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籼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其塑造农艺措施的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8年以来,针对高邮市湖西丘陵地区自2003年以来年均种植杂交中籼稻8730.6hm2、单产450.8kg/亩的低产情况,采用主要栽培因子专题试验和超高产攻关栽培,以期组装配套高产集成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①高产形成规律,在足够穗数前提下,主攻单位面积总颖花量,是实现高产乃至超高产的栽培途径;②栽培农艺措施,适宜播种期5月5日-17日,培育壮秧的播种量为(15~25)kg/亩,大田每亩的群体起点为(1.5~1.8)×104穴、3叶以上茎蘖苗(6.0~7.2)×104,每亩产量≥650kg的施氮量为(15.0~17.5)kg,并配合施适量的磷、钾肥。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高产形成规律;农艺措施
  两系或三系杂交中籼稻均具有源强库大的特征,只要塑造农艺措施恰当,即能实现超高产水平。高邮湖西丘陵地区的菱塘等4个乡镇,从20世纪80年末到2010年一直种植杂交中籼(6.67~8.00)×103hm2,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单产在450kg/亩上下水平徘徊。为此,笔者从2007~2010年起,试图从栽培策略着手,通过专题试验和超高产攻栽培试验与示范,以期探索超高产形成规律及其塑造的农艺措施的相匹配技术集成体系,供相关地区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与示范在菱塘回族乡三里村、天山镇肖祠村、郭集镇孙巷村进行。供试品种以两系超级杂交中籼新两优6号和丰两优香一号。菱塘和天山试验基地为白土土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2%和0.08%~0.010%,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5~10mg/kg、50~150mg/kg,全磷皆为0.05%~0.10%;郭集镇基地为湖田土种,有机质、全磷的含量分别为2%~3%、0.15%~0.20%、0.05%~0.10%,速效磷、钾分别为10~20mg/kg和>200mg/kg。
  1.专题试验
  (1)分期播种试验。设4月23日、4月29日、5月5日、5月11日、5月17日5个播种期,以1、2、3、4、5为处理号。秧田小区为1.6m×2.0m=3.2m2;大田小区为6.25m×2.13m=13.31m2。秧田播种量为19.5gm-1;大田行距29cm、株距14 cm,每亩为1.64×104穴,每穴单本。
  (2)大田栽插密度试验。处理1-6的密度为(0.92、1.2、1.47、1.75、2.03、2.3)×104穴,行距均为29cm,以株距由大至小调节密度;秧苗单株带蘖2.7个,相应的基本茎蘖由少至多的梯度增加。小区=6.25m×2.13m=13.31m2,3次重复。
  (3)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试验。设每亩施N(0、12.5、17.5、20.0)kg、P2O5(0或8.0)kg,K2O(0或8.8)kg两因素组合试验,9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为6.25m×2.13m=13.31m2。行距30cm、株距13.5 cm,每穴2叶1心以上茎蘖4苗。
  2.超高产攻关栽培试验
  2009、2010年,分别在3个乡镇基地实施规模为(8-10)hm的攻关栽培核心示范方。
  3.观测记载项目
  观察记载秧苗素质,茎蘖消长,主要生育期叶指、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
  二、结果与分析
  1.适期播种规避高温造成结实障碍
  丰两优香一号,5月5日和5月11日播种并同期移栽的抽穗期在8月10日前后;4月23日和4月29日播种的抽穗期在8月5日前后;5月17日播种的则推迟到8月10日以后。据高邮市气象局47年的资料统计,日最高气温达≥35℃各时段出现的频率为:7月下旬达40%,8月上旬为26.3%,8月中旬为16.4%,8月下旬为9.3%;2000年-2009年7月25日~8月19日期间日均气温28.0℃~32.0℃,日最高气温34.1℃~39.8℃年度发生频率为90%,日最高气温34.9℃~36.5℃的80%保证率在8月16日。该组在2009年7月下旬-8月下旬未出现日最高气温≥35℃高温影响,5个不同播期的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明显变化,产量差异无统计意义。故5月5日~5月17日是该组合适宜播种期。
  2.播种量是调节秧质的主因
  表2资料表明:35~40kg/亩播种量个体弱,单株带蘖少、群体带蘖率低、弱势分蘖比例高,茎蘖滞增期出现早,群、个体秧质与15、20、25、30kg/亩处理形成极明显差异。
  3.早插足苗争足穗
  每亩面积密度1.5、1.8×104穴,三叶以上茎蘖6.0、7.2×104苗处理的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高,产量构成组合优化产量高;1.2×104穴处理因穗数不足,产量与2.1×104处理相似;2.4×104穴处理高峰苗过多成穗率低,因群个体矛盾激化,结实、千粒重大幅度下降。
  4.氮磷肥配合施用对源库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1)氮肥的效应。与处理4相比,处理2.3的总颖花量分别低17.0%和10.5%,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低45.1%和20.1%,产量低18.2%和9.1%;处理6在抽穗期叶指大21.9%、干物质量大12.0%和后期光合势大19.9%的大群体情况下,导致后期干物质积累量低25.3%、净同化率低37.8%,产量低9.1%。
