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察要求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主观色彩,有时为摆脱人的感觉器官的局限,科学工作者常常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排除错觉,以避免虚假的观察成果。然而文学的观察除了要用那种标准的、带普遍性的眼睛观察外,还得用自己的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使观察的结果染上个性的情感的色彩。女作家张洁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的,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上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这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形象产生于客观与主观的偶合,它是情感与理智的合拢。同样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性,但人是带着自己的全部阅历来吸收生活信息的。比如对一个联想丰富、情感活跃的人而言,静静地注视“袅娜”两个汉字,他的眼前就能浮现出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或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苗条体态。人,又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观察自然的,一经作者感情的渲染乃至似乎是主观的解释,微不足道的就可能变得意味深长,垂柳可以变得多情,天鹅则善良而又高洁,黄鼠狼却是卑鄙而又狡猾。
  按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解释,外部自然事物之所以可以具有人的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异质同构”。这两种结构之间,(比如植物与人)质料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所以会在大脑生理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这时,外部事物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于是界限的消失使外部事物看上去有了人的情感特质。“欢快愉悦的心情与宽厚柔和的兰叶,激奋强劲的情绪与直硬折角的树节,生意盎然的春山与你欢快的情绪……这里面不都有对象与情感相对应的形式感么?”(《审美心理描述》)天鹅那洁白一尘不染的羽毛和从容的形态正好与人类高洁、善良的情操相对应;黄鼠狼那细长、油滑的体态,正好与人类某种隐蔽、狡猾的情感相对应。但是,按照科学的理解,天鹅并非高洁善良,它会经常咬死接近它的鹅鸭;黄鼠狼也并不卑鄙,它以捕鼠为生,只在不得已时,才偷吃小鸡。又比如我们观察一枝刚出土的嫩芽时,我们会说它先是伸出柔柔的芽尖,向周围试探着,然后弯曲自己的身子,设法避开障碍物,或者是想推翻它,经过努力,它终于从重压下解放出来,舒展姿容……可这个表述过程中所展示的不正是人类才有的渴盼、努力、希望等情感因素吗?
  这样看来,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的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观察外物特征时,又能体会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性灵的。试看初中课本中《济南的冬天》一篇,作者老舍是怎样用拟人手法写冬天沉睡着的济南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作者赋予了老城与小山人的性格,使人感到这是一个温馨的世界,生机勃发,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且是心灵的感应与沟通。于是,被心灵感受了的自然景物便充满了生命的律动,静物变成了动物,死物变成了活物,即使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慈善”一词,是作者用心灵在热爱自然,感受自然,因此自然便有了生命,这自然的生命是作者给的,作者是把有生命的自然交给了读者。
  在日本学者今道友信看来,艺术的创作,甚至应该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改变,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起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另一个世界的行为。他说:“艺术就是将自然中可直观到的美,通过人的手、和人的活动一起编刻到自然中去的活动。在这里人的意识和物质的自然不存在什么对立,这时自然显露出的美,充满了人的意识,人们抱着这种意识,改变着作为素材的自然,在这个意义上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可以说是从自然中得到暗示,又在自然中实现的这样一种环形关系。”
  如此看来,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还需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的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因而在引导学生感受现象世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帮助他们弄清什么样的形式是生命特有的形式。树叶是在“倾诉”?海洋是在“呼吸”?小鸟是在“欢闹”?老牛是在“叹息”?外部自然界中有多少与生命同构的运动形式啊!一棵垂柳,一汪池水,飘零的花朵,落日的余晖……不都具有着生动的表现,不都能从中折射出不同的人类情感么?当我们平静地道出“乌云遮住了月亮”这一客观事实时,能不能又说成“看,月亮正在和乌云搏斗”?和学生同听一首乐曲、同读一篇美文、同看一场电影后,让我们更多地和他们先谈一谈这种感受吧,不必都从什么作者生平、写作特点开始,重要的是其中所展示出的生命力的模式。不管是月亮在乌云间的穿梭运行,还是海燕在恶浪上的拍翅冲击,它们不都像在展示着自身与命运的较量?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感受。经过这样无数次的观察与感受,外物与内心之间无数次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种种事物变化的运动模式与种种复杂的人类内在情感体验之间的一一对应,便会在感知中变得稳定、持久和巩固。到那时,“甚至是一朵微小的花,也能唤起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华尔华兹)而我们要培养学生获得的,正是这样一种感受。
  还须指出的是,学生在学到了一定自然科学常识后,往往易从规范的角度将事物归于某一类别、范畴或追问其生成原理,这种追究对于尊重科学无疑是好事,但它会不会削弱人的想象,从而再不见事物的审美属性了呢?“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嫦娥与玉兔要不要退出月宫?因此,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环节还在于要让中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美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一中)
其他文献
关注生命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的主题。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更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尊重其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并丰富其人文内涵。作文,应具有个性化,但现实却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都千篇一律,教师对此也少有办法。要想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关键在于解决“没东西写”和如何开掘有限的写作资源使作文富有内涵的问题,既“有米可炊”,又使“生米煮成熟饭”。    一、善于观察,发现并积累生活素材
每种新药推向市场前,都必须经过三个实验过程,但受立法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影响,试药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多位学者建议,试药必须遵循受试者权益优先原则,并制定专门
报纸
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及“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而且鲜明地表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从文化理论角度而言,
“芙蓉”又称为“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而芙蓉作为意象,被文人骚客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象征义:一是取荷的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的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前些日,一位同事问了我一个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名副其实”可以写作“名符其实”,而“名不副实”也可以写作“名不符实”,那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可以写作“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吗?我一时被难住了,于是我开始留意一些报刊。逐渐发现不少名气较大的报纸中也有那么写的,试举搜集到的几例:  (1)名校标签不是万能的,有些集团化后优质教育资源是稀释了,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钱江晚报)  (2)从这两年的成
语文教育是“工具”、“人文”、“言语”的综合体。“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而“言语性”是体现特点和实现目标的基点。语文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课堂对话不等于师生对话,其主体还包括学习对象——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学习资源——贯穿学习过程的环境、气氛、外引资源等。对话主题具有不确定性,对话渠道纵横交错,形式自由灵活,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形成的
记叙文是人们最熟悉、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类文体的总称。记叙文写作是大学基础写作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基本内容。掌握较系统、完整的记叙文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叙事波澜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写出事件波澜”的意识;  2.总结出三种写出波澜的方法,并运用到续写中,训练想象、求异等思维;  3.通过续写波澜情节和构思整篇波澜的训练,以提高写出事件波澜的能力;  4.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是叙事波澜的源泉,培养辩证看待复杂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品味波澜的艺术效果;  2.掌握一些写出波澜的常见方法
在一次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愁眉紧锁。表情迷茫。时而托腮凝思.时而低头写画.百无聊赖地翻几页书.然后长叹一口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