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光晃动的水草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小说写作之困难在于语言,在于叙事策略。不久前余光中和王德威共同发文,抵制削减国文科中的文言文篇幅,并尖锐地提出了要注意中文欧化倾向。然而现在才提出救亡中文太晚了。在大陆,污染中文最严重的其实不是欧化句式,而是网络用语和表情包。我们这代人面对的语言形势更加复杂。语言中的预设与暗示太多,比喻又充满歧义。也许最终传统语言会完全消失,人们只能用表情包交流。对此,我倒并不担心语言的流变,只是我无法想象一部用表情包写就的伟大小说。
  更加撕裂的是叙事。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面对西方理论的冲击。克劳德·西蒙在1980年的演讲中说:“描写已经显现出,它以充满活力的方式在运作,并让它自身成为了故事情节。”青年评论家谢有顺在《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中说:“当代叙事學让我们看到,小说写作在本质上并非单纯地反映社会人生,它更是一种语言建构。叙事文学除了故事的讲述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结构、形式、视角、叙事时间等艺术问题。”
  小说叙事的独立性在全球作家中远未达到共识,何况我们是有着悠久文学传统的国。胡兰成、夏志清都说中国文学较西方文学是“人的文学”、“人世的文学”。近现代从沈从文到阿城、汪曾祺,我们的文学确实有“关注人”的传统。西方新小说理论的诱惑,东方文学传统的觉醒,新一代作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里开始自己的写作。作为读者,我们也只好在这样的语境下考量一个个文本。
  读戴升平的三个短篇,其中《水草》最为完整,情绪和笔法最顺畅统一。文字间有浅浅的魔幻感。小说讲述了一个留守儿童“鬼子”的死亡。不受欢迎的转校生鬼子成了“我”的同桌,“我”出疹子期间被父母锁在家里。鬼子前来探望,鬼子答应要为“我”捉一条鱼,却再也没有回来。作者在创作谈中说,这个情节来自儿时的记忆。它的发生在作者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不管是否与自己有关,儿童对玩伴的意外死亡是有负疚感的。它深埋在敏感多思的作者心中,随着成长发酵。灰底色的回忆终于在文本里出现了转折,“关在窗户里的我好像一下子飞了出来,紧紧跟在他后面,要去找一个快乐的童年。”《水草》靠一个比喻,轻松完成了在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跳跃。她感觉自己跟着鬼子来到河边,看着他和(已经去世的)姥爷一起钓鱼,最终鬼子为了捉一条大鱼下水,被水草拖向河水深处。在少女“我”的心中,鬼子是为给自己捉鱼而死的。那是一种强烈的无法排遣的情绪,又因为自己的“不在场”而更加愤怒。文本用虚构营造出一种现场感。让“我”目击了这次死亡。“鬼子的脑袋被河底的水草缠住了,他倒立在水里随着水流左右摆动的样子,像极了一棵无根的水草。”读者跟着少女补上这一帧凄美的死亡画面,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自我释放。
  《门》以“我”的视角发现了一个长辈“云姨”的情感世界。和《水草》一样,作者从一个点出发,将个人经验混合大片的想象,试图营造出一个纠缠着残疾、暴力却有一丝绮丽的氛围。但作者过度沉迷于气氛营造,使叙述有些失控。读者反复掉进类似琼瑶般的剧情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描写之中。由于内在逻辑的薄弱,导致“门”的意象并未如预期的在小说里建立起标志性象征。
  《灰老鼠》的叙事风格在三篇中略有些跳。“灰老鼠”是一个人的外号,一个有点怯懦的人。他从单位偷带原材料卖给一个叫光头的人。后来光头死了,他的死竟然和灰老鼠有关。我喜欢这篇小说开头部分顺畅简洁的短句子。希望作者在未来的写作中多尝试这种语言节奏。前面两篇小说中时不时冒出的繁复的“漂亮句子”,单纯描写感觉的,充满了女性想象力的句子,实际上有些伤害小说。
  作为一个新锐作家,戴升平的写作很有灵性。她能够注意到现实生活里那些荒诞的细节,并从那里打开一个虚构的出口,搭建起一条与现实并行不悖的线索,使冰冷残酷的现实有了另一种含义。当然,她的风格尚未形成,这也是她的优势。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固定自己,殊为可惜。文本中仍然有明显的阅读、译著痕迹,这也是我们这代写作者共同的困境,小说永远建立在个人经验和阅读经验基础上,很少出现生活底蕴深厚的作者。囿于生长环境导致的格局问题本无可厚非,但真正优秀的写作者最终能够冲破这一切。
