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建宁诗歌及点评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pf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建宁/1964年生于清涧乡下,服务于政府某单位,曾在《诗刊》《当代诗歌》《延河》《当代小说》《辽河》等发表作品数百首,并有作品收入几个选本,著有诗集《去远方》,与人合著有陕北文化散文集《鱼神——清涧河的投影》。
  
  坚守
  
  我不记得自己打碎了什么
  一些光影从我的手里
  滑落,像被打碎的玻璃碎片
  一些散装着的记忆,纸屑
  在风中飞扬,鸽子鸣叫着
  从天而降,草地里夹杂着的
  苜蓿开着破碎的紫色小花
  民歌响起,被民歌手
  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民歌碎片,像
  五颜六色的小小的布条
  挂满边塞小城的街头
  巷尾,我们坚守并
  站立着,一动不动
  
  啄木鸟
  
  啄木鸟又在细细地
  掏吃老树中的虫子
  笃笃笃的啄木的声音
  伴着沙沙沙响的树叶
  阳光轻巧地穿过树叶
  将啄木鸟的羽毛照亮
  风吹着细碎的光影
  围着树满地飞跑
  鸟的声音突然颤了一下
  只不知是否有谁肯为之心动
  
  麻地湾
  
  麻地湾在榆溪河拐弯的地方
  紧擦着这座边塞的小城
  二月的榆溪河水 怀抱着
  晶莹的冰静静地流着
  腰身依然柔软 面颊依然鲜亮
  几只野鸭还有水鸟
  悠闲地或飞或停或走或卧
  野地里的草一片枯黄
  在微风中随着阳光一闪一摇
  一只孤独的小绵羊
  身披一朵一团的白云
  抬头望着远天
  天蓝得出奇 像
  将上游的红石峡水库在天上倒扣
  偶尔有三两个人静静地走过
  衣服都是用蓝天的布裁出
  
  把一些悲伤藏起来
  
  我会把一些悲伤藏起来
  像藏起雨后的潮湿
  藏起早晨草尖上的一抹霜
  或霜之前的一滴露珠
  像藏起太阳落山后
  仅存的一点红
  像藏起风吹过后
  灰尘里夹杂着的一粒草籽
  我坐在风里 静静地
  等待冰雪消融 河水浑浊
  风变暖 草变青
  等待远处传来春天即将来临的
  消息 等待将眼里
  隐藏了一冬的一滴泪
  从春的身旁滴落
  打湿脚下将要苏醒的土地
  
  头条
  
  无论我怎样掩饰
  都无法把对你的爱恋深埋
  即使我能将它埋葬
  也难免会有一些风声传出
  假使果真如此
  我还不如就此办份报纸
  天天有诱人的消息向外发布
  你将注定永远是报纸的头条
  
  老玉米
  
  秋风中
  仍站在地里的玉米
  一定是心中充满爱恋的玉米
  玉米黄了
  玉米老了
  玉米还保留一颗童心
  秋风一吹
  老玉米咧着嘴
  老玉米豁着牙
  对着我笑
  
  高西沟的夜晚
  
  青黛色的山渐次黯淡下来
  这个小小的山村
  从此走向更大的安祥
  安祥了的
  还有已经烧热了的心
  和一些老的
  或者年轻的脸
  静一些让
  我们再静一些
  让我们开始倾听
  山村之夜深处更深的声音
  
