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于翻译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h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紧密,因此翻译的重要地位便逐渐凸显出来,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翻译的文化性实质、翻译过程中由于忽略文化因素造成的误译以及译者的跨文化自觉三个方面着重探讨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重要作用虽然屡遭忽视,却无法改变文化之于翻译犹如水之于鱼这一事实,也正因此,翻译工作者以及外语研究者任重而道远。
  关键字:翻译;文化;跨文化自觉
  
   一、引言
  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翻译是既不能也不愿避开的一大领域。对于外行人来说,翻译无非是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信息转换,起的是传达作用,只要对所学外语的语言知识熟练掌握便可毫无困难地从事,因此翻译便被理解为一种纯技术活动。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译者的存在就显得意义不大了,因为机器翻译几乎也可以完成上述的任务和要求,所以说事实远非如此。
  二、翻译的实质
  那么,翻译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许崇信老师说过:“翻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它既是模仿,又是创造;既是语言的,又不是语言的,这中间异同共在,得失并存。”因此可以看出,翻译并不像其被误解的是一种纯语言技巧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化的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可以说,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正是翻译的目的和特点,翻译的文化功能也在于介绍传递文化信息。文化之于翻译,犹如水之于鱼。没有水的环境,鱼是无法生存的,同样,离开文化环境,翻译也就无从谈起了。脱离了文化背景的翻译,只能是干巴巴的文字组合,使人嚼之无味,毫无兴趣。而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因素,置身于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才能既不违背译出语所要体现的文化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译入语读者群的文化知识,真正起到文化桥梁的作用,扮演两个文化群体的良好的沟通介绍者。
  然而,要想做到翻译与文化的合理融合也并非易事。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译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译入语与译出语各自文化背景的体现度。在译文中应该对译出语文化毫无保留的体现呢,还是要尽可能体现译入语文化的韵味?翻译史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层出不穷,然而结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执己见,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统一一致的观点。
  首先,翻译之称为翻译,便不是纯粹的创造,它是将已有的作品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原作便是其存在的基础。译作要体现出原作所代表的那种文化气息,要将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尽可能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来,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才能促使兩个民族互相之间的文化认识和了解。比如说德国作家歌德的鸿篇巨著《浮士德》,由于其意义深刻,语言和思想等都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和研究价值,因此在德国拥有的青年读者不多。可想而知,其思想意义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显得更加遥远和陌生,因此中译本拥有的中国读者会更少。但即便如此,在译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体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不能为了拥有更多的读者淡化原作中特有的文化意义,甚至为了迎合中国读者按照中国文化的常用方式表现作品。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少数中国学者在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欧洲特有的宗教文化之后领会原作内容并进行研究,进而将其传播给更多对此感兴趣和有能力的中国读者。
  与此相应的另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作品。众所周知,卡夫卡原著语言晦涩难懂,表现手法荒诞不经,这正是他表现作品主题的独特所在。因此译者在翻译卡夫卡作品时,面临的处境要比其它时候更难。因为若是沿袭原作的语言风格的话,不仅对译者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译入语读者对于作品内容的理解也会遇到重重困难;若是改用译入语读者熟悉的语言风格的话,又失去了原作的灵魂所在,很明显这是与翻译的本质相悖的。因此,在对不同译本对比之后目前普遍的观点是,译者决不能放弃原作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应该尽可能准确地用自己民族文化的语言表现出原作的风格。任何脱离译出语文化特色的生硬文字翻译都是失败之作,因为它失去了原作中最宝贵的文化财富,犹如一个失去了灵魂而只剩下肉体的人——尽管外表保留了原貌,内在却毫无思想可言。可想而知,后果会是多么严重可怕。不同的文化,只有保持了各自的特点才有吸引力,才能推动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交流。因此可以说,翻译首先在于恰当完整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文化,其次才是用本民族语言对这一再现尽可能自然地表达。
  另一方面,译者除了要反映译出语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考虑译入语的文化习惯,这不仅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习惯,更是指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例如汉语和德语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如德语对从句、框形结构等的频繁使用,汉语无主语句的通用等,这些都需要译者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常用语言表达习惯进行认真思考。关于文化习惯方面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最简单的比如:德国人对于称呼“您”和“你”的区分标准是熟悉程度,即使一位老人和一位儿童刚认识,那么互相也都要以“您”相称,而对于非常熟悉的关系则不分长幼辈分一概以“你”相称。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合适的翻译是遵循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就好,这样的话既可以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内容,又方便读者对译作的理解。如果中国读者看到一本书上记叙一位老人称一位儿童为“您”,可以想象他会是怎样的反应。所以说,翻译过程中对译出语文化的体现,不能建立在违背译入语文化的基础之上。译文的读者群必须得到考虑,既要使他们能够认识一种新文化,还不能强迫其颠覆自己民族文化的内在。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是建立在互相承认共存的基础上的。翻译的目的就在于持两种语言的双方在各自的文化基础上对对方文化内涵的了解和学习,进而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面当然力求其甚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也主张在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消融文化冲突进而达到共同进步。
  三、翻译的“暗伤”
  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译。这种文化背景的误译与技术性质的误译存在着根本不同,后者是一眼便可看出来的技术“硬伤”,通过简单的查阅识记可以很容易得到克服;而前者从字面上看似乎不是错误,因此也不易被察觉,这正是它的难度所在。然而置身于特定的文化意识下这种错误便十分突出,它的缺憾以及带来的后果是出其不意甚至十分严重的,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暗伤”。对此,最简单同时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见面常以“吃饭了吗?”等类似的语句开始,如果译者不理解这其中隐含的文化背景直译给一名德国人的话,这位德国人将会十分惊讶和不解,他会理解为这是想要请他吃饭的标志或其它类似,这样设想下去这场对话将会多么的尴尬和没有意义,因此正确的译法不应拘泥于语句表面,而应该深入到文化底蕴中,在双方的文化背景下理解各自话语的意义和目的。
  四、翻译者的跨文化自觉
  在了解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之后,就要落实到翻译的主体——译者自身了。从译者的角度看,种种差异给译者提出了跨文化自觉的要求。因此可以说,翻译者是一名永恒的学生。
