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艺术在哪里?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的艺术机构不为内地人所熟知,香港画廊最初多以商业为首要目的,即使到日前为止,商业仍然香港众多艺术机构所绕不开的议题。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画廊一直在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财大气粗者继续留在繁华的商业区等待实力雄厚的买家,资金稍弱者则在寻找着更加便宜的新空间。而香港政府的艺术项目也仅仅将艺术作为点缀或者视为商业的附属,艺术区更是成为“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发展的“世外桃源”,其实更像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下文中会整体介绍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各个艺术机构所在,我们可以看到商界的画廊、政府的文化区、艺术家的工作室在这个商业大都市中的现状与际遇,也为我们呈现香港的艺术生态提供一个索引。
  中环:画廊聚集地
  回溯香港近百年殖民地历史,有较多外国人居住和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圈子。当地一些画廊专为洋人服务,这些画廊多藏于大酒店或会所中,经营的多是欧美画家作品,收藏者亦是欧美人士以及部分欧化华人。过去这些画廊不显眼,外人难窥其秘:近年香港经济不景,为了扩大客源,这些画廊开始不时在传媒露面,有的则落脚于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区。
  香港也是公认的购物天堂,有不少著名的大型商业中心。前几年,这些中心多设画廊。近两年生意难做,其中一些结了业,一些则艰难维持。这类画廊主要针对游客,不看重推介画家,什么好销就卖什么,以前还卖行画,后来档次渐高,但仍有较浓的商业色彩。香港生意人脑瓜灵,不时会有从不与艺术沾边的公司染指经营绘画生意,或办展览或投资画家;但因经营盲目,多是鼓噪一阵即销声匿迹。虽然香港艺术市场的真正建立不过是近十年的事,且近年全球经济不景气,但因其市场潜力大,故被国际艺术商看好。世界两家大拍卖公司都在香港设坛,亚洲艺术博览会亦多次在香港举办。
  近几年,香港较为出色的画廊多以“经营”内地画家为主。如专营前卫画家的汉雅轩画廊和主营学院写实绘画的苏尼画廊。前者肯投资中国有争议的画家,买断其作品,并将其打入国际艺术大展。后者则愿意为作者举办个人画展,策划市场推介,但就很少与画家签约。此外,万王堂、乐古堂、艺倡等画廊似乎只对内地最知名的画家感兴趣。而三行画廊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华裔知名画家身上,间中亦会为内地中青年画家举办个人画展。香港还有几家侧重经营油画家的画廊,如奕源庄、雅轩、香港艺苑画廊等:另外还有几家经营内地中青年水墨画家的画廊,如云峰、收藏家、香港艺苑等。
  香港的画廊大多集中在中环,国际知名画廊高古轩、白立方也在近几年落户于此,这里在英国殖民时期是国外的商业公司和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而外国人对于中国古董艺术品的喜爱也就促成了这里的艺术品交易,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渐渐出现了众多的画廊,由此,香港的画廊便慢慢在此汇聚。中环的画廊主要聚集在以下四个地方:毕打行、荷李活道、奥卑利街、雪厂街。
  皇后大道中的毕打行是除了中国银行以外唯一临街的小高层建筑,建于1923年。在这里汇聚了当今香港非常有影响的三家画廊,有香港最具实力的画廊汉雅轩,还有西来的高古轩和Ben Brown,虽然这里租金昂贵,但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好的观众,很多知名画廊还是选择了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荷李活道被称为“古董街”,是中环画廊聚集最密集的街道。这里的租金昂贵,能承担这里地铺租金的画廊必然是财力稳健,像万玉堂、精艺轩、Connoisseur Gallery都是香港中青资历或以上的画廊。此外还有广生号、极品轩这样的老字号艺廊在一起。而来自纽约的Sundaram TagoreGallery算是中环区最早进驻的外国连锁画廊,也是第一家在香港成立的国际画廊。它的创始人SundaramTagore是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后裔。荷李活道上,还有奥卑利街这条位于法定古迹中环警署隔壁的爬山小珞,汇集了数家当代艺术画廊:New Gallery、少励画廊(Schoeni Art Gallery)以及奥沙画廊。这条小路上还有规划在2014年改造成创意工作室和艺术学校的旧警察宿舍,以及将改造成艺术展示场地的旧中环警署。
