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三次法”的写作指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no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小语教学中,作文教學成了语文教师的“拦路虎”,习作成了学生望而却步的课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落实“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往往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没能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发现写作秘密并加以仿写。小语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的典范,自然隐藏着许多写作秘密,其中“三次法”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下面根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在句中进行“三次法”的写作指导
  一篇作文是否优秀,评价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看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是否有闪光点。要知道一句生动优美的话语不仅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因此,带领学生理解并掌握句中“三次法”的写作指导十分重要。
  二年级上册的《瀑布》这篇课文,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作者采用“如烟、如雾、如尘”三次比喻,写出了瀑布撞击岩石后水珠上升、扩散、下落的整个过程,犹如弥漫的气体,似悬浮的小水珠,像飘撒的灰尘,多美呀!
  三年级下册《翠鸟》一文中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这个句子作者用了“蹬开、叼起、飞走”三个连续动作,将翠鸟的动作、神态和速度淋漓尽致表达出来。
  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中的“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是利用三次大伙的夸张句,形容首都临淄人很多,同时比喻都城一派繁荣景象,艺术地表达了“要体现光明而不写光明”的理想效果。
  还有《珍珠泉》的“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在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这些使用“三次法”的句子,不胜枚举。如果教师能引领学生发现这些秘密,就找到了小练笔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仿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谈到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时说“多读书、多表达,先模仿、再创造。”其中道出了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重要过程——模仿。我相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不断进行句子“三次法”的仿写,一定会写出生动优美的句子来。
  二、在段中进行“三次法”的写作指导
  小语教材关于“三次法”的构段秘密,稍微留意的教师均可发现,只是我国重人文轻写作的语文教材,是以阅读为核心编写的,致使很多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对课文的过度分析,忽视了作文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三次法”的构段方式。
  《燕子》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个段落就有“三次法”的写作秘密。羽毛是一,翅膀是二,尾巴是三,抓了这三点,就写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燕子。学生通读之后,我问学生是否发现什么写作方法,学生众说纷纭。我相机给学生提炼描写燕子的“三次法”:羽毛+翅膀+尾巴=燕子。许多学生瞪大眼睛,其中一学生说:“啊,原来语文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学生们找到突破口后,我就让他们仿写其他动物的外形,甚至人的外貌。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知道写动物的外形或人的外貌,抓三个特点来写即可。
  “三次法”构段秘密在小语教材中还有很多,如《桂林山水》中写山水的段落,就分别写了水的“静、清、绿”和山的“奇、秀、险”。还有很多段落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像……像……又像……”大多都属于“三次法”的构段方式。只要教师抓住“三次法”的构段秘密,指导学生反复读,深入悟,多仿写,这种构段方法就会不自觉地迁移到学生的习作中去,学生写段落时就容易多了。
  三、在篇中进行“三次法”写作指导
  教师在教阅读教学时,怎样指导学生发现篇的“三次法”写作秘密呢?笔者认为,先让学生浏览全文,宏观地分析文章的结构,看看是否有三次并列式的,如果有,就让学生按照提炼段落的“三次法”加以归纳。
  《想别人没想做的》这篇课文,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的骆驼更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只画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营造出有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我让学生把课文大略读了一遍后问学生:“写了几个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大徒弟、二徒弟和小徒弟的?”“谁能按提炼段落的‘三次法'归纳这篇课文的写作秘密?”学生们边回答边回忆段落“三次法”的提炼方法。过了一会儿,好多同学就写出了一个个公式:大徒弟+二徒弟+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能把一篇较长文章的结构用简单的方法写下来,从而容易掌握并列式的篇章结构。第二课时,我就以“故乡的山”、“家乡的小河”、“夏日的晚霞”为题进行仿写。如此读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学生就能有章可循,为写好一篇习作打下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叶老说得好,以后再碰到相同结构的文章,就不必细细地教了。如《顶碗少年》和《再见了亲人》等课文,让学生回忆前面的学法,教师提示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三次法”可以是实指,亦可以是虚指。有时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连写了五次或七次,都可以用“三次法”去进行训练,只是次数不同罢了。
  写作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当下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依然谈作文色变,普遍存在怕写、不愿写现象,所以,希望各位同仁在阅读教学中把注重解读改为注重读写,真抓实干地带领学生发现写作秘密并加强仿写,破解学生“作文恐惧症”的密码,切实让学生能够写出精彩的作文来。