  首先,译者必须具有一种跨文化意识。译者要认识到,翻译要跨越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多的是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交流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译者之所以不同于翻译机器,在于他对两种语言所涉及的两类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不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的层面上,而且能够领悟到原话的语用意义。这种能力是通过对各种跨文化现象的研究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具备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对翻译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译者具有跨文化意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注重自己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为外语学习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感觉自己已经学到一定程度,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所成绩,唯独口语却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这正是文化素养不够的表现。“如果对人对事物不关心,对知识上的新动向无兴趣,特别是对自己国家里的文史哲和科技的进展缺乏起码的知识,那就不会有多少东西可谈,谈起来也会干巴巴的——要不然就是油腔滑调的若干会话套语。”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中国人,必须首先对自己国家丰富灿烂的思想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有深切的理解,才能准确形象地翻译介绍给其他文化背景的读者了解认识。很难想象,一名中国人在自己都不了解道家思想的情况下遇到与此相关的翻译时能够将其内涵准确译出。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亵渎,更会造成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误解。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对外国作品的正确翻译和引进。前文提到关于卡夫卡的写作风格,想要译出卡夫卡作品的思想主题以及其承载的文化气息,译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不仅要充分认识了解当时的各方面时代背景,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观点,只有做足了这方面的准备之后,才能体会到其荒诞晦涩的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为良好的翻译质量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翻译工作者不仅仅应该是“双语言的人”,更应该是“双文化的人”。
  五、结论
  通过以上阐述,结论就是:翻译只有置身于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才能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翻译的实质不应是简单的字面过渡,而应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沟通,即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推进的背景下,翻译的跨文化使命更应该发光发热,得到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江枫.江枫翻译评论自选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马鹏俐,女,1988年3月生,山西省应县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文学,电子信箱2006108015mpl@sina.com。
其他文献
21年3月6日晚,中央民族乐团“红妆国乐”——国际劳动妇女节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上演。“红妆国乐”是中央民族乐团的一个经典品牌,顾名思义引向“巾帼英雄”。究其传统,乃因例年春节后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第一台大戏,演出在三月初,因此被设计为一份献给全国女性的礼物。除去新年首演,今年音樂会因“红妆国乐”十周年,更加意义非凡。而伴随这一历程,琵琶演奏家赵聪于去年底履新乐团团长,邀来女指挥
摘要: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情感 
摘要: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谈既反映了教师的品德修养,又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师的举止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外观,是可以被学生直接观察到的“教师道德”;教师的喜怒哀乐是教师情绪情感的外露,情绪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性;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毅性能影响学生。  关键词:教师;德育;言谈举止;楷模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理解就不
摘要:近两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技师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诸多挑战中,学生的德行教育、成人教育,以其前所未有的严峻态势摆在我们面前。在生源数量、质量下行的过程中,如何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探索学生成人成才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促进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全院上下竭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现状分析;对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结合《金融学》教学实践,本文从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加撰写学术论文、社会调查加专家讲座、金融学实验以及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习质量考核监控体系与创新考试方式结合等方面,对《金融学》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金融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金融学》;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
摘要:儒家正统教育下的中國封建士大夫有着进退尤忧的共性。《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就是一个典例,他一生刚正廉洁、为国为民,素以天下为己任,在遭受贬谪之际写下《岳阳楼记》,全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进亦忧,退亦忧”的民本意识,其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他民本思想的高度浓缩。  关键词:《岳阳楼记》;忧国忧民;民本思想    中国封建士大夫是重生爱体亦爱国的。儒家仁政思想的正统教育历史
摘要: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在理想追求上,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也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关键词:习惯;理想;责任心    我在五年的高三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点真切的心得体会,我自己总结起来就是这四个词:“习惯、理想、责任心、持之以恒”。对学生的习惯、理想教育是高三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而责任心、持之以恒又是高三老
本刊讯 传承经典、传播经典、创新经典,武汉音乐学院余惠承教授独唱音乐会于2018年3月16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精彩举行。音乐会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经费支持。  余惠承秉承个人独唱音乐会曲目选择的一贯准则,以经典奉献精彩,以张弛有度的舞台表演发挥现场示范演唱教学的作用,既体现声乐艺术家传播经典的行业责任,更体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传承经典的职业追求,从而创新经典、综合展现她在民族声乐事业上
摘要:大陆高校对外籍学生的管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外籍学生的不断增多,一方面代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大陆高校在学生管理上面临更多挑战。本文选取有“南方之强”之称的厦门大学作为范例,采用文化人类学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大陆高校在外籍学生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此外,本文在保持相对客观的基础上,还注重从外籍学
摘要:加强民航院校飞行分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飞行分院培养飞行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飞行分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论述了飞行分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措施。  关键词:飞行分院;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59-02  民航院校飞行分院作为我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