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士人”群像,理解时代特征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好一节历史课,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一直是历史学科研究者及一线教师长期推崇的方式,因而近些年来有关人物教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就研究成果看,却较少见以“历史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本文拟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历史群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围绕“历史群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笔者将该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从士人阶层的兴起,看北宋的统治特点。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开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确定一方面是以课标、学情及教材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及史学前沿的充分把握。依据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该课的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并结合教材文本分析及对七年级学生学情的分析,可知在该课的教学中要对初中生较难把握的艰涩难懂的政治制度内容进行处理,特别是把握其中“重文轻武”的特点。
  其二,依据教学目标确立的原则,面对内容繁复且难度较大的课程,更需要教师回归史学研究,找到北宋时期重要的时代特征作为切入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围绕“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这是基于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由此可见,历史群体在特定时代表现出来的特征,与其背后的历史时代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士人阶层”这一群体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古代史可知,“士”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战国时期贵族衰微,社会文化活跃,“士”从贵族阶层独享的称呼逐步泛化为普天之下具有专业技能者的统称,随着人才选拔机制的演变,“士”逐渐成为政治概念与文化概念兼具的特殊人群指代。在宋代,士阶层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并与前代有了较为显著的区别,其中显著的区别就是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而后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2]宋代的士人阶层在政治上超越前代的主动性,成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个性鲜明的“政治-文化”群体与宋代的政治制度及人才选拔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在北宋的境遇和特征的刻画,将有利于对北宋政治制度内容的突破。
  二、凸显“历史群体”鲜活性,开展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体是人在社会中基于某种有形或无形的共同点而被归类到一起的,历史群体具有专属于人的鲜活性,但历史课堂中对历史群体的刻画又不同于对单个历史人物的刻画,可以具有单一性和故事性。那么如何在一节历史课中,刻画好“历史群体”,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是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讲好历史故事是凸显历史群体鲜活性的重要前提。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新课导入部分,教师先用简短的语言叙述在第五课学习的五代十国这一时代,紧接着使用这样一则材料进行师生问答:
  材料一:(五代十国)后汉名将史弘肇(zhào)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毛笔),焉足用哉!”
  (安定朝廷,平定祸乱,只需用到武将,至于士人文官,能顶什么用!)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
  问题设置:材料中史弘肇怎么评价武将和士人的?特别是对士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是尊重还是轻蔑?
  预设回答:对武将评价高,对士人评价低,对士人轻蔑。
  这一导入设置的用意在于,材料藉由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具有故事性的材料,侧面刻画出此时的“士人阶层”的境遇,通过这一材料达成两个目的:一是直接点明本节课关注的历史群体——士人阶层,并运用语言对“士”这一群体进行简单解释,二是设置悬念,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文字材料,故事的发展,可以迅速吸引七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宏观把握历史群体特征,微观呈现历史细节,是刻画历史群体的重要方法。在第一子目“认识北宋的士人阶层”中,教师使用三则材料,分别从政治地位、舆论地位及社会地位刻画“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
  材料二:宋太宗时代,位居枢密使高官的大将曹彬,谨小慎微,“遇士(大)夫于途,必须引车避”。
  (翻译:在路上遇到士人,一定要把车停在一边避开他们)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
  材料三:历代开科取士人数统计图
  材料四:(宋)东京郓州士子,以谤议官政而闻名全国:“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
  ——(元)脱脱《宋史·许将传》
  问题设置:从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及舆论地位三个方面看,士人阶层此时的境遇如何?请你猜一猜士人阶层境遇发生重大转机的原因?
