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年末,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主持的“全球化时代的‘道德人’—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正式启动。朱小蔓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创了情感教育研究并持续了30多年,她以丰厚的理论和实践视野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项目是集她30多年的研究成果开展的教育实践项目,旨在回应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学校生活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以机械知识传授为目的所带来的师生关系冷漠的问题。因此,它以情感教育为纽带,立足关涉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情感素养,通过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特别关注青少年阶段的师生交往中教师情感素养的提升,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道德自觉的教育者。这一项目从培育种子校开始,以种子校为依托,逐渐向全国其他项目校
辐射。
情感教育的“种子校”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于2014年年底就对种子校进行非常审慎的选择,先行考察多所学校后,最后确定北京中学为北京地区的种子校,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深入合作。当时尽管她才刚刚成立一年多,但运作机制、办学理念等已非常完善。她以人格教育为核心,把教育看作帮助学生成为人的过程的人文思想,这和我们项目的主旨不谋而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完善,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强调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学校的校训“世界因我更美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人文性。我们在前期考察时,发现这所年轻的学校不仅在理念上和我们的思想一致,在学校的日常运作中也处处体现着尊重、信任的文化,让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成员沐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共通的精神理念,为北京中学作为我们的项目种子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样,在尊重和信任的文化中,我们在学校进行的项目实践活动,不是行政性地、由上至下地下达任务,而是由学校和我们通过充分的沟通、协商,根据项目基本要求共同制订适合学校校情和实际需要的活动计划。因此,我们共同开发了面向教师发展的两大活动:基于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基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各类主题沙龙和工作坊。这两项活动均为期一年,每月开展一次。
建构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中,教师自愿报名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参加课后研讨。这既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又有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我们尽量平衡各个学科,旨在进行更多的跨学科交流。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情感表达构建师生关系,在各学科中是具有共性的。报名参加课堂教学及研讨活动的教師成为志愿者,长期、持续地参与项目活动,而不仅仅是做一次课堂教学“表演”。
每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师拿出的都是常态课,是抱着共同学习、探讨的心态,一起来琢磨什么是好的情感教育课堂。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邀请学校参与项目的教师、大学研究者以及其他学校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与课堂研讨,并向全体教师开放,欢迎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自愿参加。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畅所欲言,相互聆听,不断提问、回应、碰撞、澄清。在一次次的热烈讨论中,我们逐渐清晰了情感教育课堂关注的不是教师对情感表达技巧的生硬追求,也不是套用优质教学的各项指标,而是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自身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交往方式,观察、反思教师的教学干预对学生带来的心理、情感上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我们以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师生交往片段为例,和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有意识地营造尊重、信任的课堂文化,通过教师的自觉反思,尽量避免教师无意识的情感表达对学生造成的忽视、不尊重甚至伤害,从而在教学交往中建构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双方能在交往中感受到尊重、互信和快乐。我们坚信:教师的教学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价值观。
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美术、政治、生物等学科。我们强调教师情感表达的跨学科共通性,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超越一般强调学科专业性的教学交流,从而探讨教学的共性。
关于教学的伦理性讨论
我们也会一起探讨教学的伦理性,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边界以及其他关于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关于教学的伦理性讨论,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语文阅读观摩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先请学生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分组设计思维导图,然后由学生对其他组进行评比。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给其他组评分,而是点评了每组做得好的地方,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教师应对这样的变化处理得也非常好,肯定了学生对此做出的调整,非常开放地接纳学生对教师课堂设计的“小小挑战”,尽管结果可能导致教学时间变得
不足。
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们重点讨论了这个课堂“意外”包含的伦理性。它是学生从“竞争”意识到“尊重、欣赏、合作”意识的自觉转换。难得的是,这不是某个学生的行为,而是学生不约而同的共识,事先没有经过商量。其次,这位刚来北京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马上就接纳了这种对她来说新的课堂文化。师生的互动,真正实践了“教学相长”的精神内涵。而且,我们也把这一细节放大,让教师从课堂“意外”中重新审视教学观念,自觉地学习新的课堂文化,更有意识地用平等、尊重、互信的眼光看待学生,让课堂“意外”成为教师学习和自我更新的重要契机。课堂教学研讨就要以这样具体的课堂事件来展开,倡导“从小处见乾坤”,从细微的课堂师生交往的细节中理解教学的情感人文内涵。
此外,在教学讨论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富有争议或说没有定论的课堂实践。比如,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边界问题、教师是否有权完全控制课堂的时间和节奏?在研讨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
