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及运行管理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log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巨大的变化,接受艺术培训、文化教育、终身学习成为每个公民必然需求,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实体文化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在数字化时代之下,人们所提出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数字化建设成为文化馆在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及时交流
  引言: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字文化馆建设必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文化馆可以将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信息推送给用户,为其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使其获得艺术享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与文化生活、文化工作相关的内容,也成为文化馆不断发展与创新的主要手段。
  一、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概述
  (一)微信公众平台介绍
  腾讯公司在2001年推出了一个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也就是微信。它具有免费性,不受任何智能操作系统、网络运营商限制,只需要耗费一定网络流量,就可以在好友之间互相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短信等,同时还具备公众平台、漂流瓶、摇一摇等多个功能微信。腾讯账号可与微信账号相关联。因为微信有着便捷的操作功能和丰富社交功能,使得微信在近些年用户人数增长速度极快。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智能手机,都已经下有微信,月活跃的用户可达6亿用户,同时覆盖了多个国家,并且超过23种语言。除此之外,各品牌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一千万。微信公众号主要具备素材管理、实时交流、发送消息等多个功能。与此同时,使用编辑模式与开发模式,可以对用户信息做好自动回复[1]。
  (二)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公开化的账号类型,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文化资讯、文化信息,并且具有下属特点:
  1.信息传播速度快
  想要快速传播文化内容,文化馆必须打破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客户传送文化资讯、文化信息,保证广大民众可以自由开放、随时随地的享受数字文化成果,不断提高文化资源所具备的传播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大众文化素养[2]。
  2.便捷服务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能够使帮助民众快捷的接收文化信息,在点击相应版块之后,就能享受对应的文化服务,接受文化信息,同时主动地参與到数字化文化娱乐当中来,保证互联网+与文化服务实现有效对接。
  3.开放式互动桥梁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民众可以及时的了解政策法规、文化资讯等,由此帮助民众自由主动的表达对于文化活动、文化工作相关建议,同时也对于文化艺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评价和欣赏情况,保证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来[3]。
  4.保证公民具有话语权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自媒体平台,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平台上发布的多种信息都需要原创作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发布与宣传,有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具有极强的原创性。
  5.有较强辐射性
  在上文中,笔者说到,微信拥有着庞大的客户群,并且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相互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用户群十分庞大,使得微信公众平台有着辐射性强、受众面广等优势。当前各种山寨物品大行其道,人们对于原创提出了诉求与渴望,成为微信公众平台被广泛传播的重点。只要用心经营,其辐射范围和受众面必然会超过传统媒体。
  二、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相应的改变。目前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缺乏专业技术团队、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缺乏完善性、难以保障运营经费、资讯来源单一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使得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受到限制[4]。
  1.平台设置缺乏完善性
  当前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加入了微服务、网上展厅、微文化馆等多个板块,但是有的板块只是徒有其表,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也未能开发业务。同时印象板块、投票互动板块的功能也难以健全。
  (二)缺乏健全的专业团队
  因为受到人员编制情况的影响,本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只配备一名管理员和一名运营人员,并且都是兼职人员,未能配备微信公众平台营销、计算机等方面人才,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对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开发、日常运营造成影响,无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完善,难以提高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总体质量。
  (三)缺乏足够的运营经费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暂时未能落实好专项运营经费这一问题,同时也未提及功能开发费用,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受到进一步的制约。
  (四)缺乏全面的资讯信息
  在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中,主要是以艺术展览、文艺赛事、文艺演出为主,也会定期转载微信公众平台中的一些文章,发表文学原创,但是因为资讯有着单一的来源,且内容缺乏时效性、专业性、新闻性、权威性等,所以会对于民众关注度产生影响。
  三、开通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主要意义
  (一)构建全新的文化服务平台
  近几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成为文化工作推行的重点。文化馆作为群众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文化馆担任着重任。目前文化馆服务方式主要是以送戏下乡、知识讲座、群众演出、电话沟通、作品展览等,这些内容主要是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有着单一的服务载体,容易受到环境、经费、天气等制约。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能够主动打破单一性,只需要安装微信智能终端,就能帮助群众了解文化活动。
  (二)对服务载体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相应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在家中等着“文化上门服务”,人们开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寻找更多文化活动。但是因为生活与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加大人们的压力,人们业余时间也开现出破碎情况,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能够帮助群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充盈自己的生活,在等待会议、公交、地铁等时候,及时查看文化馆公众平台所发布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文化活动主要情况,并且掌握相应的资讯。因为微信公众号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能兼顾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对象所提出的需求。   (三)宣传效果好,运营成本低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于数字文化馆建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因为维护成本高、建设费用大、对技术水平要求高等,使得一些经济落后的文化服务网站难以维护与持续下去,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数字服务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这一问题,只需要申请账号,在通过认证后,就能使微信用户通过搜索方式,找寻自己所需的微信公众号,随后加以关注。这个过程简明易懂,操作简单,不需要极高的技术。文化馆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信息,展现文化馆工作当中的亮点,提高微信公众平台对群众产生的吸引力。
  四、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主要方法
  (一)内容方面
  首先定期发布文化馆培训活动等相关信息,文化馆主要是以基层辅导、文艺培训、组织活动为主,这些功能都配有十分丰富的活动资料,这也是支撑微信公众平臺建设的根本。如何才能将工作内容采用有声有色的方式全部展现出来,使其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且及时转发,是微信公众平台必须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次,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不断普及,通过新媒体方式,将已经失传或者快要失传的非物质遗产全面的展示出来,利用新时代科技,促使古老文化遗产重新散发活力。
  再者,因为有了微信公众平台,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查看文化馆举办活动时间、内容、地点,并且做好转发。在过去的时间里,主要是以电视广告通知、电话等方式来告知群众,微信公众号与以往方式相比,更加的便利与灵活。
  (二)团队合作
  文化馆公众平台运营不是靠单一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不同专业人员都能深刻了解到各自专业的特点,采用分工合作方式,可以成立审核小组、采集小组、编辑小组,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宣传等多个专业进行分工,由专业老师进行设计和采集,这些人员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经过修饰与转化之后,成为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获得成功的关键。
  (三)板块设置
  利用公众平台定时发布信息,精心设置板块。比如周一是群文活动展示,周二是非遗知识普及,周三是文化剪影,周四是志愿者报道,周五是作品推荐等。日常活动主要是以快报形式进行转播,可以延后当日板块展示内容,将活动宣传和知识普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工作平台。
  (四)巧妙构思
  利用良好的宣传策划方案,能够推动地方群众文化事业更好发展,这也为微信公众平台吸引更多粉丝,并且提高转发量的关键。比如微信公众平台中每月有一个推广亮点,在与群众进行互动时,通过奖品、话题热度等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信发展更加迅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管理、运营、设立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当前文化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日子里,正确的使用新技术、新媒体等,成为文化馆工作人员必修课。文化馆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善管、善用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具体的展现方式。文化馆公众平台应当不断提高其运营水平,扮演好管理者、倾听者等不同角色。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给媒介管理带来严重的挑战,在这时管理好新媒体,保证在管理中不说空话、不说外话,才能保证新媒体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毛飞星.新媒体背景下长春市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青年,2020(14):202.