  (2)磷、钾肥的效应。每亩面积在N15.0kg情况下不施磷、钾的处理7较处理4产量下降14.0%,单位N素的生产力低40.0%;处理8(N15kg、P2O5 8kg)的单产较处理4仅低4.7%,每1kg P2O5生产稻谷7.7kg;仅施氮、钾的处理9较处理4的产量低7.5%,每1kgK2O生产稻谷5.5kg。
  上述资料表明:产量≥650kg/亩的施氮量以(15.0~17.5)kg,并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方能实现。
  5.超高产形成规律
  (1)相关分析。2010年菱塘回族乡三里村新两优6号核心示范方20块典型田块的产量及其构成分析结果(表5):单位面积总颖花量(X3)和有效穗数(X1)与产量(Y)的相关系数r3.y=0.8791** (y3.y=0.1874X+112.9664)和r1.y=0.4907*(y1.y=17.9464X+380.0106);每穗粒数(X2)、结实率(X4)和千粒重(X5)均与产量呈弱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足够穗数前提下,主攻总颖花量是实现超高产栽培途径。因X2与X3的的r2.3=0.6153**(Y1.3=1.3855x+61.9131),而r1.3=0.1259,故主攻总颖花量是主攻扩大穗型的栽培策略。
  (2)不同产量等级分析。亩产675-725(X=690.1,670.9-725.0)kg等级的平均亩有效穗16.36×104。每穗粒数185.3粒、亩总颖花量3026×104朵,结实率83.9%,千粒重27.2g,较625-675(X=657.2,625.7-675.0)kg等级的相应值分别增加1.16×104、-6.5粒、119.0×104朵、0.61个百分点和0.06g,亩产增加32.8kg主要得益于穗数增加使总颖花量增加和结实率有所提高所致;亩产量575-625(X=603.6,575.1-622.0)kg等级的亩穗数(14.63×104)严重不足,导致颖花量低(2706×104)所致。
  三、小结与讨论
  1.该地区自2003年以来的低产徘徊,除了台风或大风强降水和“两迁”害虫暴发等自然灾害外,主要原因是:抢早播种,导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扬花阶段遭受≥35℃高温形成授粉结实障碍,秧田播种量过高秧苗素质差;大田起点苗过少穗数严重不足;偏施氮肥特别是基蘖肥过多群体质量差结实率低。
  2.在足够穗数[平均16.4(14.9~17.1)×104/亩],总颖花量高[平均3030(2900~3180)×104/亩],每亩产量可达690.1(675.4~725.0)kg。
  3.高产超高产的塑造农艺措施以上述试验研究结果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南京农学院、江苏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2]黄丕生,等,单季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探讨,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长沙,学术期刊出版社,1986.10.6-10,178~181
  [3]张洪程,等.杂交稻高效栽培株型及其塑造农艺措施研究,杂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长沙·学术期刊出版社,1986.10.6-10,182~190
  [4]谭中和,等,杂交籼稻开花期高温危害及其人对策的研究,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长沙·学术期刊出版社,1986.10.6-10,228~232
  [5]颜振德,论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长沙,学术期刊出版社,1986.10.6-10,201~20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明了方向。如何适度流转农村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这是目前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大通县立足县情,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径正作出艰辛努力。  全县现有集体耕地68.23万亩,其中:旱地44万多亩,水地14万亩。在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发包农户67万
期刊
[摘要]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广体系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阐述现代农业推广的内涵,分析目前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现状,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推广的新要求。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推广;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
期刊
