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情感。通常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意,“景乃诗之媒。”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情与景的关系。从景与情之间的结构角度来说,景与情就有了以下7种关系:
一、触景生情
是先有景后有情,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油然而引发某种情感的抒发,所以称为“触景生情。”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笛声是在人难以成寐时,忽而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从而触动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光融融,少妇精心打扮,心情大好地走上阁楼赏春,而陌头杨柳一下子勾起与夫自己折柳送别的回忆,浓浓的思夫之情荡漾心头,随之后悔当初鼓励丈夫走出家门,建功立业,从而天各一方的决定。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的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了下面的感慨,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抒发了对菊花生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二、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来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之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当年勾践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打败吴国,就连战士都是衣锦还乡,如花的宫女充满宫殿,前三句写尽越国的强盛、富庶,而最后一句写景,如今惟有鹧鸪上下翻飞,昔盛今衰,繁华不在,引人沉思。
三、情景交融
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作为抒情方式,它既写景,又抒情,景物无主次之分,景物又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中表面写梧桐寂寞,实写自己孤独寂寞。写深院锁住清秋,实寫自己成为阶下囚,无人身自由,身陷囹圄又无可奈何的无力、无助。情与景已水乳交融。
四、借景抒情
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该诗的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江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感情,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
五、寓情于景
带着某种感情观察事物,自觉不自觉地把情感熔铸到景中。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苍茫的江雨与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贪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情景,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六、因情造景
景物是根据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由于是强烈感情和特异心情的产物,因而往往充满虚幻、浪漫的色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写得十分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独钓,这正蕴含着当时的处境与心绪。作者因参加政治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现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志节。诗中的景皆因情而造,非真实之景。
七、以情结景
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诗前六句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二中 任静
一、触景生情
是先有景后有情,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油然而引发某种情感的抒发,所以称为“触景生情。”如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笛声是在人难以成寐时,忽而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从而触动了诗人的羁旅之愁。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光融融,少妇精心打扮,心情大好地走上阁楼赏春,而陌头杨柳一下子勾起与夫自己折柳送别的回忆,浓浓的思夫之情荡漾心头,随之后悔当初鼓励丈夫走出家门,建功立业,从而天各一方的决定。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的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了下面的感慨,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抒发了对菊花生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二、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来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之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当年勾践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打败吴国,就连战士都是衣锦还乡,如花的宫女充满宫殿,前三句写尽越国的强盛、富庶,而最后一句写景,如今惟有鹧鸪上下翻飞,昔盛今衰,繁华不在,引人沉思。
三、情景交融
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作为抒情方式,它既写景,又抒情,景物无主次之分,景物又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中表面写梧桐寂寞,实写自己孤独寂寞。写深院锁住清秋,实寫自己成为阶下囚,无人身自由,身陷囹圄又无可奈何的无力、无助。情与景已水乳交融。
四、借景抒情
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该诗的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江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感情,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
五、寓情于景
带着某种感情观察事物,自觉不自觉地把情感熔铸到景中。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物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苍茫的江雨与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贪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情景,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六、因情造景
景物是根据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而虚拟、生造、幻化出来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或并没有发生的,由于是强烈感情和特异心情的产物,因而往往充满虚幻、浪漫的色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把寒江飞雪,孤舟独钓的画面写得十分生动,使人感到大雪覆地,朔风逼人,而钓翁于严酷孤独的环境中,甘于披蓑独钓,这正蕴含着当时的处境与心绪。作者因参加政治失败而被贬远谪,这个画面正表现他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不屈的志节。诗中的景皆因情而造,非真实之景。
七、以情结景
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诗前六句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结尾两句直抒胸臆,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二中 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