  雪厂街距离荷李活道比较远,但是也是一些画廊的选择之地。在雪厂街上,零散地分布着数家具实力的画廊:香港季丰轩画廊,和位于雪厂街16号西洋会大厦8楼的美国画廊de Sarthe Fine Art。de Sartne Fine Art创办人巴斯卡·德·萨尔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亚洲各地游历差不多30多年,发现香港是亚洲最适合开画廊的地区,在这里能开展画廊在亚洲的网络。而选择中环区,是因为这里画廊林立,能保持自己画廊的曝光率。
  近几年,大量画廊如雨后春笋般从繁盛的商业区延伸至旧工业大厦。位于太平山脚的荷李活道,处于中环至上环,租金昂贵,能承担这里地铺租金的画廊必然是财力稳健,像少励画廊(Schoeni Art Gallery)、万玉堂、Connoisseur Gallery、一画廊(Yan Gallery)都是香港中青资历或以上的画廊。反之,穿插在荷李活道左右小巷的年轻画廊,或许租金压力没有那么大,常有不少实验性的展览。—般来说,香港小型画廊的面积,基本上与便利店的大小无异,楼层只有2,5至3米高。2006年奥沙艺术空间破天荒在观塘工业区成立,1400平方米的展厅,4.5米高的楼层,不管工业区的租金多便宜,在香港这块寸土寸金之地,奥沙的这个举动是非常大胆而惊人的。另外,在湾仔、香港仔、黄竹坑、跑马地、沙田火炭和太古城也有不少零星散落的画廊。
  近年,香港一些画廊或艺术团体开始迁往观塘、柴湾等工业区,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新成立的3812当代艺术项目也宣布进驻黄竹坑,开设—个700多平方米的全新艺术空间。3812的创办人及艺术总监许剑龙(Calvin)之前已是当代艺术收藏家,因此比较着重教育及推广当代艺术的层面,认为3812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一众有潜质却没有被市场潮流洗脑的艺术家,并担当他们与真正欣赏当代艺术的收藏家之间的桥梁。
  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整个西方艺术市场的疲软,香港对于西方画廊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他们需要发现新的买家资源,而这样的人群正在亚洲迅速地成长起来。香港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地点。迄今伦敦的Ben Brown、纽约的高古轩、巴黎的马凌等国际大画廊轮番入驻,无疑像一块磁石使香港更加具有诱惑力和竞争力。   而对于内地画廊而言,去香港开分支无疑同样具有诱惑力。国内暂时缺乏坚实的当代艺术收藏力量,艺术品进出口关税非常高,还有交易税。而在香港这些问题都能被解决,每年如此众多的拍卖和博览会,为香港带来一拨又一拨的全球收藏家,无疑能为内地画廊拓展业务范围。如今,内地的唐人、艺门和亦安已经在香港设立分部,可以想象会有更多的画廊有这样的打算。
  然而选择去香港开分店,除了享受不言自明的各种好处外,画廊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租金、人力等成本高;二、地方小,在中心地段很少有挑高的大空间。因此,非本土画廊在香港开分店的初衷几乎很一致,定位较明确,即将香港作为一个向巨大的潜在藏家群体展示的“窗口”。
  西九龙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是香港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远景目标,利用九龙人工填海所形成的40公顷土地,营造国际级的城市文化中心区域。1998年,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文化发展战略政府方针,在经过政府部门的直接涉入,特别是2000年的总体概念规划案,以比赛的形式正式出台后,迅速形成了基本的发展框架。2005年后,由于民间对于发展西九文化区的建议和质疑,政府重新制订了相关预案,并着手前期的具体规划活动。2006年,设立了西九龙文娱艺术区核心文化艺术设施咨询委员会,下辖博物馆小组,表演艺术与旅游小组和财务小组,负责调研、审订核心设施的功能和远景规划。