  战争片
  
  把死去的人
  从坟墓拉出来
  让他们再死一次
  或者N次
  给早已生锈的枪
  推上子弹
  扣动扳机
  让凝固的血再一次流成河
  
  
  止于感动——惠建宁诗歌谈片
  
  诗歌是自由的,是个体生命对世界发出的独特的声音;是私密的,同时它又是敞开的,是面向公众的歌唱,它能够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所作为。看看那些能让我们感动的诗歌,无不是诗人情感的真切流露。他们对生命、自然的尊敬和感恩,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悲悯情怀;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珍爱,对灵魂的植入与拷问,使得诗歌——这“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荷尔德林)得以推动和传承,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而这些心灵的吟唱,感动并擦亮着我们的眼睛,触痛着我们的灵魂,显现着人性光辉和语言才华……惠建宁的诗歌以简洁、准确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空间。他把感动置于心灵之上,于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让读者紧紧跟随,他操守着真正的语言和良知,他坚持着端正和柔媚的抒情风格,他的感动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这些都是惠建宁诗歌给我的印象。当然,感动主要依靠语言来呈现。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从2008年第6期起将在“陕北地理”栏目推出“克明说话”——关于陕北方言的系列文章。作者王克明是陕北插队知青作家,他曾于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八年在陕北山村余家沟插队十年。十年的农民生活使他对陕北话产生了浓厚兴趣,返城后仍不断收集整理。近些年,他又数次专程回陕北核查,并大量查阅古籍,考证陕北词语的古代源流,写成这部七十余万字的著作——《听见古代》。《听见古代》一书运用独特的视角,在把当今
期刊
又是冬季。新年前夕的一个傍晚,从一家新开张的店里出来,发现街上已是灯火阑珊。静谧的天空中,大朵的雪花正像棉絮一样撒落。倾刻间,世界已经是一片白色。  来往的车辆小心地行驶着,生怕滑倒似的;行走的人则欣喜地踩着积雪,毫不在意睫毛上的雪花已结成了冰凉的水珠;奔跑的孩子们欢快地笑着,声音掉在厚厚的雪地上,格外清脆。大雪中,喧嚣的城市突然安静了下来。  我徒步穿过这个城市最长的一条街道,像活动的雪人,满身
期刊
[摘 要]开放大学“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其“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支持有效性,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寻找开放大学“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支持有效性的相关指标;然后使用各省指标数据,借助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出各省开放大学“产教融合”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效率水平,衡量各省相对水平并对其效率值作出评价;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省作为基本决策单元的相关优化策略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同处一个地域文化圈,地域文化融合度高,基于此,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是,在目前,同处在同一地域文化圈内的京津冀三地,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区域内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着制度建设、差异发展、沟通机制不顺畅等困难。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的背景下,京津冀三地开放大学应从一体化发展的大局出发,完善办学合作,形成适
期刊
编完这期稿子,已经是2007年的岁末,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辞旧迎新,我们总是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读者期待我们的刊物越办越好,我们期待读者一如既往地给我们关爱。期待是美丽的,期待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朝着目标努力。  从2008年第一期起,《陕北》由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这一举措,对我们来说是增加了工作的力度与强度,对读者来说,是增加了阅读的数量和次数。我们宁愿自己多付出一些时间来努力,也要换得读者对我们
期刊
【编者按】“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用来描绘鲁迅先生的诗句仿佛也在说他。他自粗犷苍茫的陕北高原走出,以生命的全部行进在人生惟一的文学求索之途;他有生之年日日过着清寒朴素的物质生活,文学创作是仅有的温暖他心灵、支撑他精神的烛火;他胸怀忧患、思想深邃,热爱农民和土地;他质朴豪爽,用一双温暖的大手点燃了身边许多人的文学梦想;他的作品像恒星一样明亮,照彻过去、现在、未来无数个在苦难中奋进的青年的灵魂
期刊
郁葱,当代诗人。生于1956年7月,现居河北省石家庄市。《诗选刊》杂志主编,编审。著有诗集《蓝海岸》、《生存者的背影》、《世界的每一个早晨》、《郁葱爱情诗》、《自由之梦》、《最爱》、《郁葱抒情诗》等九部,其中《生存者的背影》获第六届河北文艺振兴奖,《郁葱抒情诗》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主编《中国诗选》、《河北50年诗歌大系》、《河北历代诗歌大系》等多部。并著有中篇小说《瞬间与永恒》及中短篇小说、理论文
期刊
今天,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逝世15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家,更加深入地研究路遥的文学世界,弘扬路遥的文学精神,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路遥逝世15周年纪念暨全国路遥研究学术研讨系列活动。此时此刻,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延安大学文汇山前,为路遥逝世15周年扫墓。在此,我谨代表路遥家乡——中共清涧县委、清涧县人民政府及全县22万人民对出席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学者和
期刊
路遥依然活着  文/雷涛  路遥的名字连同他的作品,没有因为岁月的久远而失去光彩,恰恰相反,这种光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得透亮和耀眼,路遥依然活在千千万万个热爱他的读者的心中。路遥的作品是新时期中国文学一个重要推进阶段所达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高。  (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    路遥把作品写进几代人心里  文/何西来  路遥的作品是靠苦难来涵养,苦难给了他坚强的性格,充实了他创作的内容。路遥不
期刊
闫秀娟/女,生于陕北,供职于陕西神木文化馆。系省作协会员,榆林诗词学会理事。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诗刊》《星星》《诗林》《诗潮》《绿风》《扬子江诗刊》《山西文学》《百花》《草原》《延河》《陕北》《延安文学》等报刊,曾获《诗刊》等社联办的全国第二届新田园诗大赛三等奖、西部的太阳诗歌大赛三等奖,榆林市青年文学评奖一等奖,草原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站牌下的女人    光着脚   一只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