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堂上要有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引导学生开展操作交流成为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的热点。
诚然,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为操作而操作,使之流于形式,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操作活动的“内化”,重视“动态操作”后“静态的数学思考”,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把握好操作的时机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时组织实践操作。如第一次建立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时,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实践操作。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狭隘,容易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不良定势。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充分地摆一摆,就可以很容易地突破这个学习难点。
3.在推导抽象公式和法则时组织实践操作。小学生的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实践操作可加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能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基础。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去观察、分析和综合,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印象特别深刻。
二、引领操作的“内化”
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就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相对于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我们更应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1/4和1/8,并比较得出1/8小于1/4后,问:“你们还能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1,又比1/8小的分数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折出了1/10、1/16、1/32等,如果教师此时以“看来分子是1,又比1/8小的分数还有很多”来结束本教学环节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操作展开思考:“只要怎样折,折出的分数就一定比1/8小?”“比较你折出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新发现”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转化为数学思考,实现操作活动的“内化”。
三、提升操作后的反思
要使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操作后的反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通过操作解决概念、计算等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和作用进行回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升操作的内涵。
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根还余1根,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在新课结束前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当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为什么只余1根,不余更多呢?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得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才不能再分,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些图形变成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教师相机板书:新知→旧知(转化)、旧知→新知(联系),这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反思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确保操作活动的实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并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城西小学225400)
诚然,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为操作而操作,使之流于形式,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操作活动的“内化”,重视“动态操作”后“静态的数学思考”,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把握好操作的时机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时组织实践操作。如第一次建立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时,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实践操作。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狭隘,容易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不良定势。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充分地摆一摆,就可以很容易地突破这个学习难点。
3.在推导抽象公式和法则时组织实践操作。小学生的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实践操作可加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能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基础。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去观察、分析和综合,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印象特别深刻。
二、引领操作的“内化”
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而未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就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相对于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我们更应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1/4和1/8,并比较得出1/8小于1/4后,问:“你们还能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1,又比1/8小的分数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折出了1/10、1/16、1/32等,如果教师此时以“看来分子是1,又比1/8小的分数还有很多”来结束本教学环节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操作展开思考:“只要怎样折,折出的分数就一定比1/8小?”“比较你折出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新发现”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转化为数学思考,实现操作活动的“内化”。
三、提升操作后的反思
要使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操作后的反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通过操作解决概念、计算等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和作用进行回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升操作的内涵。
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根还余1根,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在新课结束前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当学生难以回答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为什么只余1根,不余更多呢?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得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才不能再分,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再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些图形变成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教师相机板书:新知→旧知(转化)、旧知→新知(联系),这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反思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确保操作活动的实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并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城西小学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