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诗意田园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主题公园位于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是云州区打造的“忘忧大道”中一处集黄花观赏、采摘旅游、亲近自然,感受农村生态美的乡村旅游景点。
  小暑过后,又是一年黄花黄。我与家人驱车前往黄花公园,去观赏万亩黄花盛开的独特美景。连日来的雨水,将云州大地洗濯得郁郁葱葱,青碧喜人。挺立在原野上的黄花愈发娇艳可爱。
  车行至绿叶和金色黄花造型搭建的“忘忧大道” 创意彩门前,就开启了我们的忘忧之旅。忘忧大道西起云州街玄武岩公司对面,东至昊天寺脚下,途经路家庄、唐家堡、下榆涧、下高庄、贺店五个村庄,全长14公里。
  进入景区,一幅奇美画卷立现眼前。蓝天下,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蔚为壮观;烈日下,成片成片的黄花仿佛要与阳光争辉,热热闹闹展示着她的娇媚。金黄、橘黄、鹅黄的七蕊黄花,风拂花动,如波似潮,淡淡的甜香在微风中飘荡。田埂边一排草编的涂了颜色的十二生肖造型,增添了乡间的野趣。满眼的美,美的铺陈坦荡,频频激活我笨拙的抒情。“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古人的吟诵声顺着田垄流淌,奏响花与诗的乐章。
  路旁村庄,一排排红瓦橘黄色墙或白色墙的房舍错落有致,白墙上绘制的图画和致富标语生动活泼,所经过的每个村庄,给我同样的感觉:漂亮、干净、整洁、新奇,像在童话世界里。
  说到大同黄花,可谓历史悠久。最早种植于北魏,那时作为上品就走进了皇宫里的御膳房。隋唐之后,大同作为北方著名的“茶马”之路中转站,工商业极其繁华,老百姓经常在市场上用黄花交换商品。明代,大同代王府盛行黄花入宴,黄花作为贡品进京后,朝廷还把黄花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东南亚。云州区从那时大量种植,即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云州黄花的种植、贸易、流通得到空前发展。蒙汉贸易、同贡互市、市井交易,黄花店铺拉成了一条长街,“黄花街”的名称保留至今。
  自古钟灵毓秀之地,必出英雄俊杰、佳丽美媚;从来奇山异水之域,定产珍玮瑰宝、佳禾灵草。云州区地处火山群与桑干河畔,这里的黄花得火山灵光的孕育,桑干精气之滋养,“苗大苔繁,肉厚角长,七蕊金黄,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全国四大黄花产区之一,并通过了国家商标局的原产地商标认证和八个国家级品牌。
  听文化人讲,黄花的花语一是代表母亲,二是爱的忘却。在黄花公园入口处有两组铜制人物像,座基正前方分别镌刻着“母亲花”和“忘忧草”金色大字,结合人物造型表达的意思以及人物旁边的铜制书籍介绍,恰好诠释了其内涵,特别应景长知识。
  “母亲花”雕塑座基上,一位着古装母亲怀中的小男孩正张开双臂扑向手持黄花,梳抓髻的小女孩,彷佛在喊:“我要,我要,给我!”旁边一本打开的铜制书籍上书: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诗经·卫风·柏兮》中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諼”与“萱”同音,谖草就是萱草,“背”与“北”相通,指母亲所居住的北房。
  千年人风雅,一草寄纲常。古代文化中,把萱草赋予母爱、亲情思念及忘忧意象的诗句很多。就连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题画诗中都有“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的感慨。作为处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带和重要战略地带的大同,历来战火频仍,烽火不断,当地所产黄花也就滋生出非同一般的情愫,形成了别样的亲情文化。
  “忘忧草”雕塑座基上,一位手捧书和草花的老先生,那一定是尝百草、著本草的医圣李时珍了。书中介绍:黄花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又名忘忧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三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嵇康《养生论》中也提到:“神农经言中药养性,故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亦谓食之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萱草谓之谖草,谖是忘记的意思,而萱草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的功效,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忧愁。”故黄花被称为忘忧草。
  在公园的木质栈道上,穿行着观赏黄花和拍照的众多游客。园中新出和长足的花蕾错落参差,金光闪闪。一株株,一朵朵,如同娇嫩活泼的少女,挺拔着少女的腰身在风中轻歌曼舞。花蕾上飘逸的蜜香引来无数的蜜蜂,微风送来阵阵泥土的清香,和着这芳醇的花香,沁人心脾。让人欣然忘忧,陶然忘机。远处田间采摘的农人和近处畅游花海的游人构成一幅别样景致。如诗如画,不是远方,就在当下。
  随着大同黄花的声名远播,去云州区感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笔下的“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不俗美景,已成为每年盛夏的热门打卡地。
其他文献
