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次概括,循序渐进
四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本质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探究加法交换律时,我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操场上,同
学们正在上体育活动课,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算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吗?
学生迅速口答出跳绳人数是28 17=45(人)或者17 28=45(人)。我把算式写下来,说:“无论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还是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都是求的跳绳人数,结果都是45人,能把这2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迅速写出了等式28 17=17 28。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算式的个案特点———等号左右两边都是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45;区别在于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然后,我让学生写几道类似的等式,学生既可以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17 23=23 17、28 23=23 28,也可以任意写出12 8=8 12之类的算式。学生写完后,我追问学生类似这样的等式能不能写完,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各不相同的等式中蕴藏的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一般是结合具体算式用具体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如28 17=17 28说成28与17的和等于17与28的和),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最后,我介绍数学上常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学生很快用字母概括出加法交换律:a b=b a。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引导猜想,模仿举例、验证猜想和展示交流,归纳概括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并在自主创造、建模过程中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最后小结研究加法交换律,即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概括过程,概括能力得到了初步培养。
二、再次概括,灵活迁移
探究加法结合律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问:“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很快计算出28 17 23= 68(人)。交流时,我要求学生说清每一步求的什么,结合学生发言,我问他们如果要先求参加跳绳的人数怎么办,他们很快给28 17添上括号,并认为这样就表示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23相加;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学生很快添上括号,写出算式28 (17 23),并认为这样就表示添上括号后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跟第一个数相加。反应快的学生不等我说脱口而出地说(28 17) 23=28 (17 23),我接着引导学生先算一算,再观察: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 25) 13○45 (25 13),(36 18) 22○36 (18 22)。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等式中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初步发现了规律,但同时也发现用语言表述有一定困难,就直接用文字或图形符号表示,还有一些学生干脆把规律用字母表示成(a b) c=a (b c)。通过学法迁移、归纳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三、三次概括,触类旁通
学生的概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到灵活迁移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应用阶段,再次经历概括过程,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末,我出示了①20-8-6○20-6-8、②60÷2÷3○60÷3÷2这样两道习题,要求学生观察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很快触类旁通地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第二组算式中,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结果相等,并通过举例验证猜想,用字母表示规律概括自己的发现:a-b-c=a-(b c),a÷b÷c=a÷(b×c)。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1×3=3×1,2×3=3×2,12×5=5×12,学生很快提出猜想———两个因数相乘,交换这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学生在提高性的概括中不仅开放了思维空间,而且提高了思维含量。
四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本质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探究加法交换律时,我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操场上,同
学们正在上体育活动课,看!同学们玩得多开心。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算出跳绳的人数是多少吗?
学生迅速口答出跳绳人数是28 17=45(人)或者17 28=45(人)。我把算式写下来,说:“无论用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还是女生人数加男生人数,都是求的跳绳人数,结果都是45人,能把这2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学生迅速写出了等式28 17=17 28。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算式的个案特点———等号左右两边都是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45;区别在于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然后,我让学生写几道类似的等式,学生既可以根据图中的信息写出17 23=23 17、28 23=23 28,也可以任意写出12 8=8 12之类的算式。学生写完后,我追问学生类似这样的等式能不能写完,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各不相同的等式中蕴藏的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一般是结合具体算式用具体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如28 17=17 28说成28与17的和等于17与28的和),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最后,我介绍数学上常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学生很快用字母概括出加法交换律:a b=b a。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引导猜想,模仿举例、验证猜想和展示交流,归纳概括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并在自主创造、建模过程中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最后小结研究加法交换律,即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概括过程,概括能力得到了初步培养。
二、再次概括,灵活迁移
探究加法结合律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问:“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很快计算出28 17 23= 68(人)。交流时,我要求学生说清每一步求的什么,结合学生发言,我问他们如果要先求参加跳绳的人数怎么办,他们很快给28 17添上括号,并认为这样就表示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和第三个数23相加;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该怎么办?学生很快添上括号,写出算式28 (17 23),并认为这样就表示添上括号后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跟第一个数相加。反应快的学生不等我说脱口而出地说(28 17) 23=28 (17 23),我接着引导学生先算一算,再观察: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 25) 13○45 (25 13),(36 18) 22○36 (18 22)。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等式中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初步发现了规律,但同时也发现用语言表述有一定困难,就直接用文字或图形符号表示,还有一些学生干脆把规律用字母表示成(a b) c=a (b c)。通过学法迁移、归纳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三、三次概括,触类旁通
学生的概括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到灵活迁移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应用阶段,再次经历概括过程,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达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末,我出示了①20-8-6○20-6-8、②60÷2÷3○60÷3÷2这样两道习题,要求学生观察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很快触类旁通地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结果相等;第二组算式中,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结果相等,并通过举例验证猜想,用字母表示规律概括自己的发现:a-b-c=a-(b c),a÷b÷c=a÷(b×c)。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1×3=3×1,2×3=3×2,12×5=5×12,学生很快提出猜想———两个因数相乘,交换这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学生在提高性的概括中不仅开放了思维空间,而且提高了思维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