  以上三则材料中,既从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及舆论地位三个方面对“士人阶层”进行了宏观刻画,全面呈现“士人阶层”兴起的表现,又灵活使用曹彬及郓州士子的例子对抽象的“士人阶层”群体进行了细节刻画。由此达到,一方面借助不同角度的材料,对学生历史解释这一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引导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展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特殊历史群体士人阶层兴起的表现是:能够自由谈论政治,有广阔的入仕渠道,在社会上的地位高,进而自然而然阐发对士人阶层此时的遭遇变化疑惑与不解——为什么宋代士人阶层能够兴起呢?顺利过度到第二子目,探索士人阶层兴起的背景。
  紧扣群体特征,挖掘历史背景,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士人阶层兴起的背景实际上涉及到北宋建立的史实及政治制度確立的时代背景,教师在这一子目中,充分运用表格归纳法、情境创设法及史料分析法,将课本文本内容化繁为简,生动多样地呈现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堂逻辑:士人阶层在北宋兴起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力图解决分裂割据的现实情况和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这两大统治问题。在这一过程借助形成性板书,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群体与历史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课板书结构图
  紧接着,教师仍然沿用以上板书,提出问题:“北宋立国之时,北宋统治者就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分裂割据及武将专权,那么他们觉得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以此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作进一步思考,并得出:正是基于这种防范武臣专权的思想,北宋选择了采取了以重文轻武为突出特点的政治政策。
  材料五: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长编》卷一三 开宝五年卷末
  正是基于北宋的社会问题是分裂割据和武将专权,北宋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治国理政思想,但这样的治国思想是通过什么措施落实的,并最终对士人阶层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师组织全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学生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后,教师完成形成性板书,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全课线索,同时勾连历史群体“士人阶层”与北宋政治背景及特征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全课围绕这“士人阶层”这一特殊的历史群体在宋代的特殊境遇及发展特点,透视其背后所反映的北宋政治背景及主要的政治制度。
  三、挖掘历史群体精神内涵,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3]由此可见历史课中尤其强调对情感态度的升华,因而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继续围绕“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进行升华。
  在设计这一部分时,教师充分参考了宋代文化史研究领域的观点,士人阶层在北宋这样政治环境及重文轻武的措施的影响下,大多对政治具有参与和关注的热情,这是不容置疑的,正如王水照先生概括的“宋代士人的人格类型自然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从其政治心态而言,则大都富有对政治、社会的关注热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于经世济时的功业建树中,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4]可凝练出士人阶层大多具有“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精神内涵。因而,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根据非常熟悉的北宋时期士人代表范仲淹的名句,并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材料七: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钱穆《国史大纲》
  然后抛出问题:由材料可知,北宋的士人们具有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得出北宋的士人阶层具有“自觉担负天下重任”、“先天下之忧”等的精神内涵,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由此自然而然升華到对北宋政治制度的赞赏与肯定。
  在《北宋的政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紧密围绕着“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在北宋时期的境遇与特点展开,从教学主题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步步深入,最后到情感态度的升华都紧扣“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585 页。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自序一”,第11页。
  [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
  [4]王水照:《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第10页。
其他文献
浙江省选考必考的时间排序题,颇受一些教师的诟病,认为其主要考查死记硬背,不符合学科素养的培育方向,但实际上排序题“核心是关注历史的逻辑关系”[1],其中的空间类排序题主要考查历史地理观念和各种空间分析能力。如2017年11月考的第14题,考生只要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两个历史事件的空间关联思考,建立空间逻辑,即可准确回答。笔者在高三选考复习中,受浙江省排序类试题的启发,实
“有饭吃、有衣穿就行,为什么要跟别人攀比?如果自己出门赚钱,就知道赚钱有多辛苦,就不会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盲目花钱。”对于当下年轻人普遍流行的超前消费,王杰很不理解。  因为每天在朋友圈“摆摊”卖水果,王杰喜欢自称“王大爷”。但其实,“王大爷”年龄并不大,是个典型的90后。寻找生存空间  2006年,从安徽老家到北京的那一年,王杰16岁。  “那年北京沙尘暴还很严重,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满天黄沙。”没有举
近日,山东菏泽一中学被曝光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中考,直接“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随后,山东省教育厅公开回应,已严肃查处,严禁剥夺学生参加中考的权利。  事实上,近年来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菏泽2015年就被媒体曝光多地中考生被强制“分流”。“分流”变“分层”,这是近年来职业学校招生的尴尬,职业学校成为学生无奈的选择。在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适龄人口递减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普通高中形成刚性需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和讨论已经逐渐从理论层面落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层面。但是在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核心素养游离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之外,没有将核心素养的涵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中去;第二,将五大核心素养人为割裂,缺少有机统一,或者面面俱到,缺少主次详略。基于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核心素养真正落到课堂
王海龙。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过了不惑之年的王海龙又一次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也让他更加确信,他所做的“用健康传递爱”,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且时不我待。  其实,“用健康传递爱”,是王海龙在上海创立的尚体健康科技(以下简称尚体)的企业文化口号。如今,尚体的经营虽受疫情影响,但是,王海龙对运动健康行业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与热情,尚体也坚持通过线上方式辅导老年
万里长江波浪奔涌,一路劈开高山深涧。在长江西陵峡畔,有一个美得让长江驻足的地方,它就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是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  秭归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国家二类革命老区,孕育了革命烈士夏明翰。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巴归兴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秭归美景以高峡平湖最为闻名。近年来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此次制定分类细化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养老产业发展,科学界定养老产业统计范围,准确反映养老产业发展状况。  养老产业统计分类明确将养老产业细分为12大类51中类79小类,养老产业范围分为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历史课程内容的要求而制定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依据不同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划分为四级水平,每一级水平皆包含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愈加清晰地感受到:创设情境
如果说自汉至清儒家思想是在朝学派,那么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思想则称得上是最大的在野学派。在先秦诸子中,对《老子》的解读是最为多元化的,也是误解最多的。如有学者认为,“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1]作出如此论断,是因为其认为老子“觉察了人类劳役的徒然,故又教人以无为之道,所以节省精力而延寿养生。由于这一个意识使积极的人生观变成消极的人生观。”[2]这实际上是把老子的思想定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基于“教学立意”重构教学内容,立足史料构建历史解释,将历史素养渗透给学生更是教学重心所在。本文试图以“三重门下的思索”为教学主线,对《孙中山与三民主义》一课进行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