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教学例说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净沙·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首词,这篇作品是元曲中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作品,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它无论在思想内容、遣词造句、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值得品味学习的地方,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写景诗。
  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更能体现文学性,这是因为古典诗词不仅能体现“课程标准”强调的“美感、积累、熏陶、感悟”,而且还在于“性情的涵养与想象力的培植,最好的凭借就是诗歌”。教材在强调诗歌的背诵默写之外,更强调指点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教给他们一定的赏析诗词的方法,让他们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达到如醉如痴的境界,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程序,采用“联、读、品、练”四大板块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联
  “联”即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方式。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变被动听为积极探索,一上课,我并不急于导入新课,而是通过对诗的赏析,让学生掌握方法进而达到学习词的目的。上课时,先播放《红楼梦》中《秋窗秋雨夕》诗歌,并配以落叶秋景图;再展示秋日晴空飞鹤图,配以刘禹锡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然后,显示落叶秋景图与秋日晴空飞鹤图的组合,“为什么同一季节,给诗人以不同的感受?或为什么诗人只会注重秋的不同角度而不是全景呢?”
  由此,启发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景物给人不同的感受,而人的不同感受又影响着他对景物的取舍与观赏角度,悲伤时不会注意热闹欢快的场面,高兴时又会忽略沉郁凄凉的景象。即情由景生,景随情化,让学生掌握了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从而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顺势引导: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时,又选择了怎样的景物,他的感受又是如何呢?由此,引出了所学内容。
  二、读
  朗读是文学感知的第一步,也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诗歌尤其如此,而且诗歌最初是配乐演奏的,本身的节奏感非常强。通过朗读能使学生有的放矢,逐层深入地感知词。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节奏、重音、停顿、语气等,再让学生自由朗读,随时抽查朗讀,纠正其错误,最后齐声朗读,再播放配乐朗诵。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初步领略了这首词的意境,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品
  诵读只是一种浅层的直觉阅读,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品”,即咬文嚼字,品味语言,走入意境。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注意《天净沙·秋思》中选取了秋景中的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词中用了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9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但9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为何选择了这样一幅图画?又意图表达怎样的情怀呢?学生很快便进入了意境,纷纷描绘了在他们头脑中呈现的画面,并自然地揭示了情:断肠人在天涯,可看出他的乡愁是何等凝重!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凡景语,皆情语”这句话。
  四、练
  为了测试一下本节课的效果,我让学生做了一個练习:将“月光、笛声”这两种景物联系起来,描绘一幅画面,并融入自己的感情,辅以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学以致用。既是赏析课,又是作文指导课、思维发散课。
  诗文中的名篇佳作,是千百年来滋养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我想,不求甚解的整体诵读的培养,含英咀华的品析方式的革新,雪泥鸿爪式的语言情感的积累,都应是春夜细雨无声而有机地融进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板块式的诗歌教学中如沐春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其他文献
2015年暑期培训期间,笔者观看了盐城市实验小学陈珊老师执教的《莫泊桑拜师》,教者清新幽默的语言,大方得体的教态,流畅热闹的课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笔者认为过于流畅的语文课缺少一定的语文味儿。语文味首先取决于教者,只有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本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细细品味,引导正确、引导深入、引导得法,语文味儿才会醇厚。笔者针对其中几个教学环节,提出有几点思考,和各位专家、同仁
期刊
《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本文是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小学课文以记叙文
期刊
物理学是一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而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则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物理学的关键环节。但是,有些学生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成绩的提高和内在创造力的培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看,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找准这些非智力成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是物理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学、教育和管理者的共同的责任。  一、物理学习障碍的常见现象及非
期刊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自清的《背影》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篇经典课文,同时也是散文教学中的一篇优秀范文,下面就以《背影》教学为例,详细地阐述如何开展初中散文教学。  第一步,通过写作时代背量的分析。了解散文  《背影》一文是1925年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描写的是1917年发生的一件父子之间的小事情。1916年的时候,曾为中产家庭的朱家已经慢慢没落,偏偏又在这
期刊
高效课堂在近年来的小学教学工作中都被当作重中之重,如何使教学工作能够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内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既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又能够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情感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基础教学工作的完善  谈教育不能好高骛远,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首先要扎实的完成基础教学工作的传授工作,才能够谈及深究课程核心,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的情感和价值,使之对学习的理解升华到精神层面和
期刊
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先生月下讲授《月赋》,闻一多先生用一个学期讲一首《离骚》,一直以来被教育界传为佳话,那一批师生在物质条件极为困苦的情况下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善于“磨课”。因为教师善于“磨课”,所以,教师才成为梅贻琦先生所倚重的“大师”,西南联大这样的大学也才能成就“大学之大”。虽说,此乃高等教育的成功典型,但对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却不无借鉴意义。值得关注的是,西南联大的那
期刊
1.精选切入点。名著教学的切入点非常多,那么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呢?我认为首先要选好、找准切入点。精心选定切入点,然后结合主题阅读的方法来具体突破。  比如: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分析人物形象,那么,可以让学生读完整套名著之后,梳理其中一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然后链接与其类似的人物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
期刊
教育需要安静的环境和慢慢积淀的工夫,狂飙突进、花样翻新、喧嚣热闹的所谓创新,只能与教育本质渐行渐远。教育教学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事情在哪里?就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普通琐碎,但却实实在在每天必须面对、必须去做的课堂、作业、测试等工作环节里。固本培基,久久为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把这些事情做细做实做好,何愁教育工作搞不好?  教学常规是教学的根基,落实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近年来
期刊
青年路小学建校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前身为“初等小学堂”,系陕西省创办最早的新学之一。全国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培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训实习基地等荣誉称号,记录了青小的百年光辉足迹。  百年岁月,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桃李天下。今天的青小在傳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秘诀是什么
期刊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轮轴的秘密》一课中,教材是这样引入的:通过两名学生玩“大力士”的游戏开始,规则是借助螺丝刀,一位同学握住刀柄,一位同学握住刀杆,同时往相反的方向用力,看谁能取得胜利?在课堂上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把螺丝刀,学生对于这个游戏也很感兴趣,大家都想把对方打败,游戏开展得非常顺利。  游戏结束后,我提问:“游戏是输了还是赢了?”学生的答案非常一致:“都是握住刀柄的同学赢了。”但是当我追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