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和把握好切入点。切入点是文本之“眼”,它既可以是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也可以是文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细节;既可以是表达中心的段落,也可以是描写的精彩之笔,有时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教师从这一点来切入教学、组织教学,既能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走进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又能让学生由里及表、由深到浅地“走出来”,使其精神与行为增添人文底蕴。如此一来,“长课”不是可以“短教”了吗?那么,如何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呢?
一、从课文重点找准切入点
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从“和”字切入:“和”是因为“不和”,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和”的原因又是什么;沿着从“和”到“不和”,从“不和”到“和”的思路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的三个故事贯穿到一起。教学时,既要解决故事之间的关系,又要在每个故事中细细品味蔺相如的优秀品质,这就造成切入点的任务过于沉重,切入的作用不明显了,到后来成了一个一个讲故事了。这样的切入点,与其说是切入点,倒不如说是导入点,因为它只有导入的效果。
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文章重点的突破口,它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采取了另外的思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廉颇的一段话切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再请学生来评判廉颇说得是否有理。学生们你言我语,在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分析出蔺相如对敌临危不惧、机制勇敢,对友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这样的切入,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切入点应该是真正能够上关下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而不能仅仅是个导入的引子。
二、从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找准切入点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时,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如,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不能就语言学语言,而要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滋养。笔者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将切入点设计为一段补写训练——“父亲连续挖了38个小时”,当父亲挖到第八个小时时,父亲心里是怎样想的?挖到第十二个小时时,父亲又是怎样想的?如果挖了38个小时父亲依然找不到阿曼达,父亲又会怎样做呢?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让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度。文章中父亲“了不起”的形象不用教师多加分析,也会凸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情感的领悟与感化自然融入到“工具性”的语言训练中了。
不仅在写作训练中可以找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点,阅读练习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情感得到激发,成为极好的切入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读”,但往往把“阅”和“读”割裂开来,只注重读的声音、形式和技巧,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几乎把“阅”字扔掉了。其实,要想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必须紧扣文本语言,从一个词语入手,从一个重点句子入手,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仔细品味,把课文读出味来。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深入文本。
窦桂梅老师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做两个园子。田园生产农作物,如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秘密花园”掩映其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田园与花园间,找到那条相连的秘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既能尝到“秋果的甘美”,又能闻到“夏花的芬芳”。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一、从课文重点找准切入点
在《将相和》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从“和”字切入:“和”是因为“不和”,将相“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和”的原因又是什么;沿着从“和”到“不和”,从“不和”到“和”的思路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的三个故事贯穿到一起。教学时,既要解决故事之间的关系,又要在每个故事中细细品味蔺相如的优秀品质,这就造成切入点的任务过于沉重,切入的作用不明显了,到后来成了一个一个讲故事了。这样的切入点,与其说是切入点,倒不如说是导入点,因为它只有导入的效果。
切入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文章重点的突破口,它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笔者采取了另外的思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廉颇的一段话切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再请学生来评判廉颇说得是否有理。学生们你言我语,在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分析出蔺相如对敌临危不惧、机制勇敢,对友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整篇文章的重点。这样的切入,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切入点应该是真正能够上关下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而不能仅仅是个导入的引子。
二、从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找准切入点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找到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在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时,语言与精神的共生点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如,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不能就语言学语言,而要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滋养。笔者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将切入点设计为一段补写训练——“父亲连续挖了38个小时”,当父亲挖到第八个小时时,父亲心里是怎样想的?挖到第十二个小时时,父亲又是怎样想的?如果挖了38个小时父亲依然找不到阿曼达,父亲又会怎样做呢?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让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度。文章中父亲“了不起”的形象不用教师多加分析,也会凸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情感的领悟与感化自然融入到“工具性”的语言训练中了。
不仅在写作训练中可以找到语言和精神的共生点,阅读练习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情感得到激发,成为极好的切入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读”,但往往把“阅”和“读”割裂开来,只注重读的声音、形式和技巧,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内心,几乎把“阅”字扔掉了。其实,要想让学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必须紧扣文本语言,从一个词语入手,从一个重点句子入手,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仔细品味,把课文读出味来。这样,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深入文本。
窦桂梅老师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做两个园子。田园生产农作物,如玉米、水稻、萝卜、白菜,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这就好比字、词、句、段、篇;但学习语文的过程,一定有精神的“秘密花园”掩映其中。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田园与花园间,找到那条相连的秘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既能尝到“秋果的甘美”,又能闻到“夏花的芬芳”。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枣店阁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