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暖意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早就知道潘小平在写《大别山上》,这本书是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重点题材,全国有21个作家受邀参与创作,每人一部,命题写作、同题写作使命光荣,但也束缚多多,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充满期待倒不是因为它是重大题材、重点创作,而是基于我对潘小平写作能力的高度信任。
  请允许我称呼她小平先生。记得好多好多年前,我还在报纸编副刊,第一次接触小平先生,好像是在编辑部里,她笑着对我说:“我这篇文章,是非常漂亮的!”(大意)——这句话在我健忘的脑子里,却像烙住一般牢牢记住了。那时候我见过的作家已经不少了,但还没碰到过有她这般自信的作家,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她的作品:是不是像她本人说的那么漂亮呢?
  实话说,我没有失望过。
  尽管一茬茬的作家冒出来,各种写法也层出不穷,但小平先生的写法,从没有过时过。
  其实我最早知道她,还是在当医生时。我那时候来安徽也没几年,文坛里的人物无一认识,但因为偶尔会看看报纸,便记住了潘小平和王丽萍两位作者。她那时候写的是晚清人物,虽然是小文章却见大视野,而后来的编剧王丽萍,当时在电台主持一档栏目,写的是什么已经忘掉。这两人写的都有些另类,医护人员上夜班时偶尔也会聊到她们。在我弃医从文投奔到媒体后,这两个纸上的人物后来都有机会接触到并成为我的嘉宾,而小平先生呢,因为和我住同一个小区,甚至多次做过我的嘉宾。
  对作家的信任,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垒起来的,而作家作品的品牌塑造,更非短时期内所能达致。如果出品文字多,数量巨大,那出品数量和质量是否呈正比呢?读者心中有一杆秤。不在乎是不是著名作家,读者阅读的只是作品。在一机在手可读物便可无限展开并延伸的当下,作家们普遍被晾到一边,这个时候还能吸引人去读的作家、去读的作品,那么,读者不是发神经铁杆粉丝便是作品真有吸引力。
  小平先生的作品,我已读过很多,记得有一本书(似乎是《读书的女人不会老》),还让我边读边笑。我的阅读很芜杂也还挑剔,现当代作家的很多作品我是不讀的(这几年读民国的多一些),但小平先生的书是读的,读了后还感觉颇为愉快。她前两年领衔创作的《一条大河波浪宽》在创作界广受好评,高票入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虽最后痛失此奖,但至少显示了小平先生是有能力拿大奖的。基于以上种种,我对《大别山上》自然会有一种强烈期待。
  此书在安徽图书城首发时,是2021年4月某个周六下午的两点钟。当天上午我和一群人去三孝口书店,参加刘政屏的新书首发式,我是他两本新书的审读者兼其中一本的序作者。下午一点多的时候,我和作家、安徽省作协主席许春樵临时决定去小平先生新书会上看一看。
  新书发布会上有几个人在说话,我都没记住,但最后小平先生上台说的话,我却记住了。她说,主旋律写作或者说主题创作,有很多作家不屑为、不愿为,他们更倾向于个体创作、自由创作,那谁不喜欢啊,自由创作空间广阔,束缚相应要小得多。而主题创作,因为创作空间受限,是有难度的,也是充满了挑战的。最后小平先生说她喜欢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创作,没难度的写作她是不感兴趣的。这段话一结束,我就决定在我的节目中再做一次小平先生,就让她谈谈《大别山上》的主题创作和难度写作问题。
  二
  写下上面这一段时,我已经把《大别山上》读完了,而小平先生也已做客《徽派》,一个小时的视频访谈她谈得从容而精彩,我们记者的整理稿也即将推出。
  接下来,要说一说《大别山上》给我的感觉了。
  拿到这本书,看了一页就把我吸引住了——此书延续小平先生一贯的风格,大格局大视野却又处处弥漫着文学气息。书中细节鲜活,人物丰沛,而本书主题“脱贫攻坚”则贯穿始终,却又不是硬性植入。关键的关键,是作家始终的在场感和人文气质,让这本书充满了感人的魅力。像我这样的书虫,对书本无比熟悉,但对生活却又有着轻度疏离,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生活中的疏离感。书中的海量信息,对世界展示出的谜一般的中国当下生活,对于世界了解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而对生活在城里,与贫困绝缘又与鲜活的现实有着距离感的人来说,会感觉新鲜和亲切。扶贫不光是中国政府的责任,也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责任。感谢这本书,让我回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回到了五十年代,回到了不该遗忘的那些历史中。书中很多处,让我流下了眼泪。
