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年人子女为切入点,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影响中年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决策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子女结构特征、子女经济特征、子女与中年父母关系三方面特征。分析配偶是否是职工等具有兵团特点的变量对中年居民参保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子女数目、儿子数目、疆内子女数量等变量是影响兵团中年居民参保与否以及缴费档次选择的显著性因素。家庭收入、子女收入等并不是居民是否参保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是否参保和缴费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子女特征 中年人 参保决策 缴费选择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b)-160-03
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组建于1954年,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集“党、政、军、企”为一体的正省部级特殊社会组织。兵团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兵团社会的稳定和兵团的发展[2]。
然而,近年来兵团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3]尤其是由于“疆三代”群体(80、90后)长大或成人以后,迁入内地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人不在少数。[12]这使得兵团中年父母(45~59岁)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兵团,具有农业职工身份的农民可以享受保障力度较强的职工养老保险,因此本文关注的是兵团团场非职工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与情况。2015年3月,新疆兵团正式审议通过《兵团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当地从2016年12月底开始进行“全民参保调研”,本研究便是结合当地的调研和自己进一步的调研进行的实证研究,力求为兵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微小的参考依据。
2 文献回顾
以往学者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新农保”时期,自201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诞生”以来,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由于兵团地区偏远,对兵团地区居民养老保险的研究几乎空白。
以往学者对于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政策认知因素、养老观念以及经办机构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4~8]。研究因素比较全面,但相对也比较散、泛。子女因素可以理解为家庭因素中的一部分,但以往研究对于子女因素的研究较少,鲜有提及的文献中学者主要从子女结构、子女个数、子女性别对居民参保决策产生显著影响[1,9,19]。但是,没有文献针对性的从代际角度就子女因素对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
因此,本文基于代际支持理论中的观点,假设当前青年子女的相关特征以及与中年父母的交互关系会影响中年父母对子女对自己老年赡养情况的推测判断,从而影响中年父母当前对参保行为的选择。
3 数据来源和参保概况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研的方式,抽取3个团场的居民,一一访谈,填写问卷。共抽样624人,有效问卷只有518份,问卷有效率为83%。其中,参保者问卷367份,未参保者问卷201份,虽然当地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率仅为36.9%,但45~59岁居民的参保率却达到71.0%,这个问卷比例与71.0%的参保率大致相符。
4 计量模型分析
4.1 模型选择与假设
在模型选择上选取二元Logistic模型。
将“是否参保”设置为因变量,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赋值“1”,“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赋值“0”,构建二项 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其中p是城乡是否参保的概率值,β0为模型常数项,β1—βn为模型的回归系数是模型的残差项,∑i为协方差。
4.2 自变量选取
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分为子女照料支持和子女经济支持两部分。
反映子女照料支持方面的因素包括:儿子数量、疆内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同居、子女看望频率;反映子女经济支持的因素包括:子女经济收入能力和经济支持方向。此外设置的自变量还包括:子女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父母是否参保、配偶是否是职工。
控制变量分为中年居民个体特征、家庭情况、对政策了解程度和商业养老保险参与情况。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籍贯;家庭特征包括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等,其他特征包括配偶是否为兵团职工。
4.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中的Wald方式,这种方式根据Wald统计量的相关概率值自动删除相关变量,以此来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对模型的一个综合性检验,最终卡方值为26.497,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模型整体检验显著;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其中-2似然对数为115.451,整体的拟合度为0.471,最终的拟合效果相对较好。
表1是对最终统计量模型的解释,它显示了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的Sig值都在0.1或者更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配偶是否是职工、子女数量、儿子数量、子女看望频率、与子女经济支持方向、子女是否参保、父母是否参保、子女是否陪同前来接受访谈对中年人参保的影响显著,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人均收入、子女收入最高数以及籍贯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参保者是否参保没有显著影响。
4.3.1 子女结构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子女数量、儿子数量与参保者参保成反向關系,即子女数量和儿子数量越多,中年居民参保的可能性就越小。说明中年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比较深刻。 4.3.2 子女经济因素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年居民自己的收入,还是子女收入和子女最高收入这三个变量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是因为参保的最低缴费金额对于居民的经济并无什么压力。子女经济收入虽然也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经济支持方向因素则通过显著性检验,子女给予经济支持的中年父母倾向于参保。
4.3.3 子女来往因素
回归结果显示,子女在疆内个数、是否与子女同一团场居住、子女看望频率、子女是否陪同前来接受访谈都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
第一,子女在疆内个数;子女在疆内个数越少,没有与自己同团场居住的中年人更偏向于参保。且子女在疆内个数这一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在疆内子女的数目也就影响到了中年父母对未来子女为自己养老照料多少的一种预期,进而影响中年人选择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自己的需求和动机。第二,子女看望频率;子女看望频率一方面取决于子女居住的远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亲疏、子女孝心的轻重。子女看望的频率也会影响中年父母对于子女为自己养老照顾的预期,子女看望频率越低,父母越倾向于选择参保。
4.3.4 子女参保因素
回归结果显示,子女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子女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可能会对中年父母的参保意识产生影响。
