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救援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掌握游泳技能的同时,提高入水救人的本领。
  方法:当施救者发现有人溺水时,迅速起跳出发游至溺水者身边,将溺水者拖救至岸边,用时最少者获胜。
  规则:分两组,每组两人(一人扮演施救者、一人扮演溺水者)。溺水者在规定区域做出呼救动作,施救者在岸边听到发令后迅速起跳出发,利用合理的施救动作(溺水者不做任何动作,但须身体正面朝上),将溺水者用最短时间拖救至岸边,即完成救援任务。
  讨论与分享:救的是生命,捞的是物体甚至物品,成功救捞的前提是技术过硬,多些丰富训练才是保命与救命的基础,各种形式材质的人体、物体,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多惊有喜,多变有益。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农村地域广大,农村学校众多,2014年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安排,我们对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舞钢市、湖南省醴陵市,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市忠县四个地区的农村学校600多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送教到县”的示范性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探索性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师;培训;探索;经验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学校体育
关键词:技能教学;游戏化;资源利用;正脚背运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65-02  一、设计理念  本课结合正脚背运球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动情感,设置多种练习手段和辅助措施,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同时,通过活泼的练习形式、竞赛活动与具体化的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实验区之一的郑州市金水区,始终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课堂教学为工作核心,聚焦课堂教学研究,以不断创新的教研模式,促使全区教师在研究中提升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反思、总结,金水区教研迈出了五大步,形成了金水区独具特色的教研工作模式。  第一层面:五步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教研工作  第一步:案例推介——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快乐体育”为主导,以增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同时又能在团结协作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法:分解-完整、激励评价、分组练习、重复法。  学法:尝试—练习—实践—评价—改进、小组合作、伙伴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教学常规—准备活动—辅助练习—新授技术—学生尝
摘 要: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育教学也是一样,技术动作难点的学习及易犯错误的纠正,离不开适当的教学方法,且效果往往更加直观。本文以本校初一年级排球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来阐述教学方法的改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积极性影响。  关键词: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改进;积极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6-0034-02  一、背
摘要:研究指出,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是体育教学质量最核心的要素,研制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应区分“学习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区别,本文重点对某运动技能学习质量标准研制提出四条基本原则与两条基本路径。  关键词:学习质量标准;内容标准;表现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36-04  讨论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必然涉及体育教学质量的评
摘 要:我校一校一品的“绳“文化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挥彩绳”,二是“编彩绳”。自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挥彩绳、编彩绳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以绳养德”;通过编制中国结发展学生动手能力,跳绳发展学生身体协调配合能力,做到“以绳增智”;通过各种跳绳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到“以绳健体”。  关键词:一校一品;绳文化;挥彩绳;
摘 要:受传统重智轻体的思想影响,广大家长认为体育成绩的好坏无所谓,文化成绩好才是王道。并且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呵护倍加,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这样好苗子就会被耽误甚至是荒废。要想取得好成绩光靠抓好冬训、培养梯队、选好苗子远远不够,教练和家长建立和谐关系的策略模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教练员;家长;建立;和谐关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摘 要:在很多地区,体育学科的教师“跨学段教学”的现象一直存在。由于各学段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我们在体育教学科研活动中尝试让初中教师到小学、高中等学段进行“跨学段教学体验”。主要目的是让教师既成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路等主观因素与跨学段教学活动的客观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促使教师进行主动反思和求变,以达到促进教师快速、全面成长的教科研目的。  关键词:学段;跨学段教学体验;教学科研;借班上课  中图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20-02  一、本届比赛的概况  2013年12月26-28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湖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代表共180人参加。  本届比赛引起各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