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发展 教育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一、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
“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于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是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例如:《心中的鹰》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这当然要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灵的失落、灵魂的黯然、思想的悲痛,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鹰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对下一代的呵护,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二、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缺乏对语文精神的发掘。在教材中也好,在语文试题中也好,都很难找到语文精神。无论读到再感人的文章,无论你读后会有多么激动,也很少有人会问“读后有何感受”,“此时想到了什么”,而是把它肢解成了一个个认知题目,或是给你一个毫无表情漠不关心的“标准化”问法,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么能培养出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O”,然后问是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答案是“圆”、“零”、“鸡蛋”、“皮球”、“月饼”……;小学生的答案是“圆”、“零”、拼音aoe中的“O”;中学生的答案是“圆”、“零”、“氧”;大学生则是“题目太难不知道”;公务员们则是“没法决定,得开会研究一下”。故事逗人发笑更令人沉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我们不允许存在异端,一切要合乎“标准”,把学生的个性、创新一点点地抹杀在萌芽中。背弃了“语文精神”,一味地舍本求末,最后只能收獲一枚苦涩的“橄榄果”。
三、增进课堂生命活力,强化学生主人意识。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绝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学生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对教学进行动态的设计,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我们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把我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 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为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动态的设计,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会得以张扬。
其次要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来增强课堂活力,促进个性发展。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人,他们除了友人值得需要,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强烈欲望。我们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把学生的活动紧紧地界定在听记和机械的做题。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和表现,剥夺了学生的基本权利。曾经有人说过:“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成人生活,他们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则就是他们去体验、活动、表现的最佳途径。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告诉我们,我们培养的人是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要让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延续,让学生跟上现代化的发展,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在教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时,把人民大会堂的图片用多媒体或者用影片投出来,按照说明的顺序来让学生观看,一目了然。而学生则对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了更直接、更感性的认识,大会堂就会和他们心中的自豪及对劳动人民智慧的由衷的赞叹,永远地联系了起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密切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来的个性思维火花,注意观察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接受、传递、巩固、创造等思维性行为,从而迅速做出判断,充分加以肯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会使学生的个性永葆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发展 教育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一、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
“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于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是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语文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例如:《心中的鹰》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这当然要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得多。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灵的失落、灵魂的黯然、思想的悲痛,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那么,鹰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对下一代的呵护,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二、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语文自身的潜在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太缺乏对语文精神的发掘。在教材中也好,在语文试题中也好,都很难找到语文精神。无论读到再感人的文章,无论你读后会有多么激动,也很少有人会问“读后有何感受”,“此时想到了什么”,而是把它肢解成了一个个认知题目,或是给你一个毫无表情漠不关心的“标准化”问法,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么能培养出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有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O”,然后问是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答案是“圆”、“零”、“鸡蛋”、“皮球”、“月饼”……;小学生的答案是“圆”、“零”、拼音aoe中的“O”;中学生的答案是“圆”、“零”、“氧”;大学生则是“题目太难不知道”;公务员们则是“没法决定,得开会研究一下”。故事逗人发笑更令人沉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我们不允许存在异端,一切要合乎“标准”,把学生的个性、创新一点点地抹杀在萌芽中。背弃了“语文精神”,一味地舍本求末,最后只能收獲一枚苦涩的“橄榄果”。
三、增进课堂生命活力,强化学生主人意识。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包揽一切,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来获得语文素养,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也绝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学生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课堂上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对教学进行动态的设计,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我们一般认为教师是课堂的导演,上课只不过是把我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来便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堂应该主要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生命活动, 所以课堂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不会像我们事先设计的那样,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可预测的。为此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动态的设计,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生命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使课堂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会得以张扬。
其次要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表现来增强课堂活力,促进个性发展。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人,他们除了友人值得需要,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强烈欲望。我们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把学生的活动紧紧地界定在听记和机械的做题。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和表现,剥夺了学生的基本权利。曾经有人说过:“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只是为了过成人生活,他们有权利体验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体验作为人的全部生命意义。”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则就是他们去体验、活动、表现的最佳途径。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课标告诉我们,我们培养的人是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要让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延续,让学生跟上现代化的发展,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在教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时,把人民大会堂的图片用多媒体或者用影片投出来,按照说明的顺序来让学生观看,一目了然。而学生则对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有了更直接、更感性的认识,大会堂就会和他们心中的自豪及对劳动人民智慧的由衷的赞叹,永远地联系了起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密切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来的个性思维火花,注意观察学生带有个性色彩的接受、传递、巩固、创造等思维性行为,从而迅速做出判断,充分加以肯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会使学生的个性永葆鲜明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