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问师:让学与教走向深度化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丹佛大学教育与历史讲座教授玛格丽特·杰克斯说过:“没有问号的历史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1]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问号”通常是老师设计好的让学生来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改变这种常规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提问老师,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笔者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实习时尝试了这一想法,特撰写此文与各位专家同行分享并讨教。
  一、生问师:让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走向可视化
  我们时常在历史课堂遇到这样的情形:上课时学生突然迸发出一个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因超出教师的备课范围,或因课时有限等原因,常常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学生也会丧失对历史问题的提问兴致,因为他的历史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大多是结论性语言,加上篇幅有限,很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无法详尽交代,因此学生有疑问,有求知欲望是非常正常且需要被鼓励的。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呢?我们通常在学情分析时对学生的前认知和思维能力进行判断,但大部分情况下是历史教师的自我判断,基本上脱离学生的“个性”,这样的学情分析多是徒劳的。我尝试,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前认知,把自己还想知道的问题写出来,老师在充分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备课,以此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学生把自己的求知需求即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这就让学生的需求走向“可视”化。以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部分学生的提问为例,我们一起来探究学生的求知需求何在?
  1. 对历史细节的疑惑:《共同纲领》里面有哪些规定?为什么开国大典升旗时使用电钮?为什么54门礼炮打了28响,数字有什么含义?开国大典为什么在下午?为什么五星红旗要去掉锤子镰刀?具体有多少人参加开国大典?天安门画像何时挂上毛主席的?毛泽东宣告的内容是什么?解放西藏是步行上去的吗?
  2. 对与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历史事实的疑惑:新中国的成立有得到外国的帮助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该如何填补外交空缺?此时中国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如何?解放后中国会从哪些方面入手管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是怎么样的?10月1日蒋介石在台湾干什么?当时世界上还有哪些被压迫的民族?
  3. 对所谓的“常识”的质疑:为什么祖国尚未统一便建国?新中国刚成立,大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为什么要耗资劳力去建纪念碑?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孙中山是国民党的,为什么宋庆龄可以当副主席?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解放,究竟是什么意思?
  当学生用心阅读历史教材,用批判性的眼光钻研文中的史实时,他们不由得对教材中的历史史实产生了自己的疑惑,从而形成问题,这是他们深度学习和思考历史的最佳体现。学生通过这些问题让自己的历史学习需求可视化,这有利于历史教师基于此进行深度备课。
  二、生问师:让历史教师的备课走向深度化
  “任何课的目标(也就是学习目标)都是表层目标、深层目标和概念性目标的结合体”,[2]因此,要设计好这节课,明确本课的表层目标、深层目标是深度备课的第一步(因本课无深奥概念,故不考虑概念性目标)。
  课标要求:“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3]结合学生的问题,我们可以推断,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学生都已经有所了解,他们的求知领域远远不止这些史实。因而本课的目标设计应超越课标要求(表层目标),寻找更高位的目标(深层目标)。借用“在一场真实的比赛中,最好的那步棋必定是在回应对手出棋后得出的,教师‘下棋’正是以这种方式来应对学生们在课堂上那些相当不可预知的‘棋子’”[4]這句话,我以为,在一次好的备课中,最好的策略正是从回应学生的疑问开始。从学生的问题来看,他们对历史细节的疑惑比较零散,我将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并适时插播讲解词帮助学生解答诸如“54门礼炮为何鸣炮28响”这样的问题。因此,明确本课的深层目标,则应考虑学生其他需求类型的问题。
  学生提问中“此时中国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如何”这一问题触动了我的思考,我们一直在强调新中国成立,那最基本的物质和生活条件是怎样的呢?它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相比有何区别?这是我们应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新”体现在哪里?不仅仅是国家国名新,社会面貌有没有出现新变化?通过阅读文章和书籍,我认为,这一问题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学生想知道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其实是一个变化的现象,从之前的被压迫,到现在的站起来,也呼应了课标中“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因而我将本课的核心目标设置为:在对比新旧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经济条件中感受“新”中国的新面貌,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所开创的历史新纪元。
  明确了本课的核心目标之后,我搜寻了大量旧社会与新中国鲜明对比的史料,当时人的回忆录、《人民日报》、图片史料等等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突破核心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不断地思考学生的其他问题,在解决他们的问题中完善本课的设计。
  三、生问师:让历史课堂走向民主化
  在历史教师基于学生问题所备的新授课课堂上,学生的好问题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教师的设计中,因此每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经过两个月(九节课)的训练,我们的学生变得“爱问”、“好问”,如果能得到长期训练,学生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
  只有在民主自由的课堂,学生才能最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疑问。当我呈现1949年《人民日报》报道新中国成立的照片时,很多学生问,“为什么报道是繁体字?报道为什么是竖版的?”这些问题看似与本课学习无关,但这正体现了学生的对历史学习的投入,他们对事物追根溯源的历史意识在深度思考中慢慢形成。在这样充满问题、倾听、对话、互动的自由民主的历史课堂上,我看到了历史知识在流动、在生产、在创新,这样充满反应式教学和反应式学习的课堂,真是充满生命力!