大同令我相见恨晚,后悔曾匆匆路过而没驻足。但世上不会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今日大同,又添了新姿色。   不夜红  大同是古都,一般人都知道。  而这古都自战国北魏赵武灵王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若单说其城墙初筑,还可向前推至4000多年,因而名列中国九大古都之一,这一般人都不大知道。及至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古都却古得分外新意迷人,更是一般人所不知了。我是今秋一个傍晚飞抵大同的。一登上夜色中的古
期刊
塞北苦寒地,却盛产莜麦。优质的莜麦磨出优质的莜面,做出风味浓郁的莜面饭。  塞北的人们是离不开莜面的。莜面窝窝,莜面囤囤,莜面块垒,莜面拿糕,莜面饸饹,各具特色。  而莜面饺子是莜面饭中的一朵奇葩,说奇葩丝毫没有贬义,只是由衷的夸赞。  在塞北地区,白面饺子属高大上,又富又白又美,山药粉玻璃饺子玲珑剔透。而莜面饺子,应该是低配优质,性价比最高。  莜面饺子的重点不在皮子上,而在于瓤儿,也就是饺子馅
期刊
一夜好觉,晨醒的大同人,以什么早点犒劳辘辘饥肠呢?似乎想也不用想,去吃刀削面。  同样以面食出名,太原的面排在前面的是剔尖儿和揪片儿。一大片糊状面,摊在青花盘里,用蘸过水的筷子拨面,一下一下,像是摆动着胳膊跳舞。盘里的面快拨入锅,仿佛“面树”上剔下的一般,细细溜溜,是为剔尖。  大同的面,居首位的一定是刀削面。一大坨揉好、醒好又劲道的面团,搁在木托儿上,用特制的片状削刀,对准面团儿,瞄准大铁锅,上
期刊
接到大同作协主席任勇先生的电话,要我给他和作家石囡、周智海合作所写的纪实报告文学《火山黄花季》写点东西。虽然力有不逮,我还是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第一,大同黄花主产地云州区(2018年前称大同县)是生我养我的物质故乡,也是精神故乡。第二,2020年我去云州采访脱贫致富典型,在许堡乡就巧遇了他们三位,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用生花妙笔反映当地黄花产业的现实,及如何使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三,我与任勇先生相识已久,
期刊
一个家族的崛起需要至少三代人的努力,但高家的成功崛起却成功体现了知识的力量。知识能够带给一个家族最珍贵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底蕴的积累,虽然平房简陋,但是走进去排列整齐的书籍却是让人赏心悦目,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困顿的处境不应该是堕落、甘于平凡的借口,石头缝里的小草仍然可以生得翠绿生机。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上,战斗才是积极前进的主题,和贫穷战斗,和平凡战斗,才能够不枉来这美好的人间走一遭。  “
期刊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大同几千年,金戈铁马,旌旗猎猎,融合固然是暗合了地名本身的奇妙定调,但是因为地缘,自强与强硬,一直是大同血液里的钢骨。武侠里每一个牛人的江湖地位都是靠交手打出来的,上下五千年来每一个能在史书上留下彪炳记载的地方,也大多是靠强悍凝成丰碑。征战洗刷出来的,不仅有和平,还有品格。大同的强,是由里到外的,城坚心铁,守住的是国门,融合的,是文明。  除了在北魏是都城,大同还曾经是两百余
期刊
这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我穿行在左云的山野之间,依偎在白羊大地的傍晚时分。  似梦又似幻,似醉又似醒,有一点沉醉,有一点飘逸。太阳放低姿态,既委婉又含蓄,既想走又想留。大地沉浸在朦胧中,宛如一个温婉的美人,要多端庄有多端庄,要多秀丽有多秀丽,要多可人有多可人。  远山像一匹马俯卧在天地间,那身姿、那体态不由得让人叫好。尤其是光滑的脊背和雄健的腰腹,把马的力与美诠释得淋漓尽致。自然真神奇,天地真
期刊
静静的大成山唯有两个时辰是喧哗的、热闹的,那都是由鸟儿带来的乐章。  大成山从早到晚始终都是静悄悄、静悄悄的。  大成山的一年四季始终都是静悄悄、静悄悄的。  静静的大成山唯有两个时辰是喧哗的、热闹的。  那都是由鸣声不绝、欢乐的鸟语喧嘈出来的乐章。  贵州的大山里多雨,一年中的好几个时节,都会有连绵不绝的阴雨天。天天都下雨,连续不断地落着小雨。天阴沉着脸,地上湿漉漉的,远山的峰巅上总是浮动着云雾
期刊
在大同城东北16千米处有座采凉山,海拔比恒山还要高百余米,是大同之镇山。采凉山在北魏时称纥真山,古籍中也作纥贞山、纥干山。“纥真”一词源于鲜卑语,是三十里之意,就是说此山距北魏平城有三十里之距。唐昭宗诗云:“纥真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落。”就是说此山。因山高气寒,山顶多积雪,后亦名采凉山。《金史·地理志》:“白登县有采掠山。”其中的“采掠山”就是“采凉山”。《清一统志》亦有“采掠山”一条,下引“
期刊
明堂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是礼制文化的载体。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明堂建于孝文帝太和年间,北魏末年毁于兵火。1995年大同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基建施工工地发现该遗址,轰动全国考古界。北魏明堂遗址是继西汉长安明堂遗址、魏晋洛阳明堂遗址和唐东都洛阳明堂遗址之后发现的第四大明堂遗址,同时也是首次发现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王朝建设的明堂遗址。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发现有明确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