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畜产品的质量,通过“饲料—动物—畜产品—人”这条食物链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三农情怀、生态环保、关爱动物、知法懂法、爱岗敬业”等思想政治元素为关键点,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等教学模式,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人才,探索符合高职特色与宗旨、符合专业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饲料;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 陈 明(1978—),女,江苏泰兴人,硕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0-0109-04   [收稿日期] 2021-06-23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学生接受的信息量与过去相比大大增加,心理正趋向成熟,这个阶段可塑性强,容易受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中困难和就业环境等的影响。另外,高职院校学生长期以来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倾向,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二者难以充分融合。目前,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对高职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是不够的,需要发挥所有专业课的优势,将更多的课程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用好专业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有效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发挥高职学校育人的作用。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3]。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目前,国内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处于摸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过查阅期刊资料,目前包括经济学专业、中药专业、服装专业、会计学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等国内近100个专业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关于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却不曾见报道,国外关于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更是没有。
   一、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未能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授课时会隐含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同时会出现以下困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合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内容相结合;授课时如何分配课时等。
   (二)学生将思想政治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分裂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背知识点的理论课程,而专业课则只需要学会专业理论和技能操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出现脱离的现象。
   (三)专业课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不深入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特点是专业课程科目较多,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专业课课时安排时间有限而紧凑。因此,专业课教师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在课程授课时,与课程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更是避而不谈,对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更不能找到“課程思政”的切入点。
   (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方式较为生硬
   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单一,生硬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加入课堂,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另外,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没有引入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变革和创新,因此,课程思政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立德树人的内在需求
   立足于立德树人进行“课程思政”,深挖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的德育价值。通过对本专业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改革,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一种更好的协同效应,让学生全面发展,为饲料行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该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饲料加工生产与经营、饲料品质管理、饲料兽药及添加剂的市场开发与售后服务等。畜牧业的源头是饲料,“抗生素残留”“多宝鱼事件”“瘦肉精事件”都是由于饲料不安全而引发的。随着饲料“禁抗”时代的到来,传统饲料专业人才已无法满足需求,新时代更加重视理念的引领,要求饲料企业人员具有三农情怀、绿色生态意识、法律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与使命感的培养,以生产高品质安全饲料为己任。
   三、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一)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环节在于提高师资水平,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重要引路人。专业课教师应该将传道授业与“课程思政”结合,将育才和育德统一。
   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化学习。在透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渗透式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改革。(2)专业课教师要以育人为己任,以学生思想状态、身心发展为前提,积极探讨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教学改革,完善各科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顶层设计。(3)专业课教师授课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精神追求,针对不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的指引,为学生成长奠定理论基础[4]。    (二)构建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走访省内20多家饲料企事业单位,在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学内容选取对应的职业能力,按照教学组织选取对应的工作过程,按照教学情境设计对应的工作环境的思路,科学合理的设计,构建了“平台、方向、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图1),主要包括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该专业从2019年开始归为“畜牧兽医专业群”,包括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和拓展课程。平台课程有专业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双创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向课程中开设与专业技能、饲料专业发展趋势紧密相关的课程,如“饲料分析与检测”“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安全与法规等”,培养了学生特有的专业技能,将爱岗敬业、知法懂法的道德品质传递给学生。拓展课程继续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如创业实训、智慧牧场管理等。专业课教师结合本专业学生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案例,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的方法。
   (三)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
   专业课教师根据各自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构建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将这些要求与生产高品质、无污染的饲料有机结合,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容无缝融合。
   专业课教师授课时可以在相关的知识点中融入著名专家学者的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爱党爱国意识等;也可以根据课程特色,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更可以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尊重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学术诚信等素养。以该专业平台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为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见表1[5]。
   (四)结合课程目标,创新思政教学方法
   专业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之间融合贯通,发挥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可以引进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加强师生互动和同伴交流,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勤于思考和团结合作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还可以多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例如“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讲解预防畜禽钙磷代谢时,联系豆腐和菠菜不能一起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善思考、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练好本领的同时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让科技为生活服务。
   (五)重建“课程思政”的课程评价方式
   现有的课程评价方式往往采取“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能满足“课程思政”的需求,需要改革评价方式,重在考核学生学习及社会能力,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应该多元化,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向人文素质、岗位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个维度延伸,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认知、情感、素质、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注重过程性、动态性、能力和素养评价[6,7]。
   例如,“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教学主要针对饲料成分的分析,授课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完成平台任务单,分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课上教师评价并完善指导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心得体会,并相互评价。实现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既对操作能力进行了评价,又对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助进行了评价;融入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趋势。
   高职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饲料行业的人才尤为关键。专业教师应深刻全面认识课程思政的属性,结合本专业的课程资源,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元素,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院校也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主动研究“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我院高职饲料与動物营养专业“课程思政”只是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有效的实施方式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1-06-0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1-06-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郭玉鹏,王瑞,李艳梅.“拔尖计划”2.0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9(9):65-68.
