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外的日子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在遇到生活的坎坷时,仍然保持坚定不屈的信念,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
  在高考异常激烈的江苏省,流传着一个神话,南外,一个被描述成“保险箱”的地方。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在应试教育的大光环照耀下,讲究的是同质化,这也是所有人批判但却又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南外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挣脱教育体制的枷锁,走出自己有限的一片天地。
  南外的招生考试是全英语出卷,题目涵盖时事要闻,百科知识,数学逻辑和纯粹的英语能力。所以,南外真的是一个高手如云的地方,想当初,刚进学校,一直习惯于年级前列的我一下子迷失了方向,费了好一番功夫才适应环境。南外的许多同学都是参加各种竞赛到处跑,而我在上了高中之后却再也没有参加过奥数之类的培训。一是贪玩,二是觉得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参加这些比赛都是為了什么,证明自己智商超群吗?
  南外相对比较素质教育化,应试的成分没那么多。虽然每个人也都在意成绩,却没有像别的中学那样成绩决定一切的氛围。上课,做题是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但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压力并没有大到需要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南外是全南京唯一下午四点放学的高中,被许多别的中学学生羡慕不已。作业量不多不少,正常人 10点之前是绝对可以写完的,剩下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保证睡眠。
  说到校园生活,南外是一个相对比较轻松愉快的地方,每周有两节选修课,有几十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可供选择。学校每年都有运动会、艺术节、外语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一些小的活动比如辩论赛,达人秀什么的。学校也没有各种乱七八糟扼杀个性的规定比如女生不允许留长发什么的,但是打扮成杀马特肯定是要挨批的。
  高中基本可以分为四大阵营:出国党,保送党,高考党,还有国际部。
  每个考上南外高中的人都要做一个决定: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南外都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出国,其中绝大多数是去美国。出国党的道路是辛苦的,一点都不比参加高考的学生轻松。不仅要在学校好好上课,努力提高GPA,还要在外面参加英语培训辅导,在家也要继续背单词刷真题,假期要准备课外活动帮助申请,多线操作,忙得根本停不下来。而保送生看似风光,其实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保送考试的竞争一样激烈残酷,相当于是把高考提前了半年,如果保送的名额没争取到就得被刷下来参加高考。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南外保送默认是语言专业,只要是选择保送这条路,理科生也得去学外语。
  南外号称99%的一本率,是把留学生全部算在一本里面的,当然留学生去的学校,也不一定都是名校,但南外每年有一半的留学生能够进到美国前50的大学,SAT成绩在2200以上,托福成绩在110以上的一抓一大把。这样傲人的留学成绩,在中国的所有中学里名列前茅。
  再说国际部,国际部几乎是完全按照私立学校的标准来,一个班二三十个人,外教全英文教学,使用国外原装进口的教材,但是一年至少要10万元的学费,还可以报名参加AP、 IB等大学预科课程的考试。国际部的资源很好,但是生源却不如本部,分数线低,所以尽管拥有更好的英语环境,申请的结果往往却不如本部的学生。
  南外一直很崇尚素质教育的理念,很重视价值观的培养,也很善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把价值观的培养根植在细节之中。各种公益义工活动培养了先锋公民的价值观。多元的学生活动培养了多元认同的价值观。牛人辈出的环境培养了保持优秀的价值观。与各国学生/团体的交流培养了爱国的价值观。开放的校风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以及塑造了爱情观。
  我非常感谢这所学校植在我心里的这些东西,能让自己在遇到生活的坎坷时,仍然保持坚定不屈的信念,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
  (浅 桑)
其他文献
三年的光影,在同一片蔚藍的天空下,我们遇见了照亮青春的七色光芒,这里的文化与精神不知不觉间植根于我们心底,影响着未来每一天的我们。  名校的荣耀将永远珍藏于心间,让我们以卑谦的姿态去学习,以盛开的心灵去相处,以热爱的态度去生活。  那些美好的,我们都在怀念;那些我们怀念的,也都是美好的。
期刊
