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充分落实在学校教育中,衍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才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挥出教育效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改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其次,我们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且他们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自主活动——创新实践而形成的。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把好以下“三观”。
(1)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它需要的不仅是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已有的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而且要消化、吸收、更新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有知识更新观。
人们认为知识经济是一种“学习”经济,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教育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的世纪对肩负人类文化传播使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强烈的要求,随着新知识的老化,以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及巨大潜力的挖掘。作为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一方面要通晓本学科的发展史,把握学科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要不断汲取新信息、新见解、新知识,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陈旧知识结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
(3)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改革观。
要使教育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必须破除与“创新教育”相悖的“应试教育”,着力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教改中寻出路,向教研要质量,把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大力号召教师用启发式、参与式、开放式教学,力求使课堂提问,作业设计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更广阔更积极,更全面的进行求知,从而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的蕴含在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需要师生间密切的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基本权利,对学生充满爱心,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其次,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思善问,畅所语言,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某种不一致时,教师更要加强引导和讨论,互相交流和理解。
2. 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1)活化、趣化教材创设问题情景。数学课本往往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忽略了趣味性、现实性和可探索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活化、趣化教材、创设问题情景。如:应用题的教学,题材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使孩子们喜闻乐见。
(2)创设教学活动引导自主探究,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教学活动:
①操作活动。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知,启发学生的思维。
②讨论活动。小学生大都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我们可以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提出有讨论价值的同题,引导学生讨论,增强知识的交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火花的进发。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以設计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吗?怎样既快又准确的数出长方体边的条数?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③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以开展“算利息,选储种”的活动。学习了元、角、分后可以开展“百货商店”的活动。
④质疑活动。学贵有疑,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质疑问难,鼓励奇思异想,允许出错越轨,对学生不正确的观点,不要轻易批评,甚至挖苦嘲笑,因为灵感和创新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3)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是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的内容,使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由于开放性题目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特点,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训练,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着眼未来,面对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经济时代的新情况、新矛盾,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改革思路,为“创新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大力开辟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收稿日期:2013-08-1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首先要明确时代要求改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其次,我们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且他们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自主活动——创新实践而形成的。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把好以下“三观”。
(1)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它需要的不仅是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让学生学会已有的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而且要消化、吸收、更新知识,形成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有知识更新观。
人们认为知识经济是一种“学习”经济,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传递知识,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教育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的世纪对肩负人类文化传播使命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强烈的要求,随着新知识的老化,以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及巨大潜力的挖掘。作为教师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一方面要通晓本学科的发展史,把握学科发展现状。另一方面要不断汲取新信息、新见解、新知识,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陈旧知识结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拓宽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
(3)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改革观。
要使教育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必须破除与“创新教育”相悖的“应试教育”,着力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教改中寻出路,向教研要质量,把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大力号召教师用启发式、参与式、开放式教学,力求使课堂提问,作业设计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更广阔更积极,更全面的进行求知,从而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的蕴含在教学全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需要师生间密切的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基本权利,对学生充满爱心,听取采纳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独创精神。其次,教师要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鼓励学生多思善问,畅所语言,尤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某种不一致时,教师更要加强引导和讨论,互相交流和理解。
2. 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1)活化、趣化教材创设问题情景。数学课本往往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而忽略了趣味性、现实性和可探索性,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活化、趣化教材、创设问题情景。如:应用题的教学,题材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并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使孩子们喜闻乐见。
(2)创设教学活动引导自主探究,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可以创设以下几种教学活动:
①操作活动。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知,启发学生的思维。
②讨论活动。小学生大都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我们可以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提出有讨论价值的同题,引导学生讨论,增强知识的交互度,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火花的进发。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以設计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吗?怎样既快又准确的数出长方体边的条数?你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③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活动。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以开展“算利息,选储种”的活动。学习了元、角、分后可以开展“百货商店”的活动。
④质疑活动。学贵有疑,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质疑问难,鼓励奇思异想,允许出错越轨,对学生不正确的观点,不要轻易批评,甚至挖苦嘲笑,因为灵感和创新常常孕育在异想天开之中。
(3)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练习是学生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教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的内容,使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由于开放性题目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特点,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正确的启发,引导训练,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着眼未来,面对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经济时代的新情况、新矛盾,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勇于开拓,积极创新,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改革思路,为“创新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大力开辟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收稿日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