  在规划中,通过政府拨款和土地拍卖以及私营开发、管理的公开招标,使得融资管道盘活,在委员会的财务小组的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将核心文化设施建筑面积适应性地减少,提高商业办公面积,以此来弥补巨大投资资金差额的状况。另外,实际运营上,采取核心文化设施自主经营的方式,在适应本地发展的基础上,与国际惯常的文化设施做法接规,摆脱政府管理的单一性与盲区。
  按照委员会的设想,今后西九文化区将围绕着中心主题M+(博物馆文化机构)、戏曲中心、音乐厅与室乐演奏厅三大地标性建筑,融合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丰富项目,吸引大批参观者。并连同发展本地的文化资源,形成教育、培养、创造文化人才的集中地,使得文化区整体发展趋向于长远,更为符合公众的利益,也提高了资源的广度和层次,也成为可以与国际交流,形成平等对话,坚实的软件与硬件基础。
  对于前期投入需耗资近200亿的庞大计划,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香港这一中国版图上特殊的区域,其所带来的冲击力和活力,特别是在该计划的提出前后,所受到的民间团体的关注程度是相当热烈的,也避免了政府直接过问可能造成的偏袒局面。~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必然拥有个性独立而积极发表看法的市民团体。
  与内地的大型文化项目的迅速上马和追赶工期式的竣工不同,香港的西九艺术区却是争议多年。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概念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香港政府开始萌生发展一个世界级文娱剧院的意念;到1998年左右,这个概念丕渐发展,变成在西九龙的新填海地区建立—个文化艺术区的计划。政府与民间激烈角逐和论争拖缓了西九艺术区的推进速度,2001年西九项目开始上马,港府主办了一场规划比赛,选了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设计,作为当时西九发展概念的基础,福斯特设计的地标,是—个覆盖大半个西九的巨型天幕,成为当时的瞩目焦点。当2003年港府就西九展开公众咨询,强大的争议于此爆发。
  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所主导的设计方案“城市中的公园”,使这片被维多利亚港海水包围的面积40公顷,荒芜了12年的文化中心规划用地终于有了定论。不过,就像它所经历的过去一样,争议一直与之相随,甚至导致这一个项目再度搁浅。政府公布这一消息后,胡恩威、黄英琦等香港文化人士就立即站出来,质疑该方案没有本土特色,甚至有批评者认定,该方案是“内定”产生的,“它获胜的原因,甚至可能只是:弹性大,可以容纳其他方案的元素,”换个说法就是,之所以能胜出,就是因为它没有特色。
  艺术界质疑西九只想建造大型娱乐设施供外地艺团来港表演,对于本土的艺术发展和培育却不够关注。公众和立法会的议员,则质疑该计划以单一招标形式,邀请财团来管理西九,令西九变成地产豪宅项目,挂文化羊头,卖地产狗肉,其中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成分。“天幕”作为地标,不但没有吸引大众认同,反而被讥为华而不实的“大白象”。西九的规划,由此上升至廉洁、管治能力、民主程序、民主程度的问题。在各界的强烈质疑下,西九规划于2086年2月被宣布“推倒重来”。
  在西九的最初构想中,港府旨在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国际顶级的“连锁式博物馆”古根海姆也传出新闻,双方已有初步意向在香港开设分馆,这一消息,也成为西九项目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个宏大的地标项目却遭到了本土文化人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吸引游客的,但它作为城市的标志,必须成为本城人文化认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由外来者为城市建立一个地标不是不可能,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应有足够的民意咨询,才能令地标在地化(localize)。尤其是建筑物会矗立长久的时间,它应该在审美和认同上,经得起考验。
  由于西九的概念由旅游局提出,所以它的整个核心有很大部分是照顾外来游客的:它假设要有超级的演艺设施和博物馆,邀来国际性的艺团和艺术收藏品,吸引外地游客来港观赏,带动旅游经济和门票收益,如此才算达到目标。而香港文化界普遍痛恨这种贱内贵外的眼光,他们提出政府应该多花资源在培育本土艺术人才,培养本土观众,西九不能排斥本土艺术。这是最爱和最懂香港本土的社群的意见,后来演变成西九要有更庶民的本土元素。