移軸摄影,泛指利用移轴镜头创作的作品,所拍摄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缩微模型一样,非常特别。移轴镜头的作用,本来主要是用来修正普通广角镜拍照时所产生的透视问题,但后来却被广泛用来创作变化景深聚焦点位置的摄影作品。移轴摄影可以将真实世界变得如同一个缩微模型,使照片能够充分表现“人造”的感觉。艺术家Serena Malyon突发奇想,将这种移轴摄影的效果用到了梵高的世界名画中。她调整了光与焦点,让我们所熟悉的
期刊
江西某高校的四名女生喜欢当“古人”。她们上课、逛街甚至旅游都穿着汉服、行古礼。“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对她们而言,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她们身着汉服上《汉语言文学课》,一路上吸睛无数。四位女生这种对汉服的热爱,到底是作秀还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对于上课、逛街汉服不离身的现象,大家怎么看呢?  @imp泽仄:现在已经很少有坚持自我,坚持传承古典文化的同学了,所以要支持这几位同学。她们日常会
期刊
有人说,如果你想跟朋友进一步加深感情的话,那就一起旅行吧,当然,旅行过后极有可能会有另一种结果:闹掰。因为脱离了彼此熟悉的生活环境,一起闯入完全陌生的世界里,从上车的那一刻起,不,从计划出行的那一刻起,彼此的三观都要接受彻底的洗礼。旅行归来之后,人人都想写一份血书:我要与某某某绝交!更何况,如果把旅行的对象换成了——父母!  换来一声声惊叫!不是吧?疯了吗?没听过“父母在,不远游:要远游,跟别人”
期刊
那仍然是我人生中无法忘怀的一部分经历,为了理想不断努力,甚至是挖掘出自己从未有过的潜力。  我是由一个普通村镇上的中学考入毛坦厂中学的。之前一直听说毛中是个比较严厉的学校,一度懒散惯的我不太想去。但是要知道,当时的毛中已经深入人心了,尤其是对于当地的家长们来讲,那就是金字招牌。所以我爸跟我讲,就去毛中。最后我妥协了,也是怕自己将来落后了去毛中的同学。接下来就是苦逼的三年生活了。  毛中对于我来说,
期刊
人们通常对美国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极端的理解:一方面世界各地的精英纷纷到美国求学,追求的就是美国大学的高质量教育,反过来也导致水涨船高,使得美国大学的声誉更隆;另一方面,好莱坞电影塑造了一群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美国大学生的形象,那些热衷疯狂派对的年轻人,似乎看球赛、谈恋爱比学习重要的多。那么,到底哪种才是真实的美国大学生呢?美国大学生对于大学分数(GPA)是如何看待的呢?  分分必争  要回答这些问
期刊
最严校规出台了!看福州某高校的校规是这样写的:“私自离校,要交10000元保证金”、“禁止男女生交往过密,包括不许并行、共餐、互赠礼品、直接交流”……这样的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了热议。实事求是地说,出臺如此严厉规定的,福州的学校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之前有“禁止男女生同桌吃饭”,否则将开除;也有最极致的“男女两次拉手将开除”的规定。  @imp泽仄:我觉得学校新出台的校规过于严格,禁止学生谈
期刊
国内走过高考这条路的人的青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算是衡中也是一样。  我是土生土长的衡水人,从上小学起,大人口中念叨的最多的就是“上衡中”。爸妈、家里的其他长辈乃至小学和初中的老师都觉得,踏进衡中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全国重点大学的大门。中考时,老师们定下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衡中”。  竞争,早在踏入高中前就开始了。  从衡中毕业的人都应该知道衡中的学号制度,这个制度是成绩排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贯穿高中
期刊
无论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都知道头顶上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世界,有着比你强大太多的同龄人。  有一句歌词是这么说的,“快乐时,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我想改一下这句歌词来解释人大附中的优秀,那就是,优秀时,优秀的方式不止一种。  人大附中,学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各种中国中学的排行榜上,都能在头名位置看到她的身影。说起这所学校,不管是不是人大附毕业的,八成都会竖起大拇指,来一句,“这学校挺牛的”。关
期刊
这就是雅礼,我们曾经拼搏追求理想,如今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的长沙伢子,却因为雅礼而爱上了这座城市。  初三中考那年,在老师和父母的撺掇下我来到这个离家二百多公里的地方读高中。刚入校,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陌生的班级,以及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负能量扑面而来。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雅礼还是用强大的吸引力将我留下。说实话,当初选择来这里看中的也仅仅是优秀的升学率,还记得初三最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