相关者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股东至上的企业理论,进而对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目标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产生怎样的影响?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本文拟予以探讨。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目前主流的企业理论是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合约的结果,是要素所有者之间为降低财产权的交易成本形成的一种方式和结果。签约人对自己投入要素的产权交易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面对国内外近来普遍存在的会计造假、公司造假、会计中介机构造假引发的“诚信”危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忧虑。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    一、会计诚信度缺失所带来的危害    1.对国家的危害。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使国家资产大量流失,
期刊
企业财务目标是指通过企业财务管理的融资与投资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在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及理财实践活动中,理财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理财目标与各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等有着直接关系。合理的企业理财目标应是一个核心突出、具有层次结构、适应不同环境、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目标体系。科学地确定我国企业的理财目标,不仅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风风雨雨中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并有了巨大的发展。据统计,迄今为止,民营企业总数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增长了20多倍,安排就业人员过亿,对GDP增长的
管理成本和效率改进问题向来都是每个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但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具体的微观层面上加以考虑和控制,以期降低管理成本,从而更好地提高和改进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