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教学质量难以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这就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同时,借鉴“成功教育”这一先进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和谐发展,而传统的“教学进度划一,教学内容划一,授课方法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降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因此,教师首先要对班中学生情况作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这样一来,在大多数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优秀的学生可以向较深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研究;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优秀学生和教师的特别照顾,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树立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信心。
  2、分层备课
  实施分层教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师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把握。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深思熟虑,把每一学生的具体情况融于教案之中,使教材、大纲即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层次相对应,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层层落实,环环相扣,教学气氛才会显得活跃,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同时,才会使学生的差异逐步缩小,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凸现,更使缺乏自信的学生看到了生存、发展的希望。
  3、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鼓励中层中部分学生向高层移动。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同样鼓励底层中部分学生向中层移动。
  4、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环节。课内分层辅导主要针对堂上的分层目标、分层练习进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与练习。课外辅导重点放在培优辅差上。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委员和小助手的作用,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成绩好的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
  5、分层测评
  分层目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达标测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质比较强的一门课程,进行传统的考试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分层评价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应有及时的评价,并以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为目的,具有鼓励性,不搞“一刀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总之,分层教学是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融入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时代内涵,是把对学生差异的剖析、教材难易的化解二者的灵活结合,最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使每一名学生不仅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能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并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培养兴趣的乐园、获取新知识的桥梁、试验才能的基地,从而有助于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普及,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的改革正在大力推进之中。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作为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同时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又直接关系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学习的兴趣,乃至整个高考历史科目选题与出题,可谓关乎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全局。本文以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根本原因作为切入点,回顾了目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取得的进展,同时提出了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设
期刊
摘 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设置的问题应源于生活,具有针对性;设置的问题应服务于学习生活,具有目的性;问题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问题的设置应结合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问题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政治课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的基本观点和
期刊
到了初二,一些农村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学困生”。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
期刊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期刊
所谓“讨论法 ”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 ”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也只以“灌输”的方式进行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遵循“语”字当头,积累词汇的原则,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把时间大胆地花在落实字词教学,真正掌握和运用课文词汇上,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对于懵懂的农村学生来说,实在是第一要紧的事,事实上这跟注重人文性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之间尤如吃饱了饭欣赏风景一样,饭吃不饱,是看不到美景的,语文课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言土壤,完成思想教育便如缘木求鱼,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一以当十,其他派
期刊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学校及班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又常常忽视他们,如在化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往往以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参照对象,其结果,必然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显然不能顾及两头,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突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  流行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期刊
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