  [2]林玲.文化馆新媒体服务的探索与实践[J].传媒论坛,2020,3(04):133-134.
  [3]熊远超.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互动空间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文化馆为例[J].今传媒,2019,27(11):21-22.
  [4]王睿. 浅析新媒体视阈下文化馆培训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A]. 中国文化馆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新时代文化馆:改革 融合 创新——2019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获奖作品集[C].中国文化馆协会、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化馆协会,2019:6.
  (河源市源城区文化馆 广东 河源 517000)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道具是舞蹈艺术的形式要素之一,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具有多重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将其定义为:“为舞蹈表演而制作的用具,是构成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点明了道具与舞蹈表演的关系,并强调了其对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功能。而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  关键词:舞蹈道具;民族民间舞蹈  一.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道具  我国民族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保护工作有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来自网络环境的挑战。由于我国法律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本文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下公民个人信息的理论概述、目前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有效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
期刊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短视频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仅导致受众用户的流失,还严重制約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为了改善当前发展现状,减缓新媒体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冲击与影响,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短视频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巨大冲击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电视民生新闻;应对措施  引言:  新媒体的盛行与普及应用拓宽了人们获取与传播信
期刊
摘要:《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业集体化时期,被剥夺全部家产并驱逐流放的富农分子祖列依哈的艰难生命历程,她与流放之路遇到的杀夫凶手伊格纳托夫以及各种特殊移民们一起,在西伯利亚荒原开辟出另一番新天地。在建设新家园的伟大事业中麻木的人们渐渐意识觉醒,精神复活,在这里睁开双眼,沐浴新时代的曙光。颠沛流离的人生苦旅使主人公一步步破壳重生,从封建保守的“女仆”成长为独立自主的“女人”,从
期刊
摘要:服装,一直被当做“时尚”的重要元素。不管是在西方国家当中,还是中国当中,西装、旗袍等服装均给人一种和生活联系不紧密的感觉。但在中国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妇女被人工编织成锦、棉、麻等制成“衣服”,少数民族的衣服光彩夺目,光彩照人。创新的少数民族服饰属于基于实用性和琐碎性的“工艺美术”范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进行分析少数民族服装的文化特征之后,确定其发展的方向,并且将其和“工
期刊
摘要:蓝印花布是江苏南通地区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其取色天然,蓝白辉映,纹饰多样且寓意丰满,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南通蓝印花布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加。本文以国内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论著为线索,从论著的文献综述、课题论证、研究路径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环节入手,总结和归纳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文化艺术特色以及产业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蓝印花布;传统
期刊
摘要:海阳秧歌诞生于齐鲁文化大地,以自身所特有的礼仪性质及动作特色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视角关注于分析海阳秧歌礼仪性的起源与它表层动作与深层内涵结构。通过对史实整理与田野调查,结合格尔茨在阐释学中提出的地方性知识将海阳秧歌放置于齐鲁文化语境之下,还原它的前世今生,并从中分析他自身所特有的结构与反结构的对立统一,对“圆”意识的表达以及对社会变迁所做出的能动性改变。  关键词:海阳秧歌;礼仪性;适应性
期刊
摘要:中国典籍阿译的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中国典籍阿译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梳理,从总体性研究、单个译本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综述。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些年国内典籍阿译研究成果确实在逐年增加,翻译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不深入、翻译理论研究单一以及研究题材和译本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酒类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酒类流通体系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做好流通方式转型与创新工作,促进我国酒类行业健康发展。本文对酒类流通体系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路与建议,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酒类商品;流通方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酒类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从原来的超速增长转变为常规增长,已经进入到结构调整与市场整合
期刊
摘要:羌历年是羌族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羌族文化和生活的缩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是主要的羌族聚居地之一,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羌历年庆祝活动。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记录此次羌历年活动和对当地人的访问整理,再现羌族人民共庆羌年的盛况。  关键词:羌历年 茂县 音乐 文化  2020年11月14日,笔者从成都出发,一路沿行都江堰、映秀、汶川最终到达茂县境内。窗外的风景随行而变,由密密麻麻拔地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