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名单公布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15年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名单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确定了32人为第四批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入选全国专利信息专家库;同时确定了81人为第四批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入选全国专利信息师资库。
其他文献
3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2017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重庆·服务强市”行动在重庆市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重庆市知识产权局、重庆市两江新区管委会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来自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市各区县知识产权局、重庆市有关园区、重庆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会、24个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当地企事业单位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共200多人参加了活动。  国家知识产权局
期刊
3月1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最后一次记者会上,针对媒体“有消费者抱怨很多高品质的产品在国内生产不了”的提问,李克强总理指出,“至于消费者抱怨中国的一些产品质量不优,这说明我们的企业需要让产品进入质量时代,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提升企业产品和装备的质量。”  创造高品质的产品、提升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与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是创新
期刊
近几个月,我们的记者同事们频繁参加各种与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人相关的创业发布会、上线仪式等活动,忙得不亦乐乎。而这些创业活动几乎都以“互联网+”、创新、“颠覆”为主要立足与切入点。  在“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与感召下,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加上互联网就成了“颠覆式创新”; 就连快餐外送+APP都已成为一种“创新加时尚”;“创业”似乎是一件人人可为、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今天一早偶然间读到的一篇名为《中
期刊
7月27日,第六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东盟知识产权合作工作组轮值主席陈一山出席会议并致辞,东盟各国知识产权局的局长和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申长雨表示,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东盟各国知识产权局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双方在人员培训、专利审查、信息化建设、传统知识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开创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新局
期刊
由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企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87家企业提供了专利数据,合计拥有专利53.1万件,相较去年增加了12.6%;其中发明专利14.3万件,在各类专利中占比27%,比上年增加14.2%。尽管中国企业500强的专利拥有数量在持续增长,但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期刊
7月28日,2015年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京津冀用户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参加研讨会并致辞。东盟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东盟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1-2015)的实施情况,东盟各成员国知识产权局代表分别介绍了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专利审批流程,并与中国企业代表开展了互动交流。
期刊
3月15日,由世界领先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团队Questel主办的2017Questel知识产权研讨会“知识产权资产组合的科学管理与运营”在上海锦江汤臣洲际酒店举行。来自企业、律师事务所及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近百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聚焦业内前沿信息,掀起了一场以“科学管理知识产权资产”为核心的头脑风暴。  Orbit IAM:“捕获”企业优秀创意  “如何去捕获一个甚至更多的优秀创意,在我们看来是所有I
期刊
7月29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审议并颁布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下称《大典》),知识产权专业人员作为新职业正式纳入《大典》,这标志着其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认。据了解,新版《大典》共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其中在“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中类下增加了“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小类,下设“专利代理专业人员”“专利审查专业人员”
期刊
8月4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在京会见了美国全国商会代表团一行,双方就共同关心的知识产权议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会后,美国全国商会代表团成员、美国专利商标局前任局长大卫·卡波斯向贺化提交了《2014-2015中美知识产权学者对话纪要》。贺化表示,近年来,美国全国商会和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共同组织的中美两国知识产权学者的对话交流活动,在增进两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和理解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期刊
一页沧桑:从《大清民律》草案到《民国民法》  整整110年前,公元1907年(光绪33年),中国的现代法制展开了新的篇章。然而之后的种种情节发展,又像是回纹针般的峰回路转,历经沧桑。  在经过了八国联军与辛丑合约之后,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与筹备后,清朝的民政部在1907年4月正式奏请“速定民律”。1其中对于制定民法的迫切性,首次提供了明晰的缘由:  “查东西各国法律,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