  [5]陈明霞,林洁文,刘贤旭.“配合饲料生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J].畜禽业,2019,30(12):80-81.   [6]陶紅生,彭元芳,赖德慧.《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6):2345-2346.
  [7]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feed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vestock products, and affects human health through the food chain of “feed-animal-livestock products-human”. The feed and animal nutrition major of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focuses on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by combining with its own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the the love for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s, the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the caring for animals, the quality of knowing and understanding laws, and the devotion to work, and other elements as the key points. The reform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explored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adop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three-whole educ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high-end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feed; feed and animal nutritio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基本已成体系,但是却存在一定的不足,明显注重对于西方音乐乐理和文化的讲解,而忽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和传承。简要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从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扩大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力三方面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使高校的音乐教
[摘 要]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学生的内在驱动力。ARCS动机模型理论认为,通过注意、相关、自信、满意四个关键要素,可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绩效管理”课程为例,应用ARCS动机模型进行了课程的设计,同时设计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明确的学习目标、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后的巩固训练等相关性设计,对理论
武器装备的独立并跑和创制领跑式发展对装备研发人才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防科技类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是装备研发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面向未来战场,军地互动、校所联合,明确武器装备的发展动向、技术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将这些特点和要求融入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中,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相近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 要] 培养具备创新教学设计意识和能力的体育教师,需要以相应的课程为依托,将创新思想融入体育教学设计课程研制之中。体育教学创新设计课程研制需要以创新理论、课程理论、知识理论与技能形成理论等为基础,通过分析四种理论的原理,阐明体育教学创新设计与课程研制的内在逻辑,认为应将创新思想融入体育教学设计之中,遵循体育教学设计的规律与原则,深入分析四种理论对体育教学设计课程研制的指导与渗透,旨在完善理论基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学基础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主要通过结合环境热点问题介绍环境学基础知识,启发学生对环境专业的兴趣,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并自然系统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关键。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中应充分挖掘课程中的
[摘 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空中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培养专业知识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超群的空中交通管制人才为目的创办的。阐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理专业在开设前瞻性、创新性和研究型的实验实训课程方面,通过平台建设与平台应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空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具备强大发展后劲的空管卓越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摘 要]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选择基础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整合和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创建线上“学习+互动+测试”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建立过程性考核模式等方法。初步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摘 要] 来华留学医学生(MBBS学生)与国内医学生的伦理学教育中所面对的问题,既存在共性又有差异。尽管目前医学院校广泛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但是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更偏重道德理论说教、与临床医学专业实际伦理困境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相当一部分国内学生和留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常识,无须单独开设课程学习。在留学生教育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导致医学生对伦理困境的决策不同。总结了学院留学生医学伦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要求。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对有机化学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将思想政治元素与有机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相融合,实现教学与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国家教育战略部署过程中,地方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由学科导向向目标导向、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由质量监控向持续改进的三个改革方向,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育人平台、评价和改进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地方高校能跻身于某一领域的一流建设提供契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