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的语文学科处境尴尬,逐渐被边缘化,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实际上语文学科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基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正视语文学科的这种作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益的改变。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基础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82-02
近几年,语文学科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教学模式鲜有真正有效地改变和创新,更多的是在摸索与试验。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那些具有实际效益的学科,例如数学、外语、物理等等,因为这些学科的学习很有可能能为学生未来在社会上带来经济效益。可以感觉得到,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下降,处境尴尬,甚至很多家长根本就不以为意,觉得语文学不学好无所谓。而在我们学校,语文似乎也处于中高考学科的附属地位,重理轻文的倾向比较明显。
有一句老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需要很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越来越重要,情商渐渐的比智商更为人们所看重。那么,要与人很好的沟通就要通过有效的语言,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学好语文开始。因此,语文的基础和工具作用从来未曾改变,更不应弱化和边缘化。
一、弱化语文所带来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
1.学生沟通能力的降低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嘴巴厉害,但那只是在他们情绪激动,表示一定不满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甚至为什么如此,有什么问题他们根本表达不出来,支支吾吾只能说些表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的心中所想根本无法让他人知晓,更别说和他们有着代沟的老师和家长,而一些矛盾就由此而生,甚至在相互不理解中逐渐激化,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都是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关,让学生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导致很多学生沟通能力的降低。
2.学生情感的淡薄
有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学生情感越来越淡薄,缺乏感恩的心。实际上这和语文学科的弱化不无关系。我认为,语文不仅仅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该训练表达能力,更应该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和感知人类情感。但是,现在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注重了知识的教授和巩固训练,而忽略了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在感情方面对学生的熏陶和渗透,让一些学生受到了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他们慢慢的变得感情淡漠,体会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辛劳,缺乏感恩的心,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感到很遗憾的事情。这一切都与语文教育在学生情感的引导上极度弱化不无关系。
(二)教学方面
1.学生理解能力的下降。
语文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最大的作用应该在于理解能力的提升上,而这正好彰显了语文的基础工具学科的作用。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在学习外语上,试问一个连母语都学不好的学生能理解学好外国的语言吗?恐怕连准确的翻译都无法做到。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上,经常出现上课学生理解不了老师讲授的内容,从而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读不懂题目,不知该从何着手解答,导致失分的现象。这都和语文没有学好密切相关。学好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困生的产生和无法扭转。
理解能力下降,对其他学科感到理解困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困生的产生。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学困生是无法扭转的。所以,要让学困生有所进步的话,对于语文的强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他成绩能不断进步的基础。
(三)教材方面
我从教后接触的就是语文人教版新版教材了,但常常听到老教师说新版教材编得不尽如人意:一是缺乏系统性,内容不连贯,缺乏层次,感觉零散、凌乱;二是弱化了基础,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必定有它的语法,这是语言的基础之一,但是在新版教材中已经没有了对汉语语法的学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三是很多选入的文章不够典型,尤其是议论文的学习,竟然在教材中找不到一篇特点鲜明的议论文。这对于学生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以同其他文体相区别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的确,教材是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但是以前教材中的优点不能全部丢弃,值得肯定的方面我觉得时应当予以保留并传承的。
二、语文的学科特点
我从教的这几年,对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一)语文是一个长线学科,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才能够在学生的成绩上看到效果。如果有谁妄想在短时间内在语文方面有突飞猛进的进步,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就算有了提升,那也是急功近利后的短暂春天,终有一天会被打回原形。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想建造金字塔,必须把基础打牢,这样才能够牢固不坠。
(二)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语文包罗万象,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科学等等方面。这可以大大的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又会让学生觉得语文的东西很驳杂,信息量太大,不知该怎样消化吸收,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面临的问题。
(三)语文是一个功在平时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方法我觉得可以概括成八个字:功在平时、重在积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正因为上述提到的语文的知识很驳杂,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时就要学一点就掌握一点,掌握一点也就是积累一点,如果这样坚持不懈,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积累的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三、语文在教育教学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变
(一)正视并加强语文的基础作用
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它不应该是一个鸡肋学科,不应该再在公众眼中觉得无关紧要,可好可坏了。我们应该正视语文的这种关键性的基础作用,还它应有的地位,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减少学困生的出现,并帮助学困生逐渐进步。
(二)在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及情感引导
在目前,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少些功利的东西,把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上来。要认识到,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该成为孩子们寻找快乐生活的一把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与父母、老师和其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减少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情感引导,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并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让他们学会感恩,为他人着想,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在教育中应该更为重要。
(三)根据需要补足教材当中的缺憾