  “作家要有泪流满面的能力”,是小平先生的话,这句话她在很多场合说过,成了她的金句。“作家要有一种高贵的难过”,“作家的笔下一定要有暖意”,这也是她的金句。她在《徽派》访谈中说:一个作家,要有泪流满面的能力,一个作家不被苦难、贫穷、伤痛所感动,那还是作家吗?我书中写到的一个贫困户残疾人,对我粲然一笑,我站在那里好长时间没动,我是非常感动的。这么一个残疾的、卑微的生命,一个农村老光棍,没有亲人,生活非常凄苦,又不能表达,但却露出了孩童般的笑,我知道是扶贫改变了他的命运。很多人提倡“零度写作”,我是不赞成的,作家的笔一定要有温度,我叫作有“暖意”。包括我写小说,一个中篇,不管有几个人物,也不管主要人物的命运多么坎坷,多么凄苦,我一定会安排一个带有暖意的人物,作为整部作品的亮色,让人感觉非常压抑的人物命运之下,生活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温暖的。这个暖意人物就是我个人的表达,在整部作品中,他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样你的写作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她说这一段时,我在现场听着,特别有感触,有感慨。
  三
  小平先生有着非常鲜明的性格。
  她爱笑,爱爆金句,也爱说话。
  不久前我们一起去河北省参加一个活动,一路上我们俩一直聊个不停,旁边一个记者也一直竖着耳朵在听。一路听下来,她对潘小平非常喜欢,大概在她的采访生涯中,还没碰到过比小平先生更有趣的人物吧?这位记者年龄不大,却对痛苦体验很深。
  小平先生不拘小节,她的人和文章一样,大气,热情,天真却又纯净,保持着作家高贵的童心。和她相处,让人无比放松,她还具有巨大的磁场效应。一场聊天下来,会有很多信息流在空气中弥漫,滋养着你,让你应接不暇。   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平先生坚持一天读一本书,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写作。对她而言,读书写作已是一种生活方式。退休后她似乎更忙了,中国作协这么重要的项目找到她,那也是基于对她的信任。
  一个作家是离不开写作的,就像画家离不开画笔一样。
  安徽作家中,退休后写得更多更好的有几个,小平先生是其中之一。
  小平先生不单写得好,还写得快,比如《大别山上》,34万字的书稿(成书时还删去一两万字),只一个多月就完成了。她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实地采访和田野调查。
  她说她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就足够了。
  那么这本书,是什么风格呢?不妨看看第一章的开头:
  “现在,我就坐在他的对面。
  是上午的9点来钟,风静的一刻,大别山冬日的阳光,甚至有些耀眼。
  76岁的冯纪耐沉默地坐着,右目深陷。”
  这样的开头,是典型的潘氏风格。好看,抓人,简洁生动,还充满着诗意。
  我在阅读中,是顺着本能走,看看会不会在半路上遇到点什么问题——整本书读下来,还偏偏就没有,这让我极其佩服。这么厚的一本书(366页),其实是很考验作者和读者的,文本的张力稍一松弛,就会让读者不耐烦而弃读或去变换频道。写过剧本拍过纪录片的作者,显然非常好地处理了这些问题,而很多作品只读一章,就会流失掉很多读者。细节展开得刚刚好,不多不少,然后开始切换镜头,這时候宏大的场面出来了——作者在访谈中说她二十年前就去那里拍过纪录片,后来又无数次地深入到大别山腹地。她喜欢做田野调查。在大别山,她是入户采访,当场记录,她记得既快又好——难怪她用于实际写作的时间并不多。
  四
  书名所指的“大别山”,具体是指金寨县。
  在建国前没有金寨县这一说,只有立煌县。而更早之前,1932年之前,这里也没有县治,只有连绵起伏的大别山。这里走出过十万红军,最终只有几百名活了下来。作为革命的策源地,大别山是红军的故乡,全国排名第二的将军县,却又是著名的贫困县,还是库区(建国后修建了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这里的红军遗迹多,移民多,苦难多,血泪也多。小平先生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就给了自己一个很高的站位:要将三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八百年淮河流域的苦难,建国七十年的积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腾飞,作为脱贫攻坚的大背景。只有站在如此高度上,才能真正讲好大别山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政府为解决贫困所做的努力和成就。
  小平先生的《大别山上》写了红军遗址、写了红军后人、写了库区移民、写了新一代农民、写了扶贫干部,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他们的故事,饱含着一代又一代的血泪和苦难,更焕发出新时代奋发和奋进的精神。
  不管是写什么,她的笔下,都有温度,有暖意,有感染人的真性情。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穷的时候,在菜市场  捡几片还未发黄的包菜叶  会喝上几杯高粱酒,津津乐道  那时,满脑袋都装着肉香  有肉了,一盆上好的里脊肉  一瓶上好的家乡古井贡  却吃不出那几片废弃的菜叶味  现在,满脑袋都装着田园  早点摊  在一张饼上遐想  楼房、轿车、生活  太阳是炼炉,风雨是淬火  在星星般人群中读出希望  油条、鸡蛋、调味酱  平凡中的平凡  手推车、双手、笑脸  把平凡从鸡鸣中摊开,每个清晨
期刊
逶迤淝水,由东向西,缓缓流淌,在八公山脚下,向北一甩,汇入淮河。  淝河流经古城寿县城北,与护城河“T”型交接,紧紧包裹住“口”字型的古城墙。北城墙下的淝水,也就成了护城河的一部分。  仲春时节,阳光和煦,天朗气清。淝水岸边芦苇拔节,油菜花黄,垂柳把河水洇染得一片碧绿。几只水鹩巡游于水面,见有人来,急转身向水中央飞起,翅膀将水面扇起一溜溜波纹。老柳树下,有人把持鱼竿,临河垂钓。古城墙上,红男绿女,