4.3.5 其他因素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配偶是否是职工这一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配偶是职工的居民更偏向于参保。这是因为职工与连队或团机关接触较频繁,对于政策信息的接触更加方便和紧密,对养老保险的认知水平也更高,因此会对家人进行宣传和引导,也说明了家属对配偶参保思维的影响较高。
5 政策建议
5.1 针对“养儿防老”“子女养老”的观念针对性修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疆三代”群体大量迁入内地寻求发展的现实变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越来越不可靠,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群中年人的养老需求了。即便是子女住在身边、子女在疆内,或者子女看望频率较多的中年人,也应当通过具有“普惠”价值观的社会养老保险来减轻子女负担、减少养老风险。真正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实现人人老有所依。因此在政策宣传过时,应当注重修正这种观念,主张通过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养老。
5.2 加大对青年子女宣传
因此,在进行政策宣传时,应当加大对年轻人的宣传力度。社保工作人员就表示,在政策宣传过程中,由于中老年群体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而社保工作人员人力也有限,许多中老年群体并不能充分理解和认可居保制度内涵和细节。因此,即使年龄偏大的居民不能充分的了解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也可以通过子女的宣传吸收和接纳。
5.3 减少行政压迫、消除捆绑政策
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许多内地农村地区有50%左右的农民皆是在并不了解政策的基础上,非自愿被迫参保。此外对于2011年满60岁以上老人“免费”领取养老金的政策都附加了或多或少的捆绑政策,使得居民对于居保这一惠民政策的满意度大大降低,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在新疆兵团地区,并未有强迫参保的现象,又加上也没有捆绑政策,居民对具保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普遍较高,有利于居民参保率的提升。且自愿参保的居民多是根据自身和家庭情况选择的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故而当地缴费档次的选择反而相对于内地较高。
参考文献
[1] Ebenstein,A,Leung,S.Son preference and access to social insurance:evidence from China’s rural pension program[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0,36(4).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3] 李慧娟.新疆兵团社会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 金刚,张秋秋,闫琳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5] 张娟,唐城,吴秀敏.西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養老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0(12).
[6] 封铁英,戴超.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与模式选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6).
[7] 陈世金,李佳,李秀丽.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及精算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8] 余桔云.江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效缴费水平的测算[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9] 王倩,郭文倩.子女结构对农民新农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十地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2016(10X).
[10] 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福建656户农民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11] 王成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中央、地方与农民的多元互动[D].南开大学,2013.
[12] 李爽,许元博,丁亚球.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分析下的新疆兵团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兵团改革与发展,2015(6).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子女特征 中年人 参保决策 缴费选择
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b)-160-03
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组建于1954年,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集“党、政、军、企”为一体的正省部级特殊社会组织。兵团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兵团社会的稳定和兵团的发展[2]。
然而,近年来兵团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3]尤其是由于“疆三代”群体(80、90后)长大或成人以后,迁入内地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人不在少数。[12]这使得兵团中年父母(45~59岁)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兵团,具有农业职工身份的农民可以享受保障力度较强的职工养老保险,因此本文关注的是兵团团场非职工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与情况。2015年3月,新疆兵团正式审议通过《兵团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实施办法》。当地从2016年12月底开始进行“全民参保调研”,本研究便是结合当地的调研和自己进一步的调研进行的实证研究,力求为兵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微小的参考依据。
2 文献回顾
以往学者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新农保”时期,自201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诞生”以来,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由于兵团地区偏远,对兵团地区居民养老保险的研究几乎空白。
以往学者对于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政策认知因素、养老观念以及经办机构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4~8]。研究因素比较全面,但相对也比较散、泛。子女因素可以理解为家庭因素中的一部分,但以往研究对于子女因素的研究较少,鲜有提及的文献中学者主要从子女结构、子女个数、子女性别对居民参保决策产生显著影响[1,9,19]。但是,没有文献针对性的从代际角度就子女因素对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
因此,本文基于代际支持理论中的观点,假设当前青年子女的相关特征以及与中年父母的交互关系会影响中年父母对子女对自己老年赡养情况的推测判断,从而影响中年父母当前对参保行为的选择。
3 数据来源和参保概况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研的方式,抽取3个团场的居民,一一访谈,填写问卷。共抽样624人,有效问卷只有518份,问卷有效率为83%。其中,参保者问卷367份,未参保者问卷201份,虽然当地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率仅为36.9%,但45~59岁居民的参保率却达到71.0%,这个问卷比例与71.0%的参保率大致相符。
4 计量模型分析
4.1 模型选择与假设
在模型选择上选取二元Logistic模型。
将“是否参保”设置为因变量,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赋值“1”,“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赋值“0”,构建二项 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模型。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其中p是城乡是否参保的概率值,β0为模型常数项,β1—βn为模型的回归系数是模型的残差项,∑i为协方差。
4.2 自变量选取
本文将核心解释变量分为子女照料支持和子女经济支持两部分。
