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而经济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经济领域的发展类型多种多样,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经济发展潜力离不开可靠的平台进行支撑。虽然对此已经采取了很多转变和举措,但一时也难以改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区域经济增速态势方面,营商环境受到影响导致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对此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健康的营商环境作为支持,对此本文便围绕县域营商环境的改善展开论述,提出了有关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对策与建议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投资环境如同空气,只有保证空气的清新,才能充分吸引外资。由此可见,营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势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较为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资源、资本资源、项目资源等,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便需要找准着力点,运用灵活有效的举措和策略来加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1.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意义
1.1加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经济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稳定发展的中心,而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若想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各个领域也已经相继通过改革的途径寻求新时期下的发展途径。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便是要从县域经济作为出发点,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营环境,为县域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稳定的条件,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以往的统一要求特殊化,针对县域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整,只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明确重点,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1.2促进区域民生健康发展
以狭义的角度分析,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的内涵在于经济有关的主体活动环境优化,但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也关系到了当地民生的发展情况。通过经济上直接性的改善县域营商环境能够进一步推助营商主体提高发展动力,当地居民也能够在这一背景下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变化。在采购或更多层面的就业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了营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之多,针对这些方面所落实的优化措施是必要的。从民生角度分析,现下存在的很多生活问题是由经济而带来的,所以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助区域经济发展是必然的措施[1]。
2.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有关对策
2.1深化多项改革
通过“多证合一”改革来改善工作效率,通过“减证”来推助“简政”。属于信息收集或管理备查以及记载公示等证件统一整合如营业执照中,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的制度成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根据我国有关标准,直接取消审批,将审批转变为备案,实施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县域营商准入不准营等问题;深化“不见面”改革,根据综合受理和分类审批等原则,在政务大厅增设行政审批综合受理区、综合审批区等,落实受审分离不见面审批;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项目审批进行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建设许可等多个阶段的统一,审批周期也要进一步优化。此外,还要改善行政审批流程,加强服务中心窗口建设,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提高部门运作效率。改善县域联网审批服务平台,建立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结合的服务模式。
2.2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市场中,企业是主体,因此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将企业作为中心,突破瓶颈的限制,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1)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政府主导,建立银行、财政、金融担保等机构组成的融资合作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鼓励一些具有良好资质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社会风险投资基金、新三板挂牌等方式改善融资困境。构建完善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增加优惠性和定向的融资项目;2)“无地招商”。针对县域中停产及半停产企业的土地厂房、设备、经营境况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腾笼换鸟”等方式,以旧厂房来嫁接新的项目,解决用地问题;3)提高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也是改善县域营商环境的着手点之一,建立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机制,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与企业需求对接的专业或订单班,企业为高校提供人才实训机会和教育培训支持,高校则为企业输送适用人才[2]。
2.3加强营商信用监督
目前,导致县域营商环境不够健康的主要原因便是市场中存在不良竞争现象,不良竞争使得市场环境逐渐恶化,市场发展也逐渐向着负面的方向前进。若市场中各个主体都遵循不良竞争的运营发展模式,那么市场只能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将会产生一种趋势,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严重影响。而健康的市场环境离不开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也要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规范发展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市场主体自身自觉遵守市场秩序,确保企业经营活动能够达到征信体制要求,特别是一些有关公共服务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需要让位于社会效益。
2.4强化宣传督导,优化营商环境
明确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意义和重点,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感,建立良好且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合理运用电视、网络、线上平台等各项现代途径加强宣传工作,积极探索“放管服”改革的良好典型,发扬企业家精神,传播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案例,传播正能量,也要及时曝光其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3.结束语
对于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来说,不但要从法律体系上着手,还要通过整风整顿与深化改革等途径确保优化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各市场主体也要积极整顿自身的问题,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自身的责任与目标,推动市场良性竞争,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高青县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J].2016:28.
[2]石尚,陳醒.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发展[J].国际融资,2019:36-38.
[3]张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J].北京观察,2019:52-55.
[4]张笑.打造具有县域特点的最优营商环境[J].群众,2020(15):20-21.