其他文献
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未间断过班主任工作。22年来我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有计划有针对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在优化德育环境,创新德育工作的教学实践中踏踏实实地展露着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的风采,受到家长、同行的肯定。  一、德育管理,创新思路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活动”是班级的一个重要阵地,在活动中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特色,也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
期刊
自尊也称为自尊心,是作为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健康的自尊感,能让人感到亢奋及形成自我认可意识,进而在具体实践中勇于追求进步及实现成长,最终获得成功。学生的自尊心极为敏感,一旦被伤害,则如同被扒了皮的树苗一般,有可能会枯竭并死亡,可见后果极为严重。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记得刚刚踏上三尺讲台半年,我的班级里发生了一件小事。然而几年过去了,这件小事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里。  一年级刚开学时我就注意到
期刊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是其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可见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重教不懂教”,不了解幼儿的需求,不理解幼儿的行为,对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加没有头绪,經常很无力。因此,作为现代的家长,应倾听幼儿心声,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努力提升家教力,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怎样的教育改革,以人为本始终是教育的本质,是学校教育的初心。通过基础教育,将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教育成一个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有礼,正直、善良、勤劳、孝敬,有功益心的人,这就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我们教育者的初心追求。所以,“立德树人”教育应当“无痕”寓于每个教师的每节课堂教学中,是教师的一种习惯性的、下意识的自然的行为。  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懂得用独特的方法打开孩子那与生
期刊
自从广西体育高考设立了專项考试以来,篮球专项就一直成为许多考生专项考试的首选。因为篮球运动一直是受到许多运动爱好者的喜欢和追捧,普通学生和人群都喜欢篮球运动。篮球作为球类运动之一,它不受性别、年龄、区域的限制,其魅力在于当球从手中以不同角度、方式投向篮筐并“嗖”的一声入筐瞬间满足了投篮者的心理,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因此投篮可谓是篮球运动的精髓所在。广西体育术科高考篮球专项测试考试设有一分钟定点投篮
期刊
摘要: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的启蒙阶段,对科学产生兴趣,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更好的完成科学教学任务。如何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笔者在一年级科学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入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科学兴趣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俗话
期刊
摘要:幼儿园课程文化是幼儿园的精神内核,是幼儿园建设的灵魂。我园根据《纲要》和《指南》精神,依据中心小学总体“合和”教育理念,结合本园“仁爱知礼,淳美和谐,快乐发展”的办园理念和园所实际,在课程领导力相关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合和”课程体系,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各类课程都能按原计划圆满完成。在课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在不断地进步,孩子们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园所成了
期刊
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当然,创造教育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观念,以及了解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  关键词:创造教育、幼儿园、教师、幼儿、探究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被越来越多人重视,当然,创造教育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
期刊
摘要:一间教室可以容纳无限,一位老师可以激发一群学生的精彩。核心素养被誉为当代基础教育的DNA,而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载体,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途径。我校将剪纸课程引入课堂,通过剪纸欣赏、学习、制作等,让小学生领略“剪纸文化”这一民间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丰采,并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亲近具有浓郁乡主气息的剪纸民间工艺,传承千年剪纸艺术,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剪纸非遗、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对失重环境下力学问题的教学往往限于利用牛顿定律进行受力分析,抽象且枯燥[1],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本文提出的基于自由落体运动和智能手机的失重实验平台设计方案,可将常见的力学模型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通过手机无线投影直观地展示出来,并可进行实时共享和精确分析。这种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并结合现代技术的物理实验平台设计理念,可以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失重,自由落体,平台设计  一、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