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帮学校小垃圾街的山东大妈卖了几天的杂粮饼。每天傍晚,都有一对父子过来买饼。两个人,一个饼加肠。每次,看我准备要装袋了,父亲就会说:“切成两份,香肠都放在一份里。”然后,接过饼,把没加香肠的那份套在后座儿子的手腕上,把加了香肠的放在儿子手里,说:“趁热吃哩,还饿,再吃那份。”
其实,这件事很小,或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无非就是父母把好的东西留给儿女吃,自己选择吃剩下的。但这一幕给站在一旁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起了中秋节的一大早,手机的振动声将我从睡梦中叫醒,是班主任发来的短信。她说,今天收到了你父母送来的月饼,非常感谢,请转告他们,也祝愿你们阖家欢乐。我看着短信,怔怔地,眼泪开始不受控地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小学五年级,有一次父母请当时的任课老师吃饭表示感谢,我本来是不知道的。不料,老师让我父母把我也带来,我便不想知道也知道了。说实话,那是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一来我从小对这种能掌控全局的神圣职业一直怀揣着分不清“敬”多一些还是“畏”多一些的敬畏心理,对于突如其来的平起平坐,实在不是吾等小辈可以消受的。二来那时的我已经知道并能熟练运用某个名词兼动词,即“走后门”。我在语文老师给我倒椰汁的时候就开始在夹杂着愤怒的惶恐不安中黯然神伤:作文上的“优”大概都是给我父母看的吧。
从那之后,我不再参加班干部竞选,不再进行国旗下讲话,不再相信期末成绩单上一切的符号。我真切地厌恶着成人之间一切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有时在我看来这甚至是一场交易,让我所有的努力有了质疑的可能性,让我感受到的关怀失去了真实的温度,不说我的自尊心因此受挫了,至少我膨胀的虚荣心瞬间萎靡,并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我依旧没有释然,但习惯了这种约定俗成的“礼节”。考初中,考高中,考前争名额,考后庆功宴,大家欢聚一堂的定格画面仿佛也对其中正举杯大笑的我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说着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我更加鄙夷父母对老师的态度,讨好?谄媚?我甚至曾在内心暗自用“嘴脸”一词描述过他们打电话给老师时的唯唯诺诺以及在应承着“好的,好的”时的身体习惯性不自然摆动。这和阿Q的奴性在我看来如出一辙。
直到上了大学,跨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我想我的父母终于不用再和我的老师打交道了,结果就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只见过一面的班主任便找到了我,并和我展开了一次深切会谈。我一直装作无心地拨弄着老师请的牛肉面,听老师不停地说,你知道你爸爸有多关心你吗?还没开学就给我打电话问这边住宿条件好不好?开学了就问我你生活得习不习惯?对了,还有你妈妈啊,真的很担心你啊……我听了很多,想出声,刚一张口,就哭了。
我想起了小学转校选班时,父亲站在展览窗前计算着上个学期哪个班级得到的红旗多的身影。想起了在外地出游的父母询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想要一双二十孔马丁靴,他们便跑遍了整个商场,无果后寻找穿着时髦的路人打听鞋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在哪可以买到。
在泪水的肆意宣泄中,我终于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一直为“世俗的父母”这一课题在下一个简单自我的结论,却从未研究过起因、探讨过前提。一个朋友和我讲,他想登顶欧洲第二高峰,却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拒绝。他试过各种方式想说服父母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也没能去成。他懊恼、愤怒、无奈,而我从一开始不理解其父母为何不支持孩子的勇敢行为,到最后的坦然。是啊,如果我是他们,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冒险,不需追逐,健健康康的,就好。
然而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他们只能期望尽可能通过你身边的人让你获得最好的照顾。或许方式笨拙,或许沟通不擅,所以他们才那般小心翼翼地注意措辞,控制表情。
而我却未曾想过,这世俗的筹码,是爱。
其实,这件事很小,或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无非就是父母把好的东西留给儿女吃,自己选择吃剩下的。但这一幕给站在一旁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起了中秋节的一大早,手机的振动声将我从睡梦中叫醒,是班主任发来的短信。她说,今天收到了你父母送来的月饼,非常感谢,请转告他们,也祝愿你们阖家欢乐。我看着短信,怔怔地,眼泪开始不受控地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小学五年级,有一次父母请当时的任课老师吃饭表示感谢,我本来是不知道的。不料,老师让我父母把我也带来,我便不想知道也知道了。说实话,那是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一来我从小对这种能掌控全局的神圣职业一直怀揣着分不清“敬”多一些还是“畏”多一些的敬畏心理,对于突如其来的平起平坐,实在不是吾等小辈可以消受的。二来那时的我已经知道并能熟练运用某个名词兼动词,即“走后门”。我在语文老师给我倒椰汁的时候就开始在夹杂着愤怒的惶恐不安中黯然神伤:作文上的“优”大概都是给我父母看的吧。
从那之后,我不再参加班干部竞选,不再进行国旗下讲话,不再相信期末成绩单上一切的符号。我真切地厌恶着成人之间一切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有时在我看来这甚至是一场交易,让我所有的努力有了质疑的可能性,让我感受到的关怀失去了真实的温度,不说我的自尊心因此受挫了,至少我膨胀的虚荣心瞬间萎靡,并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我依旧没有释然,但习惯了这种约定俗成的“礼节”。考初中,考高中,考前争名额,考后庆功宴,大家欢聚一堂的定格画面仿佛也对其中正举杯大笑的我狠狠地甩了一个耳光,说着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我更加鄙夷父母对老师的态度,讨好?谄媚?我甚至曾在内心暗自用“嘴脸”一词描述过他们打电话给老师时的唯唯诺诺以及在应承着“好的,好的”时的身体习惯性不自然摆动。这和阿Q的奴性在我看来如出一辙。
直到上了大学,跨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我想我的父母终于不用再和我的老师打交道了,结果就在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只见过一面的班主任便找到了我,并和我展开了一次深切会谈。我一直装作无心地拨弄着老师请的牛肉面,听老师不停地说,你知道你爸爸有多关心你吗?还没开学就给我打电话问这边住宿条件好不好?开学了就问我你生活得习不习惯?对了,还有你妈妈啊,真的很担心你啊……我听了很多,想出声,刚一张口,就哭了。
我想起了小学转校选班时,父亲站在展览窗前计算着上个学期哪个班级得到的红旗多的身影。想起了在外地出游的父母询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想要一双二十孔马丁靴,他们便跑遍了整个商场,无果后寻找穿着时髦的路人打听鞋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在哪可以买到。
在泪水的肆意宣泄中,我终于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一直为“世俗的父母”这一课题在下一个简单自我的结论,却从未研究过起因、探讨过前提。一个朋友和我讲,他想登顶欧洲第二高峰,却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拒绝。他试过各种方式想说服父母但都没有成功,最后也没能去成。他懊恼、愤怒、无奈,而我从一开始不理解其父母为何不支持孩子的勇敢行为,到最后的坦然。是啊,如果我是他们,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冒险,不需追逐,健健康康的,就好。
然而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他们只能期望尽可能通过你身边的人让你获得最好的照顾。或许方式笨拙,或许沟通不擅,所以他们才那般小心翼翼地注意措辞,控制表情。
而我却未曾想过,这世俗的筹码,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