期刊
一  潜山多“皖”,皖山,皖水,皖城,皖公。  安徽简称“皖”,与潜山渊源颇深。  周朝时,潜山为皖国所辖,今潜山城区梅城镇,皖国都城所在地曰皖城。皖国君主皖伯大夫又称皖公。古皖国境内曰“皖山、皖公山、皖伯台”者,即今之天柱山也。因其远近山势皆潜伏,绵亘深远,遂以“潜”概其貌,又曰潜山。《明一统志》载:“至治间析置潜山县,以山为名。”  二  天柱山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两千多年前,它美名远
期刊
踏青步履尾随春色而至时  无意间踩痛了蛰伏重生的嫩芽  刺耳叶笛奏响苍凉老调  令丛林草甸的绿变得凝重  来路是未蜕尽外壳的蛇  蜿蜒爬过目光猜不透的山坳  流云瞬息万变撒泼着任性  挟带突如其来的山风骤雨  纷纷扬扬宣泄各种情绪  我匆匆解下外衣作伞  遮挡这熙熙攘攘的淋漓洗涤  阅读远山近景正春光无限  举起半裸着不再年轻的双臂  却见肌肤何时起已布满老人斑  犹如夕阳下破碎的树影  梦境里游
期刊
爸病了  医生说去大医院看看吧  满怀希望去  带着绝望回  当面若无其事  背地涕泗交流  愿尽洪荒力救爸留人间  无数次期待奇迹发生  无数次失望绝望  望向医生的眼神充满企求  腹水抽了又胀  鲜血吐了再吐  病况数次反复  绝望无数次来袭  病房外雪花翻飞  走廊上泪雨抛垂  惊恐的眼神盯住半空  那里悬挂着爸生的希望  十几瓶抢救的药水  日夜不停地滴入体内  就算是不停胡言乱语  就算
期刊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正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电子商务产品的质量问题依旧凸显。同时随着网络交易规模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海量产品评论,作为舆情数据的重要一种,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有价值信息。首先,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评论来了解产品的质量口碑,以作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其次,商家可以通过评论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后,可以为质监部门掌握并解决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因为针对电子商务产品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可向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您的世界,很狭小。小到实验室  显微镜。小到一块田,一粒米。  您的胸襟很博大,博大到记挂  国民的吃飯问题。博大到谋求  让全人类不挨饿。  您撇开院士身份,成年累月蹲地头  或泡在实验室里。观察水稻生长情形,  不遗余力追逐梦想,为让人们活得更好。  九十岁时,您仍奔波在三亚的育秧基地,  始终放不下那些稻子,如同不放心自己孩子。  您为人民操碎了心,直至燃尽生命的灯,  可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期刊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创新,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潮。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改变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单个企业数字化转型导致创新活动的变化,会在系统层面汇聚和涌现出新的特征。但现有研究对这种“自下而上”的复杂现象关注较少,不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Agent模型,在考虑市场规模动态和产业政策的框架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通过
穿越时空的苍茫  追溯亘古的涛声  到远祖逝去的青春里  探寻幽梦  现实与现实之间  翱翔着鹰隼的灵翼  瞬间的彻悟  来自不朽的精神  几朵淡淡的小花  就开在夜风的边缘  黄昏雨  淅淅沥沥滴浓了暮色  扯一片幽思  寄给远方的小村  思绪 插着翅膀  回眸处 夜睁着疲惫的雙眼  雨雾依旧含蓄  此刻 有一朵向雨而开的奇葩  芳菲于夜的苍穹  深刻自己  许多时候的我  把自己俘虏了  囚在
期刊
土生土长的牵牛花  只与清风为伴  一生都在执着于攀爬  沿岁月缠绕  在纠结中勃发  从蜿蜒曲折里  倔强地抬起嫩芽  只为采撷晨曦和露华  任一生的放荡不羁  成就一曲断肠般的嘶哑  野生野长的牵牛花  虽然自带着喇叭  却常常喊不出心底的话  尘世的迷茫飞沙  掩不住逐日的牵挂  把满腔的酸甜苦辣  压在叶底藤下  阳光一晒就会升华  一朵花昂扬着青春的旋律  伸展在蓝天白云下怒放如霞  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