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要遵循的几点共识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的教育界很喧嚣也很热闹,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各种教学模式花样翻新,让人大有应接不暇之感,许多老师就在这种浪潮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其实,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不必追求太多的时髦,我们的前辈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照样把书教得很好,教出来的学生素质也很高,所以我们要淡定,要沉得住气,要能坚守,坚守语文教学的根。那么,语文教学的根在哪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共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最近笔者浏览了一些教育名家的语文教学论,觉得以下几种语文教学观比较契合当下的语文教学实际:黄厚江老师的“语言核心观”,余映潮老师的“活动充分观”,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文化语文观”。根据专家的这些理论,结合个人的理解和思考,关于语文教学整理以下几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语言”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语言”教学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只有那种透过“语言”,把玩、揣摩、体味“语言”,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案例:南京一中的张曙光老师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对王熙凤穿戴饰物描写中两个“洋”字的解读,就颇具个性。张老师以为“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中的两个“洋”字很能凸显王熙凤的富贵气。其一,一般人家很难拥有“洋”货,因为清朝典型的闭关锁国状况;其二,贾府为敕造,此时元春已进宫,此二物当直接来自宫中,且是皇上所赐。因其难以得到且来源非同一般,故能彰显王熙凤的富贵气。我以为此种解读之工之细是自不待言的,足见赏者的独到眼光。
  二、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活动充分,才能体验深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实践,没有实践的语文教学如同过眼烟云,风一吹即刻消散得无影无踪。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沉浸其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涵泳,去习得,学生的语感、语文能力才能自然形成。关于这一点余映潮老师是个典范。他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以板块的形式,设计了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的四个环节,如下:
  简说故事。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讲“成语故事”。一个是“一鸣惊人”的故事,一个是“门庭若市”的故事。二者均与齐威王有关。
  巧编练习。使用“比较辨析”的方式,让班级学生编拟“词義辨析”的题目并口头翻译几个短语。比如有同学编拟的一组近义词:
  讥:微言讽刺;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刺:斥责、指责;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口头翻译短语: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朝服衣冠、地方千里、忌不自信、弗如远甚。(文中关键句)
  深思话题。你认为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词引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请学生听一次微型讲座。这篇文章的笔法,表现在繁、简、虚、实四字。
  三、浓浓文化渗透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何谓语文味?一般的解读: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味: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汉字,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其次是课堂气氛的味:课堂教学是否体现语文教学的特征,是否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是否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再次是处理教材的味:是因其固然,游刃有余呢,还是东砍西剁,鸡零狗碎?我个人认为由文字而文学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思路,注重文字解读、注重文学熏陶、注重文化传承,语文味自然获得。下面撇开教师自身的味和处理教材的味,就其中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文化传承、文化渗透举例说明。这一点深圳教科院的程少堂老师做得很好。下面以其教学《荷花淀》为例加以说明,其课题是“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案例(1):以通俗的文化形式导入。
  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亲人离别和久别重逢的时候,在感情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中国人哭得稀里哗啦;西方人先拥抱然后询问一番,离别时不拖泥带水,说走就走。
  老师:在西方国家,一男士在街上看见一位漂亮小姐,他可以直接对小姐说:小姐,你很漂亮!小姐会说谢谢!但在中国呢,小姐可能有两种不同反应:第一种是性子烈一点的,她可能会抽你一记耳光;第二种是性情温柔一点的,她可能会对你说,你不走我可叫警察了。
  老师:想必诸位都看过《西游记》吧?设想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得了重病,你说他会选谁当接班人?
  学生:孙悟空、猪八戒。
  老师:沙僧。知道为什么吗?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共性的文化,过于个性化的人,哪怕你再有能力,也不受欢迎。
  显然,这是授课教师的一种精心的预设,其指向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和理解《荷花淀》着力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之美”这一文化特质,将生活与文化有机结合,为本课学习重点“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这一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文化渗透明显。
  案例(2):一组句子的改写。
  老师:“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并没有哭”改成“女人的泪水直往下流,她咬了咬牙”是否可以?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孔子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意思是“乐”与“哀伤”皆不可过度,文中表现的也是一样,主要表现觉悟了的中华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状态。
  老师:“水生说:‘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这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改成“如果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是否可以?
  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不提倡这样。它倡导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生,不可跪着死”的民族气节!
  一组句子“变换”,让学生从审美情趣方面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文化味浓郁。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本身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元素的渗透。不仅语文味十足,而且文化味浓郁,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编辑:钟园)
其他文献
2002年11月8日,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党徽高悬在主席台上,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洪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读”是信息的吸收,“说写”是语言的运用,也是“吸收”效果的检验。只有“吸收”好了,运用才能得心应手。万丈高楼平地起,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1998年11月,我通过公开考选担任了胶南市隐珠镇北高家庄联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多来,我们新一届党支部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以强带弱战略,带领党员、干部、群众
【摘要】“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气质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从孩童时期开始,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就不能展现出脱俗的气质才华。高中语文课承担着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责任,其中读是前提和根本。近年来,阅读教学运用了对话精神,可以让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和编者主体间,利用言语作为中介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对话精神;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营造书香氛围、立足课堂教学、加强课外阅读、关注表达运用、开展语文活动等途径,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国创客教育的兴起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就是其核心理念,最终让每一个人的创意“照进”现实,其
本刊讯连日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按照委厅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以支部为单位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学已经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上课,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让许多学生喜爱不已,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是这仅限于城市课堂上的教学,在很多农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导语是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是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要素.教师导入艺术运用得是否恰如其分,会受到一定因
随着初中语文大纲的不断改革和强调素质化教育建设的要求,语文学科教育正面临着不温不火的局面,面对着初中语文教学,相信每位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案。然而,在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