[摘要]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联系农业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的重要纽带,没有适合本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也难以实现。珠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应根据本土农业发展所处的各阶段特点出发,围绕本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政府农技推广组织为主体,不拘发展多种形式、各类性质的农技推广组织,逐步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推广新体系。  
期刊
枣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属于我国的特产果树。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富含糖外,每百克枣肉含1.2g蛋白质、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4g等,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常作滋补食品。此外,枣果还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P(即卢丁)和维生素C,医疗药用价值较高。枣果除生食外,可制成多种加工品,进行长期贮运。枣及其加工品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枣树具有用工少、
期刊
一、大蒜的整地施肥   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力较弱,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栽培。尽管大蒜的适应性较大,但还是以砂壤土为好。因砂壤土疏松,适宜根系发育,返青早,抽薹早,蒜头大且辛辣味浓,起蒜容易。  栽培大蒜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耕翻晒垡,在播种前要再整地作畦。基肥应在耕翻之前施入。大蒜因生长期长,群体密度高,需肥量大,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
期刊
花生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花生品种退化、重茬严重、栽培方式落后及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产量水平一直不高近几年来,岫岩县采用地膜覆盖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取得了可喜成果。采用此技术比普通裸种增产45~50%。大垄双行,即把以前的60cm小垄改为90cm的大垄,然后在畦面上播种两行花生,其小行距为30~40cm。这种栽培方式使每667m2增加2000穴左右
期刊
[摘要] 从培育壮苗、整地定植、越冬前管理、开花前管理、开花结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简单介绍了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草莓;培育壮苗;整地定植;越冬前管理;病虫害防治  一、培育壮苗  选择高产、抗病、优质、耐低温、果实硬度大、甜度较高的品种,如美国6号、新莓8号、宝交早生等。最好建立专门母本园,没有母本园可在生产田采收后,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秧苗作
期刊
[摘要] 盐碱地栽培果树,尽管投入比熟地大,但果树病虫害发生少,果品品质好。根据实践经验,将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和体会小结为选树种、刮盐、洗土、设隔盐层、定植、配营养土、密植、覆盖、间作绿肥和科学施肥,以期对果农实际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树种  苹果、杏、桃等树种抗盐碱能力差,不宜在盐碱地栽培。枣、梨、葡萄等树种抗盐碱能力比较强,比较适合栽培。梨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菜农在茄子育苗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育出的幼苗质量较差,徙长苗、老化苗、死苗、病苗现象相当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茄子无公害栽培进程及菜农的经济利益。根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茄子的育苗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品种选择、播期安排、育苗方法、苗期温度、水分、光照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技术归纳,从而使育苗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可显著提高茄子的壮苗率。  一、品种选择  选用黑龙长茄、玛当
期刊
庆元县黄田镇海拔300m左右农区,一般一年种植春粮(马铃薯)-水稻两熟或单季稻一熟,种植业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经济效益差,2008年,我们对春马铃薯-水稻-秋豌豆一年三熟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经3年的试验与探索,总结出春马铃薯一水稻一秋豌豆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到2010年全镇推广面积1000多亩,平均亩产春马铃薯1250kg,产值2500元,水稻510kg,产值1200元,豌豆荚420k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