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漫谈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的影坛上,摩尔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通过一系列记录大片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新出台的《华氏9.11》更像是系列采访的集合,通过对新闻采访素材和电视画面的剪裁,摩尔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布什内阁的政治主张。这样一部影片,在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放映,也费尽了周折。如果不是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电影的制片人恐怕还没有将它公开放映的勇气。
  即使没有发生9.11事件,由鹰派代表人物执掌的美国政府也会在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9.11事件的发生,使得布什总统有了大张旗鼓发动战争的充分理由。布什总统从弱势总统一跃成为强势总统。如今,摩尔告诉人们,布什总统的敌人原来是他的合作伙伴,拉登与布什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是一部电影,但更像是政治广告宣传片。这样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对美国总统大选毫无疑问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艺术家们也在尝试着各种行为艺术,但是与摩尔相比,他们那种自我作践的艺术活动显得实在不足挂齿。摩尔的社会视野和忧患意识与中国艺术家的患得患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们不能说哪种艺术是好的,哪种艺术是坏的,我们只能说,和中国的艺术家相比,摩尔的眼界要宽广得多,他的影片具有深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中国电影从好莱坞学到许多技术上的东西。但是,在技术日臻完美的今天,中国电影思想的苍白也表露无遗。在许多精美制作的背后,所宣扬的却是陈腐的思想。
  摩尔是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思想观念和政治上的说教。但是,真实使他的电影感动人。对这样一种新型的电影样式,世界各大电影节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在电影界也是如此。
  当我们的电影远远避开政治生活的时候,摩尔正在走进政治生活。当我们的电影充斥着青天大老爷的时候,摩尔正在摧毁一个个政治偶像,他利用美国刚刚发生的枪击事件,向美国最有权势的枪支协会负责人发起了挑战。在美国同仇敌忾向拉登和伊拉克的萨达姆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他在美国总统的后院燃起了大火。这是一种政治游戏,摩尔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政治题材中的一本正经,假戏真做,也让我们看到了政治电影的残酷无情。在影片中,政治人物面对摩尔的采访镜头,可以拂袖而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摩尔提出的问题,政治家们该何去何从?
  摩尔让我们大开眼界。原来政治人物还有如此尴尬的一面。不过,回头想想,电影这门艺术和新闻纪录片相比,还有哪些区别呢?这样的问题恐怕只有请做专业研究的学者来回答了,观众们只要在听完政治家的演讲,坐到电影院里,看摩尔用电影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宣扬自己的观点就足够了。
  民主社会的多元,不仅仅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价值观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如果允许一部分人利用最现代的新闻媒体影响公众,而不允许另一部分人以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那么,这个社会还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摩尔电影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看到真正文明社会的本色。在这样的社会,即使贵为总统也不免被嘲弄。
  摩尔也许不是一个最会讲故事的人,但他是一个最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他也许不是一个最出色的艺术家,但是艺术家中最出色的政治家。他敢于告诉人们,总统的宝座下面有什么肮脏的东西。这是一个破坏者,但在民主社会,他何尝不是一个建设者呢?
  有人开玩笑说,戛纳电影节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将最佳男演员奖授予美国总统布什。在《华氏9·11》中,布什占据了大量的镜头。这部影片是摩尔对布什总统的政治战争。其中有大量的镜头是诋毁布什总统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摩尔在使用布什总统的肖像时,是否征得了布什总统的同意?如果摩尔先生在制作影片时,没有征得被拍摄者的同意,那么,作为电影导演,他是否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或者,本片的制片人是否应该承担侵犯电影演员民事权利的责任?
  如果布什总统真要打起民事官司,可能会有人说他是在公报私仇。但是,既然这是一部商业电影,那么,作为很不情愿的演员,布什总统为什么不可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呢?
  这倒不禁让人想起了若干年前发生在中国影坛上的一桩诉讼案件。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中,有一个卖麻糖的农村妇女的镜头。这位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影片的制作者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她的肖像权,给她的精神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因此要求电影制片厂承担赔偿责任。记得当时电影制片人提出的答辩意见是:这是创作的需要。如果摩尔先生真的遇到了布什总统的诉讼,他也可以像中国电影制片人那样,认为这是创作的需要。不过我总
  《华氏9.11》剧照——摩尔在采访
  怀疑,布什总统会不会以自己的诉讼为这部电影作免费广告。毕竟,作为公众人物,布什总统不能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太过于较真。在法学字典里,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是要受到知情权限制的。
  对于布什总统而言,这部影片可能引起的政治影响恐怕要远远超乎对其个人名誉的伤害。因此,当事人未必会通过民事侵权诉讼阻止影片的发行。但我们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影片涉及到的公众人物拿起法律的武器,阻止影片的进一步扩散。否则,受伤的几乎肯定会是布什,受益的将会是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摩尔先生。
  这是一场还没有开始便有了结果的诉讼,如果有这样诉讼的话。因此,我猜测美国总统的幕僚们不会愚蠢到打一场侵权官司。摩尔先生拍摄了,世界公众看到了,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这就是民主,打碎了牙齿咽到自己肚子里,面对公众还要强颜欢笑。这就是自由,不可以伤害自己的同事和邻居,但是,可以大胆地羞辱自己的总统。在这样的国度,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底线,那就是可以批评任何人,只要他是公众人物。
  在这样的国家,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日子过得很艰难。不过,回过头来想想,既然他们掌控大量公共资源,甚至能够左右他人的命运,为什么不应该被装进玻璃鱼缸里,任人评说?