  “学校是这样一个地方:少数人(教师)让其他人(学生)回答他或她早已知道答案的问题。”[5]这似乎已成为共识。然而,“生问师”的历史学习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认识,在师生对话中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致,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历史,同时也能激发教师深度备课和教学的热情,提升历史教师专业素养,师生共进,何乐而不为呢?
  【注释】
  (美)Sam Wineburg、Daisy Martin、 Chauncey Monte-Sano著,宋家复译:《像史家一般阅读:在课堂里教历史阅读素养》,台湾:台大出版中心,2016年,序言。
  (新西兰)约翰·哈蒂著,洪超等译:《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5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页。
  (美)多诺万、布兰思福特主编,张晓光、郑葳译:《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课堂中的历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页。
  (美)加洛蒂(Galotti,K.M.)著,吴国宏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89页。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逐渐从理论层面落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但是在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核心素养游离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之外,没有将核心素养的涵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中去;第二,将五大核心素养人为割裂,缺少有机统一,或者面面俱到,缺少主次详略。基于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真正落到课堂
王海龙。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过了不惑之年的王海龙又一次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也让他更加确信,他所做的“用健康传递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且时不我待。  其实,“用健康传递爱”,是王海龙在上海创立的尚体健康科技(以下简称尚体)的企业文化口号。如今,尚体的经营虽受疫情影响,但是,王海龙对运动健康行业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与热情,尚体也坚持通过线上方式辅导老年
万里长江波浪奔涌,一路劈开高山深涧。在长江西陵峡畔,有一个美得让长江驻足的地方,它就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  秭归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孕育了革命烈士夏明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秭归美景以高峡平湖最为闻名。近年来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此次制定分类细化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养老产业统计分类明确将养老产业细分为12大类51中类79小类,养老产业范围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为四级水平,每一级水平皆包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愈加清晰地感受到:创设情境
如果说自汉至清儒家思想是在朝学派,那么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则称得上是最大的在野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对《老子》的解读是最为多元化的,也是误解最多的。如有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1]作出如此论断,是因为其认为老子“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2]这实际上是把老子的思想定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基于“教学立意”重构教学内容,立足史料构建历史解释,将历史素养渗透给学生更是教学重心所在。本文试图以“三重门下的思索”为教学主线,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一课进行教学探索。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好一节历史课,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一直是历史学科研究者及一线教师长期推崇的方式,因而近些年来有关人物教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就研究成果看,却较少见以“历史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本文拟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历史群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围绕“历史群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笔者将该课的教学
在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中,有教学内容而无教学情景。教学情景,即教学主体的情绪状态和物理环境;教学内容,则是教学时的任务和要求,它居高临下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隐含着“真理”属性。教学情景,指向人的素养成长;教学内容指向现成的知识任务。因此,教学情景是新课程教学论的基础性概念。  一、教学情景的历史与哲学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教学情景。孔子教学就很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维稳戍边”,护边员队伍建设很关键。胡斯曼、托合塔尔汗、马军武、张正美把一生奉献给了边疆。在阿勒泰,这样的护边员还有很多很多。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和常年驻守的人,才筑牢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铜墙铁壁。家就是哨所  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被称为“中蒙边境第一村”,这里地处边境一线,自然条件恶劣。65岁的胡斯曼·努斯普江带着儿子、孙子,50余年坚守边境,谱写出一段一家三代人的戍边情,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