针对现在教材中的一些情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补足教材中的缺憾。例如,教师可自行给学生讲解汉语的语法,并让他们同英语语法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授议论文之前,寻找议论文文体特点明显的文章来给学生讲解,当学生能够同其他文体相区别之后再正式进入议论文的学习。实际上,这是很多老师已经在做的了。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语文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正视并加强这种作用,改变语文被轻视、弱化、边缘化的处境,使之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用。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基础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82-02
近几年,语文学科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教学模式鲜有真正有效地改变和创新,更多的是在摸索与试验。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多的关注那些具有实际效益的学科,例如数学、外语、物理等等,因为这些学科的学习很有可能能为学生未来在社会上带来经济效益。可以感觉得到,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下降,处境尴尬,甚至很多家长根本就不以为意,觉得语文学不学好无所谓。而在我们学校,语文似乎也处于中高考学科的附属地位,重理轻文的倾向比较明显。
有一句老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需要很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越来越重要,情商渐渐的比智商更为人们所看重。那么,要与人很好的沟通就要通过有效的语言,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学好语文开始。因此,语文的基础和工具作用从来未曾改变,更不应弱化和边缘化。
一、弱化语文所带来的问题
(一)教育方面
1.学生沟通能力的降低
很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嘴巴厉害,但那只是在他们情绪激动,表示一定不满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甚至为什么如此,有什么问题他们根本表达不出来,支支吾吾只能说些表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的心中所想根本无法让他人知晓,更别说和他们有着代沟的老师和家长,而一些矛盾就由此而生,甚至在相互不理解中逐渐激化,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这都是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关,让学生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导致很多学生沟通能力的降低。
2.学生情感的淡薄
有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学生情感越来越淡薄,缺乏感恩的心。实际上这和语文学科的弱化不无关系。我认为,语文不仅仅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该训练表达能力,更应该教会他们正确认识和感知人类情感。但是,现在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注重了知识的教授和巩固训练,而忽略了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忽略了在感情方面对学生的熏陶和渗透,让一些学生受到了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他们慢慢的变得感情淡漠,体会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辛劳,缺乏感恩的心,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感到很遗憾的事情。这一切都与语文教育在学生情感的引导上极度弱化不无关系。
(二)教学方面
1.学生理解能力的下降。
语文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最大的作用应该在于理解能力的提升上,而这正好彰显了语文的基础工具学科的作用。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在学习外语上,试问一个连母语都学不好的学生能理解学好外国的语言吗?恐怕连准确的翻译都无法做到。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上,经常出现上课学生理解不了老师讲授的内容,从而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读不懂题目,不知该从何着手解答,导致失分的现象。这都和语文没有学好密切相关。学好语文,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2.学困生的产生和无法扭转。
理解能力下降,对其他学科感到理解困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学困生的产生。一旦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学困生是无法扭转的。所以,要让学困生有所进步的话,对于语文的强化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他成绩能不断进步的基础。
(三)教材方面
我从教后接触的就是语文人教版新版教材了,但常常听到老教师说新版教材编得不尽如人意:一是缺乏系统性,内容不连贯,缺乏层次,感觉零散、凌乱;二是弱化了基础,我们知道,一种语言必定有它的语法,这是语言的基础之一,但是在新版教材中已经没有了对汉语语法的学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三是很多选入的文章不够典型,尤其是议论文的学习,竟然在教材中找不到一篇特点鲜明的议论文。这对于学生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以同其他文体相区别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的确,教材是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但是以前教材中的优点不能全部丢弃,值得肯定的方面我觉得时应当予以保留并传承的。
二、语文的学科特点
我从教的这几年,对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看法。
(一)语文是一个长线学科,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才能够在学生的成绩上看到效果。如果有谁妄想在短时间内在语文方面有突飞猛进的进步,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就算有了提升,那也是急功近利后的短暂春天,终有一天会被打回原形。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想建造金字塔,必须把基础打牢,这样才能够牢固不坠。
(二)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语文包罗万象,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科学等等方面。这可以大大的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又会让学生觉得语文的东西很驳杂,信息量太大,不知该怎样消化吸收,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面临的问题。
(三)语文是一个功在平时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方法我觉得可以概括成八个字:功在平时、重在积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正因为上述提到的语文的知识很驳杂,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时就要学一点就掌握一点,掌握一点也就是积累一点,如果这样坚持不懈,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积累的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三、语文在教育教学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改变
(一)正视并加强语文的基础作用
语文的基础作用毋庸置疑,它不应该是一个鸡肋学科,不应该再在公众眼中觉得无关紧要,可好可坏了。我们应该正视语文的这种关键性的基础作用,还它应有的地位,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减少学困生的出现,并帮助学困生逐渐进步。
(二)在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及情感引导
在目前,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少些功利的东西,把重心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正确的情感引导上来。要认识到,升学率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应该成为孩子们寻找快乐生活的一把钥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与父母、老师和其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减少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情感引导,让学生们正确认识并感受人类的美好情感,让他们学会感恩,为他人着想,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在教育中应该更为重要。
(三)根据需要补足教材当中的缺憾
针对现在教材中的一些情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需要补足教材中的缺憾。例如,教师可自行给学生讲解汉语的语法,并让他们同英语语法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授议论文之前,寻找议论文文体特点明显的文章来给学生讲解,当学生能够同其他文体相区别之后再正式进入议论文的学习。实际上,这是很多老师已经在做的了。这样,可以大大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语文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正视并加强这种作用,改变语文被轻视、弱化、边缘化的处境,使之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