反映子女照料支持方面的因素包括:儿子数量、疆内子女个数、是否有子女同居、子女看望频率;反映子女经济支持的因素包括:子女经济收入能力和经济支持方向。此外设置的自变量还包括:子女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父母是否参保、配偶是否是职工。
控制变量分为中年居民个体特征、家庭情况、对政策了解程度和商业养老保险参与情况。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收入、文化程度、籍贯;家庭特征包括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等,其他特征包括配偶是否为兵团职工。
4.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中的Wald方式,这种方式根据Wald统计量的相关概率值自动删除相关变量,以此来解决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对模型的一个综合性检验,最终卡方值为26.497,显著性水平(Sig)为0.000,模型整体检验显著;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其中-2似然对数为115.451,整体的拟合度为0.471,最终的拟合效果相对较好。
表1是对最终统计量模型的解释,它显示了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的Sig值都在0.1或者更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配偶是否是职工、子女数量、儿子数量、子女看望频率、与子女经济支持方向、子女是否参保、父母是否参保、子女是否陪同前来接受访谈对中年人参保的影响显著,而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子女人均收入、子女收入最高数以及籍贯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参保者是否参保没有显著影响。
4.3.1 子女结构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子女数量、儿子数量与参保者参保成反向關系,即子女数量和儿子数量越多,中年居民参保的可能性就越小。说明中年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比较深刻。 4.3.2 子女经济因素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不论是中年居民自己的收入,还是子女收入和子女最高收入这三个变量都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是因为参保的最低缴费金额对于居民的经济并无什么压力。子女经济收入虽然也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经济支持方向因素则通过显著性检验,子女给予经济支持的中年父母倾向于参保。
4.3.3 子女来往因素
回归结果显示,子女在疆内个数、是否与子女同一团场居住、子女看望频率、子女是否陪同前来接受访谈都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
第一,子女在疆内个数;子女在疆内个数越少,没有与自己同团场居住的中年人更偏向于参保。且子女在疆内个数这一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在疆内子女的数目也就影响到了中年父母对未来子女为自己养老照料多少的一种预期,进而影响中年人选择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自己的需求和动机。第二,子女看望频率;子女看望频率一方面取决于子女居住的远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子女与父母关系的亲疏、子女孝心的轻重。子女看望的频率也会影响中年父母对于子女为自己养老照顾的预期,子女看望频率越低,父母越倾向于选择参保。
4.3.4 子女参保因素
回归结果显示,子女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子女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可能会对中年父母的参保意识产生影响。
4.3.5 其他因素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配偶是否是职工这一变量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配偶是职工的居民更偏向于参保。这是因为职工与连队或团机关接触较频繁,对于政策信息的接触更加方便和紧密,对养老保险的认知水平也更高,因此会对家人进行宣传和引导,也说明了家属对配偶参保思维的影响较高。
5 政策建议
5.1 针对“养儿防老”“子女养老”的观念针对性修正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疆三代”群体大量迁入内地寻求发展的现实变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经越来越不可靠,越来越不能满足这一群中年人的养老需求了。即便是子女住在身边、子女在疆内,或者子女看望频率较多的中年人,也应当通过具有“普惠”价值观的社会养老保险来减轻子女负担、减少养老风险。真正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实现人人老有所依。因此在政策宣传过时,应当注重修正这种观念,主张通过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养老。
5.2 加大对青年子女宣传
因此,在进行政策宣传时,应当加大对年轻人的宣传力度。社保工作人员就表示,在政策宣传过程中,由于中老年群体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而社保工作人员人力也有限,许多中老年群体并不能充分理解和认可居保制度内涵和细节。因此,即使年龄偏大的居民不能充分的了解居民养老保险的政策,也可以通过子女的宣传吸收和接纳。
5.3 减少行政压迫、消除捆绑政策
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许多内地农村地区有50%左右的农民皆是在并不了解政策的基础上,非自愿被迫参保。此外对于2011年满60岁以上老人“免费”领取养老金的政策都附加了或多或少的捆绑政策,使得居民对于居保这一惠民政策的满意度大大降低,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在新疆兵团地区,并未有强迫参保的现象,又加上也没有捆绑政策,居民对具保政策的评价和满意度普遍较高,有利于居民参保率的提升。且自愿参保的居民多是根据自身和家庭情况选择的适合自己的缴费档次,故而当地缴费档次的选择反而相对于内地较高。
参考文献
[1] Ebenstein,A,Leung,S.Son preference and access to social insurance:evidence from China’s rural pension program[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10,36(4).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兵团调查总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3] 李慧娟.新疆兵团社会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 金刚,张秋秋,闫琳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意愿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5] 张娟,唐城,吴秀敏.西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養老保险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0(12).
[6] 封铁英,戴超.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意愿与模式选择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0(6).
[7] 陈世金,李佳,李秀丽.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及精算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8] 余桔云.江西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效缴费水平的测算[J].经济问题探索,2011(1).
[9] 王倩,郭文倩.子女结构对农民新农保缴费档次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十地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2016(10X).
[10] 王永礼,林本喜,郑传芳.新农保制度下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对福建656户农民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11] 王成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中央、地方与农民的多元互动[D].南开大学,2013.
[12] 李爽,许元博,丁亚球.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分析下的新疆兵团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兵团改革与发展,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