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亲情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尤其是亲情教育。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和充实语文教育的内涵,完善和丰富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
  [关键词]亲情教育;语文教学 ;引导
  当今时代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全社会加强人文素质教应育。一个人情感世界的贫乏以致畸变,往往比知识的贫乏和缺失具有更大的危害。在当前大力倡导并实施的素质教育中,特别要重视亲情教育,所谓亲情教育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用真情感化人。具体到学校,教师不应是训导者,而应是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感去感染学生。“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一种高尚的“教育爱”,是在本质上对受教育者付出的真情关怀和爱心。处于亲情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受到教师亲情的感染和定向陶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真善美,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爱心。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笔者将从四方面简单阐述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亲情教育。
  一、以对父母舐犊之情的理解进行亲情教育
  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父母,他们以其言传身教影响着人的一生——父母养育之情是人世间最为纯洁、最为自然的真情。他们为了子女的成人成才,历尽千辛万苦,倾尽一生,不惜牺牲自己成就儿女。但是有许多学生不穑不稼,不知柴油米贵;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立家创业之艰辛。他们整天生活在鲜花和阳光下,体验不到父母无偿的付出。要成人先学做人。教师不仅仅肩负着“授业”的责任,还有“传道解惑”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和教育功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加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如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部分,要抓住这样一句话“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来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和艰辛。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通过分析,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刻骨铭心的舐犊之情,以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并珍惜来之不易的现实生活,树立努力学习。长大回报“父恩母爱”的情感。
  又如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中。写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突出地写了母亲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母亲”这一典型人物的赞赏之上,还要引导学生向“母亲”学习,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还应引导学生对照文中的“我”的行为,反思现实中的我在家中帮父母做点什么。通过对比和联想,使其对父母产生感激和崇敬之情,明确家庭关系的内涵及其责任。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受到强烈感染?尊老爱幼是人的美德,并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加深理解,同情别人,理解别人,平等待人,形成健康的家庭道德观,为今后走向社会,成家立业打好心理基础。由此可见,亲爱父母的教育是亲情教育的起始。
  二、以杰出人物的言行影响进行亲情教育
  社会关系说穿了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在学校里,老师、同学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父母的人际关系。假如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能妥善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那将影响他走向社会与人相处的关系。中学语文课文这方面的材料很多的,也是很生动的。如藤野先生教学认真,治学严谨,是一位师德高尚的长者。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民族偏见,对于当时来自被日本蹂躏的国度的“我”,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了藤野先生宽厚、平等待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尊”和“敬”并不是单向行为,而是平等的,双向的行为。一个人只有从被人敬的神坛上走下来,才能融人社会,才能建构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这类作品时,教师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懂得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同时产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动力,以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意识,从而增强生存能力,奠定成功的基础。由此可见,尊师(或长辈)爱友的教育是亲情教育的发展。
  三、以对英雄人物的奉献精神的景仰进行亲情教育
  如果说亲爱父母,尊师爱友仅仅是关联学生接触到的周围人的话,那么爱祖国、爱人民则是推己及人,对“亲情”广而化之的升华。古往今来,美丽而伟大的祖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兴盛,努力工作,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祖国的骄傲。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利用学生崇拜英雄的心理,引导学生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享受。并通过教师点化、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例如屈原的忧国忧民;《与妻书》中林觉民为了“大家”而舍“小家”的伟大的献身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敢于以身护宝的英雄气概。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布局谋篇、匠心独运的理解上,更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加深对主题的深层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行为是崇高的,伟大的,这也是人生价值的美好体现,“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人生最大的追求。通过对英雄人物形象的分析,使学生在强烈感染中产生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和敬佩之情,在理解人物性格、品格特征过程中,激励起学生强烈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而今就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总之,爱国爱民教育是亲情教育的升华。
  四、以社会生活现象为借鉴进行亲情教育
  爱恨情仇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情感行为。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什么是该爱的,什么是应恨的,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关系一个人的生存和事业发展的大事。世界上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恨就没有爱;没有对“丑”、“恶”的批判和摒弃,就没有对“美”的鉴赏和追求。我们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的同时,还必须教给学生明辨是非美丑的准则和方法。通过对“丑”的批判,强化对“美”的追求。例如在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不仅仅要引导学生鉴赏杜十娘对爱情追求、渴望和忠贞不渝,对李甲软弱无能、对爱情不忠的谴责以及对孙富阳奉阴违丑恶面目的批判,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一步认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原因。又如教学《祝福》一文时,通过对祥林嫂因社会黑暗受夫权、神权、族权的残害走上绝路的分析,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寓含其中的强烈的爱憎情感,认识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并以此为对比,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了解。通过引导、对比、讨论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提高鉴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总之,辨“丑”、“恶”明是非的教育是亲情教育的必要补充。
  综上所述,亲情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特征,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完善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学生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去比较,去体会,去探索,从中汲取健康的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以达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目的。愿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亲情教育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点亮学生感恩的心灯,让学生从关爱亲人做起,进而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摘要] 兴趣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因素,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是激发人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将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英语教学中,我认为应把激发学习兴趣当作重点来抓,使学生对学习由兴趣进入爱好,再由爱好发展到钻研。  [关键词] 英语教学;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  大量的事实表明:传统的从书本到作业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启发性、互动性、自主性学习已经步入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克服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弊端,使其开放而富有活力。当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活跃课堂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要使语文 轻松教学,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释放,我认为,可以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让课堂活
期刊
[摘 要] 课堂赞美(即评价)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缺少的教学技能之一,也是一节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抓住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则能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一个开放、平等、敢说敢想、思维开放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 教学策略;赞美  古今中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如果谁学会了适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谁就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
期刊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高中阶段,对学生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学校教育不可能让学生学的知识用上一辈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
期刊
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最常用的方程。它既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的训练应予加强。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
期刊
[摘要]评语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评价的作用在于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吗,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学生进行人格、品德、智能与技能方面的认可,从而帮助学生识别和判断是非、善恶、美丑。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发挥评语的导向作用、诊断作用、督促作用。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评语;育人  “贵予十过,不如奖予一长。”对
期刊
[摘要]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和保障。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意义,并指出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在实践性课程中锻炼教师的从教能力。  [关键词] 教师教育;实践性 ;教育课程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等一系列时代的发展,各个国家长期进行着教育改革和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神速发展,我们使用计算机打字越来越多,手写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很多学生的字如有些老师一直形容的那样像“蚯蚓”一样,确实反映出了当代小学生的书写状况。写字必恭必敬的人,做事必定谨小慎微;换一个角度来看,字迹潦草的学生,性情急躁,不善于观察,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对其它学科也不会抱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将来也无恒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培养小学生写字能力是当务之急。  
期刊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有许多学生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英语语音和语法,我们基本上都能掌握,可词汇量太少,说话、写东西都很贫乏。有的词虽然记住了,但是不会用或者在使用时总出错。那么应当怎样扩大词汇量并正确使用已学过的词汇呢?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学习英语词汇,就是要确切理解词义。这里有两点要注意:  1、千万不要以为,翻开课本中的生词表,读了其中所列的第一条汉语解释,就算是掌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