作者简介:刘锐颖(197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讷河市,职务/职称:高级讲师,学历:大学,单位:中国共产党讷河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对策与建议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投资环境如同空气,只有保证空气的清新,才能充分吸引外资。由此可见,营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势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助力,较为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资源、资本资源、项目资源等,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而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便需要找准着力点,运用灵活有效的举措和策略来加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1.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意义
1.1加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经济是各个行业和领域稳定发展的中心,而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若想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各个领域也已经相继通过改革的途径寻求新时期下的发展途径。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便是要从县域经济作为出发点,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营环境,为县域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健康稳定的条件,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以往的统一要求特殊化,针对县域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整,只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明确重点,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1.2促进区域民生健康发展
以狭义的角度分析,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的内涵在于经济有关的主体活动环境优化,但从广义的角度出发,也关系到了当地民生的发展情况。通过经济上直接性的改善县域营商环境能够进一步推助营商主体提高发展动力,当地居民也能够在这一背景下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变化。在采购或更多层面的就业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了营商领域所涉及的内容之多,针对这些方面所落实的优化措施是必要的。从民生角度分析,现下存在的很多生活问题是由经济而带来的,所以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助区域经济发展是必然的措施[1]。
2.优化县域营商环境的有关对策
2.1深化多项改革
通过“多证合一”改革来改善工作效率,通过“减证”来推助“简政”。属于信息收集或管理备查以及记载公示等证件统一整合如营业执照中,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的制度成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根据我国有关标准,直接取消审批,将审批转变为备案,实施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县域营商准入不准营等问题;深化“不见面”改革,根据综合受理和分类审批等原则,在政务大厅增设行政审批综合受理区、综合审批区等,落实受审分离不见面审批;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项目审批进行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建设许可等多个阶段的统一,审批周期也要进一步优化。此外,还要改善行政审批流程,加强服务中心窗口建设,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提高部门运作效率。改善县域联网审批服务平台,建立实体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结合的服务模式。
2.2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在市场中,企业是主体,因此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将企业作为中心,突破瓶颈的限制,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1)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政府主导,建立银行、财政、金融担保等机构组成的融资合作平台,协调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鼓励一些具有良好资质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社会风险投资基金、新三板挂牌等方式改善融资困境。构建完善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模式,增加优惠性和定向的融资项目;2)“无地招商”。针对县域中停产及半停产企业的土地厂房、设备、经营境况等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腾笼换鸟”等方式,以旧厂房来嫁接新的项目,解决用地问题;3)提高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也是改善县域营商环境的着手点之一,建立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机制,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与企业需求对接的专业或订单班,企业为高校提供人才实训机会和教育培训支持,高校则为企业输送适用人才[2]。
2.3加强营商信用监督
目前,导致县域营商环境不够健康的主要原因便是市场中存在不良竞争现象,不良竞争使得市场环境逐渐恶化,市场发展也逐渐向着负面的方向前进。若市场中各个主体都遵循不良竞争的运营发展模式,那么市场只能会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将会产生一种趋势,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严重影响。而健康的市场环境离不开政府的监督与管理,也要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规范发展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市场主体自身自觉遵守市场秩序,确保企业经营活动能够达到征信体制要求,特别是一些有关公共服务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需要让位于社会效益。
2.4强化宣传督导,优化营商环境
明确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意义和重点,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的使命感,建立良好且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合理运用电视、网络、线上平台等各项现代途径加强宣传工作,积极探索“放管服”改革的良好典型,发扬企业家精神,传播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案例,传播正能量,也要及时曝光其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3.结束语
对于县域营商环境的优化来说,不但要从法律体系上着手,还要通过整风整顿与深化改革等途径确保优化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各市场主体也要积极整顿自身的问题,将营商环境优化作为自身的责任与目标,推动市场良性竞争,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高青县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J].2016:28.
[2]石尚,陳醒.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发展[J].国际融资,2019:36-38.
[3]张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经济发展[J].北京观察,2019:52-55.
[4]张笑.打造具有县域特点的最优营商环境[J].群众,2020(15):20-21.
作者简介:刘锐颖(197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讷河市,职务/职称:高级讲师,学历:大学,单位:中国共产党讷河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