  牛棚艺术村
  位于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的牛棚艺术村,在高楼林立的香港,显得有些另类。它是由红砖建成的马头角牛房,很有西方20世纪初的市集特色,是香港仅存的此类历史建筑群,现已被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三级历史建筑。人们很难想象,它的前身是政府畜牲检疫站和牛只屠宰中心,1999年重建,吸引了艺术创作的人士和团体来此,进行各类的创作和公开展览,逐渐变成了香港少有的艺术村之一。
  牛棚艺术村是香港当地重要的艺术交流和创作场地,同时也是一处富有特色的建筑文物。这座上个世纪初建成的老建筑,是目前香港仅存的古老牛棚。中庭环绕的五座红砖平房,是牛棚里最古老的建筑物,其中屋顶铺瓦尖顶最具历史特色。1999年8月停业后,经艺术团体争取,政府把抛荒的“牛棚”重新修葺,分租给十几家艺术团体、个人和非营利机构,慢慢演变成牛棚艺术村。红砖、绿窗、黑瓦老房子的牛棚村,被很好保存了下来,重新活化和利用。
  但与北京798艺术区最大的不同是,这里没有流行时尚和国际艺术主流市场的人流以及热旺交易。这里由香港特区政府产业署管理,以极低的象征性租金租给香港的艺术工作者及团体使用,日常维护管理经费由特区政府艺术发展局资助,甚至还配备专人负责清洁和保安。进驻的艺术家们每年向该局详细上报年度工作,以资政府拨款佐参。
  目前,牛棚艺术村共有20多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没有太大的租金压力、无需引入商业机制,这对于香港艺术家的成长来说,无疑是难得的发展空间。因此,牛棚艺术村目前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纯粹艺术原创基地,不过,牛棚艺术村的安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艺术家们可以永乐无忧,在牛棚艺术村的租约中有着这样的表述——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租约可以续签,而“日后的土地发展’’则是不可预计的。
  火炭艺术区
  香港工业北移,自2000年开始,此后,不少艺术家在火炭工厂大厦设立工作室,超过60名艺术家分别建立个人或联合工作室共20个,从事绘画、雕塑、陶瓷、版画、摄影、录像、数码媒体、表演或其他创意工业。然而香港地方的租金向来昂贵,不论工商地区或住宅单位也如是,但由于香港工业北移,新界工业区的工厂单位部分丢空废弃。因此,自2001年,有香港本地艺术家开始在火炭设立工作室,原因是租金便宜、空间宽敞,适合进行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艺术机构、商业画廊等进驻,而“伙炭”一词就是指一群在火炭工业区聚集的艺术工作者。
其他文献
“没有模特,我将失去創作的能力。”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ct)曾对左拉(Zora)如此说过。马奈一生画过秀丽山河,也画过人生百态。其中,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对人像的精致描绘。近期,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联手美国托莱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马奈:描绘生活”特展,展现了画家的生活和19世纪的巴黎社会风貌,其内容涵盖了义化、政治和艺术等方而。相比之前的马佘艺术展,英国首开先河将马奈的肖像作品定为展览主
期刊
与珐琅表或其他借助自身以外的艺术形式赋予钟表形态之美不同,镂空表的艺术成就完全源自于钟表本身。其英文原名“Skeleton(骨骼)”,便试图借以此来形容镂空表所具有的骨感之美。最纯粹的镂空表并非简单地将机芯结构暴露于表盘之上,而是凭借雕琢者的精湛技艺,尽可能多地剔除机芯中的金属板,并通过细腻的轮廓、精致的布局、圆润的线条以及华丽繁琐的装饰展现其独具的艺术造诣。  镂空表创始人安德烈·查尔斯·卡伦 
期刊
美术馆是早期观看艺术的重要场所,其预设的情景影响观众对艺术的判断。二战后纯白空间展览形式的破裂,使得艺术从美术馆中解放而更多地与生活发生联系,同时大量国际双年展、大型展览的争相开办也让艺术呈现更多而貌和思维深度。  展览的变化也引起策展人身份的变化,早期的西方策展人指的是在美术馆机构中管理和展示收藏品的研究人员,展览从美术馆中解放了也同时解放了策展人,西方独立策展人由此产生。相对比西方策展人制度,
期刊
