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小学教育已经是全民关注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积弊已久。教育基础薄弱,教师队伍不完善,教学设施不完备,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革新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从长远来看,要想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实现生活富裕,就必需从教育抓起,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朝着这一个目标迈进。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或许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意义已经不大,但是,对于缺乏资源的农村孩子来说,只有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在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实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写自己的命运,为家庭乃至家族的下一辈树立学习的典范,同时也为更好的回馈社会、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农村教育条件较差
長期以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很差,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很多农村学校,尤其是那些教育状况非常不理想的学校,都是经济条件不发达、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有关部门对这些地区的关注较少,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大,拨付的教育经费数量有限,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学校必备基础设施,欠账很大。例如校舍建设,陈旧简陋,功能室不全;图书、多媒体设备、体育艺术器材、教学仪器等严重匮乏。
第二,师资力量缺乏。因为农村条件艰苦,生活水平和工资待遇不是很好,自愿到农村学校教书的老师,少之又少,即便是愿意来的老师,也忍受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一两年,就会离开,老师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对学生来说,不利于学习的适应和知识的强化。
与城市学校选拔老师时候的严苛不同,农村老师的教育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音体美等课程的老师,专业结构性不合理,这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使得学生的学科发展极不均衡。伴随而来的,是学生生源的流失,一些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将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不愿意留在本地的小学。
(二)农村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陈旧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还是延续以往的陈旧模式。在评价方式上,成绩至上,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教学方式上,因为老师的素质水平本身就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一般上课都是照本宣科,最多让学生自行讨论,课堂教学的模式机械化,没有亮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自身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注重自身能力的进步,也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因为农村落后风气的影响,一些“读书无用论”以及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村女孩,还是无法接受正常的应有的教育。
二、推进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从根本上说,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现状。例如校舍的改造重建,功能室的配备,操场的硬化,图书、体育、艺术、实验器材的配备等。此外,还可以组织社会各界捐款捐书,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食粮,给予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头脑,为提升农村小学教学水平打好基础。
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唯分论”评价方式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桎梏,素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能力有限,缺乏教师人才提升计划,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全面。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大出台相关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年轻老师到农村地区教书,例如加大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特岗教师”等项目的力度,对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老师,给予补贴和关怀。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镇小学交流轮岗,学习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等。
(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建议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针对走访点调查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档案,对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状况,给予监督和管控。在这其中,学校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关注学生动态以及成长,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其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重视农村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开拓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勇于创新和突破,才能有效的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状态,让农村小学的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宝中. 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J]. 青年时代, 2018(3).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从长远来看,要想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实现生活富裕,就必需从教育抓起,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行动起来,一起朝着这一个目标迈进。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或许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意义已经不大,但是,对于缺乏资源的农村孩子来说,只有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在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实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改写自己的命运,为家庭乃至家族的下一辈树立学习的典范,同时也为更好的回馈社会、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一)农村教育条件较差
長期以来,我国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很差,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很多农村学校,尤其是那些教育状况非常不理想的学校,都是经济条件不发达、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有关部门对这些地区的关注较少,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大,拨付的教育经费数量有限,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学校必备基础设施,欠账很大。例如校舍建设,陈旧简陋,功能室不全;图书、多媒体设备、体育艺术器材、教学仪器等严重匮乏。
第二,师资力量缺乏。因为农村条件艰苦,生活水平和工资待遇不是很好,自愿到农村学校教书的老师,少之又少,即便是愿意来的老师,也忍受不了多长时间,最多一两年,就会离开,老师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对学生来说,不利于学习的适应和知识的强化。
与城市学校选拔老师时候的严苛不同,农村老师的教育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音体美等课程的老师,专业结构性不合理,这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使得学生的学科发展极不均衡。伴随而来的,是学生生源的流失,一些经济条件良好的家长,将孩子送到条件好的学校,不愿意留在本地的小学。
(二)农村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陈旧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还是延续以往的陈旧模式。在评价方式上,成绩至上,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在教学方式上,因为老师的素质水平本身就不高,缺乏创新意识,一般上课都是照本宣科,最多让学生自行讨论,课堂教学的模式机械化,没有亮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自身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注重自身能力的进步,也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因为农村落后风气的影响,一些“读书无用论”以及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村女孩,还是无法接受正常的应有的教育。
二、推进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从根本上说,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政府应该加大扶持的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现状。例如校舍的改造重建,功能室的配备,操场的硬化,图书、体育、艺术、实验器材的配备等。此外,还可以组织社会各界捐款捐书,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食粮,给予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头脑,为提升农村小学教学水平打好基础。
- 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唯分论”评价方式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桎梏,素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前面我们提到,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素质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在农村地区,很多学校能力有限,缺乏教师人才提升计划,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全面。鉴于此,政府应该加大出台相关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年轻老师到农村地区教书,例如加大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特岗教师”等项目的力度,对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老师,给予补贴和关怀。同时,组织农村教师到城镇小学交流轮岗,学习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等。
(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更应该关注留守儿童。建议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针对走访点调查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档案,对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状况,给予监督和管控。在这其中,学校应该担负起主要的责任,关注学生动态以及成长,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其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重视农村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国计民生,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水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积极开拓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勇于创新和突破,才能有效的改变农村落后的教学状态,让农村小学的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宝中. 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现状[J]. 青年时代,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