例子。
在一堂美术课上,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店面设计”的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这位教师让所有学生用25分钟的时间完成设计,她到每个小组进行巡视、指导,并在还有5分钟的时候提醒大家时间快到了。这是这位教师的第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了许多来观摩的同行。在只剩下5分钟的时候,大多数小组还没有完成,只有一个小组做完了,他们主动去帮助其他小组。观摩教师暗自为这位教师捏了一把汗。果然,25分钟过去后,还有好几组没有完成。这时这位教师没有强行打断学生手中的作品,而是轻轻地走到每个小组中间去鼓励和指导,并又给了大家几分钟时间。当然,因为时间紧张,最后的小组展示显得有些匆忙。
辐射。
情感教育的“种子校”
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于2014年年底就对种子校进行非常审慎的选择,先行考察多所学校后,最后确定北京中学为北京地区的种子校,开始了持续至今的深入合作。当时尽管她才刚刚成立一年多,但运作机制、办学理念等已非常完善。她以人格教育为核心,把教育看作帮助学生成为人的过程的人文思想,这和我们项目的主旨不谋而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完善,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强调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学校的校训“世界因我更美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人文性。我们在前期考察时,发现这所年轻的学校不仅在理念上和我们的思想一致,在学校的日常运作中也处处体现着尊重、信任的文化,让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成员沐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共通的精神理念,为北京中学作为我们的项目种子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样,在尊重和信任的文化中,我们在学校进行的项目实践活动,不是行政性地、由上至下地下达任务,而是由学校和我们通过充分的沟通、协商,根据项目基本要求共同制订适合学校校情和实际需要的活动计划。因此,我们共同开发了面向教师发展的两大活动:基于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基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各类主题沙龙和工作坊。这两项活动均为期一年,每月开展一次。
建构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中,教师自愿报名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参加课后研讨。这既有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又有刚入职半年的新教师。我们尽量平衡各个学科,旨在进行更多的跨学科交流。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情感表达构建师生关系,在各学科中是具有共性的。报名参加课堂教学及研讨活动的教師成为志愿者,长期、持续地参与项目活动,而不仅仅是做一次课堂教学“表演”。
每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教师拿出的都是常态课,是抱着共同学习、探讨的心态,一起来琢磨什么是好的情感教育课堂。课堂观摩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邀请学校参与项目的教师、大学研究者以及其他学校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参与课堂研讨,并向全体教师开放,欢迎没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自愿参加。在场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畅所欲言,相互聆听,不断提问、回应、碰撞、澄清。在一次次的热烈讨论中,我们逐渐清晰了情感教育课堂关注的不是教师对情感表达技巧的生硬追求,也不是套用优质教学的各项指标,而是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自身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交往方式,观察、反思教师的教学干预对学生带来的心理、情感上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我们以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师生交往片段为例,和教师一起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有意识地营造尊重、信任的课堂文化,通过教师的自觉反思,尽量避免教师无意识的情感表达对学生造成的忽视、不尊重甚至伤害,从而在教学交往中建构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双方能在交往中感受到尊重、互信和快乐。我们坚信:教师的教学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价值观。
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美术、政治、生物等学科。我们强调教师情感表达的跨学科共通性,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超越一般强调学科专业性的教学交流,从而探讨教学的共性。
关于教学的伦理性讨论
我们也会一起探讨教学的伦理性,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边界以及其他关于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关于教学的伦理性讨论,有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语文阅读观摩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先请学生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分组设计思维导图,然后由学生对其他组进行评比。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给其他组评分,而是点评了每组做得好的地方,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教师应对这样的变化处理得也非常好,肯定了学生对此做出的调整,非常开放地接纳学生对教师课堂设计的“小小挑战”,尽管结果可能导致教学时间变得
不足。
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们重点讨论了这个课堂“意外”包含的伦理性。它是学生从“竞争”意识到“尊重、欣赏、合作”意识的自觉转换。难得的是,这不是某个学生的行为,而是学生不约而同的共识,事先没有经过商量。其次,这位刚来北京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马上就接纳了这种对她来说新的课堂文化。师生的互动,真正实践了“教学相长”的精神内涵。而且,我们也把这一细节放大,让教师从课堂“意外”中重新审视教学观念,自觉地学习新的课堂文化,更有意识地用平等、尊重、互信的眼光看待学生,让课堂“意外”成为教师学习和自我更新的重要契机。课堂教学研讨就要以这样具体的课堂事件来展开,倡导“从小处见乾坤”,从细微的课堂师生交往的细节中理解教学的情感人文内涵。
此外,在教学讨论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富有争议或说没有定论的课堂实践。比如,教师对课堂控制的边界问题、教师是否有权完全控制课堂的时间和节奏?在研讨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
例子。
在一堂美术课上,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店面设计”的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这位教师让所有学生用25分钟的时间完成设计,她到每个小组进行巡视、指导,并在还有5分钟的时候提醒大家时间快到了。这是这位教师的第一次公开课,教室后面坐了许多来观摩的同行。在只剩下5分钟的时候,大多数小组还没有完成,只有一个小组做完了,他们主动去帮助其他小组。观摩教师暗自为这位教师捏了一把汗。果然,25分钟过去后,还有好几组没有完成。这时这位教师没有强行打断学生手中的作品,而是轻轻地走到每个小组中间去鼓励和指导,并又给了大家几分钟时间。当然,因为时间紧张,最后的小组展示显得有些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