“行有恒堂”主人为清代定郡王载铨。爱新觉罗·载铨,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咸丰四年(1854),号筠邻主人,室名行有恒堂、恒堂、世泽堂等。他是高宗皇帝乾隆的玄孙,他的曾祖父是乾隆长子永璜(1728-1750),永璜死时年仅20多岁,被追封为定亲王,谥“安”。清代封爵第一等为“和硕亲王”,简称“亲王”,第二等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初封时另有封号,永璜的封号即为“定”,子孙得以世袭此
期刊
广州长寿寺由盛转衰直至消亡,是清末民初佛教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该寺收藏的《曾宾谷长寿寺修禊图》在民国时期聚散离合的流传过程,呈现了近代岭南佛教史上的悲壮一页。本文以图后的题记、诗跋为切入点,考证题跋诸人生平并分析其对广东佛教社会变革的立场,阐述寺院收藏的特殊意义。  在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序列中,寺院是皇家、文人士大夫之外,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降,寺院收藏自身的兴衰,无疑是反映佛教社会变革的一个
期刊
文信是清道光年间广州檀度庵尼,她擅长诗文绘画,一时为文人所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画名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而鲜为人知。她的作品存世极少,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她的《山水册》。该册原为文信再传弟子谈月色旧藏。它不单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文信绘画精品,册上还有赵藩、高燮、杨天骥、简经纶、黄宾虹、何藻翔等多位文化名人的题跋和印章。它见证了蔡守谈月色伉俪与诸家的友谊,对于梳理近现代文化名人的艺术活动亦具有相当的文
期刊
现代篆刻名家方介堪(1901-1987),名岩,以字行,别署玉篆楼,浙江温州人。方介堪家境清寒,9岁开始学习篆刻,少年时即已崭露头角。1925年,他来到上海,问学于海派艺术巨擘吴昌硕,又拜金石书画名家赵叔孺为师。不久,即声名鹊起。刘海粟闻其名,邀请他到上海美专讲授篆刻。在沪十年,方介堪勤奋治印的同时,广交书画界耆宿名流,相互切磋探讨,因而技艺大进。他与张大干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他
期刊
当小车缓缓开进维也纳市区,这座中世纪欧洲三大城市之一的古都带着优雅高贵的气质展现于眼前。视线马上就被城中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所吸引,维也纳最为灿烂的过去几乎都凝聚在它们身上。岁月的点滴浸透在一砖一瓦中,每一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年轮痕迹,默默地诉说旧日的辉煌。  来到维也纳,随意在街上找一个人询问,他都会带着骄傲在你的地图上画一个圈,告诉你属于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精髓就在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上。这是维也纳的内
期刊
如今有众多的同外艺术机构进驻香港,瞄准的是整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巨大潜力市场,其实香港画廊业一直以来不是很发达,香港的也内人士并不是太习惯逛画廊,而是更加习惯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画展,这些“外来”的画廊来到这里,可能还是要面临香港本地专业人士的一些质疑,而香港究竟是一个将来的“亚洲艺术中心”还是一个“大卖场”呢?香港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余元康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从香港本土的收藏文化讲到外来画廊的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有一首著名的流行歌唱道“HonRkonR KowloonHongkong,we like Hongkong,mat place for you,”这阿歌里唱到的,就是香港两个不同的中心:香港岛与几龙岛。一个代表着标准的中产生活,一个代表着最市井的街坊生活。这两个岛,同样也代表着香港艺术圈两个不同的状态:一个是位于中环的高端画廊区,一个是位于接近城市边缘的艺术家聚集Ⅸ。它们同在一个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