  布什总统是个“演员”,只要打开电视的新闻频道就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七十年代的电影纪录片。在那些纪录片中,也有一位政治家演员,他就是来自邻国的一位谦恭的国王。看来,美国的摩尔先生把总统当作纪录电影中的演员,并不是什么首创。如果他的电影有什么独特性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以往我们总是看到政治人物操纵着我们,现在,摩尔先生让我们看到了政治人物被操纵的命运。
其他文献
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畔先生的《应当如何对待学术批评——就{对《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一文的答复)与鲁品越教授商榷》一文。文章涉及到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的文风问题,而且点名要与我商榷。因此我应当以礼相待,予以回复,就教于田畔先生。这样做也是遵学术批评网版主在编者按中所言,就“批评与反批评”所涉的“学术批评的一些重要问题”,谈谈个人之浅见,以利批評文风之建设。  田畔说学术批评要建立“一个可以正
期刊
一份网络聊天实录?一份心理诊所的谈话记录?一份信徒对牧师的告解?一份个人隐密的告白?文学还是非文学?真实还是虚构?……  当你阅读《零点登陆》时,它给你的感受是多元的。因为它并非所谓“网络小说”,它只是网络对话的一份真实记录。而正因为它真实,因此它便包含了网络聊天的全部复杂性。  对于网络聊天的意义,人们已经有过太多的揭示,诸如交互性、实时性、虚拟性、陌生化,相互生发,相互刺激等等。网络聊天实际上
期刊
当今中国大概无人不知“科学”,“科学”被赋予“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而且成为兴国的纲领性举措之一,科学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有多少人知道为了在中国传播科学、使科学在中国扎根而筚路蓝缕、厥功至伟的任鸿隽和他创办、经营的中国科学社呢?我也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现代科学思潮、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研究时,才知道、了解了任鸿隽和他的伟业。钦佩之余,不禁感叹历史的健忘,当然,与那一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
期刊
本来我已不打算对鲁晶越教授充满恼怒的解释与评论做出回应,特别是看了鲁教授那位远在美国Wisconsin州MarquettO U-niversity弟子的文章,也想彼此就宽容了吧。但是,看了鲁教授第二篇评论(我是首先看其弟子的文章,后看鲁教授文章的),我觉得鲁教授的问题决不是简简单单地“疏漏与失误”造成的“错注”问题,而应该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根据鲁教授的说法,造成这一切有两个原因;一是客观原因,
期刊
最近“学术批评网”上登载署名“林猕”的文章《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从{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重头文章说起》。文中指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所刊的第一篇文章——《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世界秩序》使其颇有点失望,失望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作者的注释。该文的一条注释是这样写的: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of Clvdlzat
期刊
1929年7月7日,天津《国闻周报》(《大公报》副刊,后转上海刊行)第6卷第26期开始设《凌霄一士随笔》专栏,逐期刊登掌故文章。同一期还设了《曾胡谭荟》栏目,专谈有关曾国藩、胡林翼的掌故,署名“凌霄一士”,也是逐期发表,截止到第7卷第4期,共刊登了26期。而《凌霄一士随笔》则一直连载8年有余,到1937年8月9日第14卷第31期为止(后因日寇侵华影响而停止)。此栏目未另署名,读者一望而知作者即为凌
期刊
学术论文的注释规范,是一个关涉学术论文基本规范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与学术论文的科学撰述有关,而且与学术成果的发表和评价机制有关,也与人才培养、学术伦理和学风建设有直接关联。我们如果要切实建设、发展、创新中国的学术与文化事业,就不能不首先从这些基础工程开始。为此,本刊与学术批评网合作,围绕学术论文的注释规范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学术讨论。这一专题讨论是围绕《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
期刊
皮后锋博士的《严复大传》(以下简称《大传》)一扫严复研究中的“左气”(“左”的思维方式)、“玄气”(无根的玄谈)和“俗气”(低水平重复),在福州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受到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作为学术界的同行,我在这里谈几点读后感,供读者朋友参考。  努力发掘史料,还严复本有之貌。以往的严复研究也比较注重史料,但就本人所阅读过的研究著述看,在史料处理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懒于寻找、
期刊
鲁晶越教授呼吁学术批评要“实事求是”,对此笔者完全赞成。笔者与鲁教授的分歧在于,林猕先生的批评是不是“实事求是”?以下就鲁教授对笔者的答复《再论健康的“批评的基础”——就{应当如何对待学术批评)答田畔先生》,谈点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一、伪注问题  鲁教授并不否认他的那条注释有误,但不承认是“伪注”:“我在感谢批评者指出错误的同时,反对批评者根据其想象力所做的判断——‘伪注’。什么叫‘伪注’?田
期刊
最近学术批评网对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注释问题发表批评文章。此事我于2002年11月8日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给我的质询信中才得知,当时几乎绝不相信自己会弄错。然而当天反复核对,才知自己果然把刊名搞错了。由于这居然是自己“不经意”而犯的错误(这说明自己的学风不严谨已经到了“不经意”的程度),所以反应强烈。但现在仔细想来,这些批评对我是极其有益的。如果没有这些批评,我的一些做法将几成习惯,今后必然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