  若以开头说过的小说叙事发展而论,戴升平的作品仍显现代性不足。这方面中文小说整体落后于中文诗歌。当代小说一方面越来越淡化情节进入到观念领域,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描写、叙事的形式。一个“地板上的苹果核”会用去几页甚至几十页的篇幅。和虚构一样,叙事独立正在扩展作者的边界。这是每个作者需要独自面对的问题。像金宇澄《繁花》那样,向传统回归,以退为进也是一条道路。
  戴升平在作品中表现出良好的能力,而且因为女性视角,生出了一些特别的美学特征。戴升平关注的人物多少有一点灰色:或有着不完整的家庭,或是相对边缘的底层人物,对这些人物的描绘令人想到画家毛焰的油画,压抑的、迷离的、惶惑的、敏感的、隐隐令人不安的。这些人物情绪被作者以一定的笔调统筹在现实与记忆、现实与虚构之间,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像望着水中,随光晃动的水草。
  (责任编辑:钱益清)
其他文献
天刚刚睁开眼,顾洁就睡不着了,像个熨斗一样在床上翻滚起来,蒋棋也被她弄得没办法入睡。  蒋棋,到底还买不买房子?现在四环都要8000元一平了,再不买,这辈子都买不起了。连我们公司的前台妹子,都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我难道还不如她?天天顶着一张整容脸四处游荡,下巴尖得能戳死人。顾洁起了床,嘴里边不停地念叨,也不顾还含着絮絮的牙膏泡沫。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她多时,导致她周末连懒觉都睡不成。  老婆,我们现
期刊
棣棠:不言说,但相思  时值暮春,空气里已有初夏的滋味,接下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热烈分明。此时节桃李繁花落尽,梅子初结,余下棣棠浅金的影,牵着暮春人心。  我本不喜欢黄颜色,连带着黄色系的花原也是无感的。如今年长了,反而喜欢一切黄色的花,给心中一抹明亮。何况棣棠,更是个例外,因为它长得实在好看。枝条柔软,翠叶细密,花朵是极浓郁鲜丽的金黄。相比之下,油菜花和向日葵太淳朴;连翘和金钟花朵铺张过甚,甚至带
期刊
记梦  梦见乡村音乐节。请我用他家水管洗手的小孩儿,他脸上闪着树荫下的光斑。灰蓝色光滑有绿苔的洗手池,旁边是荫蔽着整个屋宇和院落的巨树。女人穿着夏布衣服,戴着月白头巾,脸庞圆润。男人从窗口探出身子。在阳台、窗口等着演奏的人们。梧桐林荫,布满楼房之间的夹道。暖黄墙面,树影幻动。有个姑娘在楼洞口叫我,我们认识。她和我走在道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仰头看着窗口此起彼落的演奏。缓步走向草坡。姑娘小伙子明亮的
期刊
一觉醒来,吴有财已经身在上海浦东。  那天早上,他到镇上去会亲家,亲家在镇东头开了家名叫“江海人家”的小吃店,店面小得只能放四张小条桌。这个“会”不是一般的会面,而是要求情的。亲家虽然已经答应了两个孩子的婚期,但开出的礼金数目是三万。他知道,人家把姑娘养那么大,要个三万块钱确实不算多。左邻右居办婚事,礼金也不会在这个数之下。问题是,他没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他和妻子就种了五亩责任田,一年到头一万
期刊
新疆和上海的文学界,这些年一直有紧密的互动,此次两地的评论家何英、朱小如针对长篇小说《木垒河》与作者李健面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对话和讨论。何英、朱小如、李健,以下简称何、朱、李。  朱:首先要感谢你的极力推荐,让我有机会认真阅读到李健长篇小说《木垒河》,这部小说是否参加了上届茅奖的评选?因为上次出差遇到一位茅奖的评委听我说篇名,他立刻问我作者是新疆的吧。可见这部小说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何:是参评
期刊
时间:2016年9月23日下午3?誜00—6?誜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  参与人:飞氘、夏笳、肖海生、王德领、徐刚、李壮、赵天成、沈建阳、谢尚发、李屹、樊迎春、邵部、陈若谷、李勇、李剑章、章洁、刘启民、张中江、陈莹、周晓  杨庆祥:我们现在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本次活动是联合文学课堂的专题研讨,讨论内容是科幻文学。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专题研讨,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
期刊
莱茵·贝尔纳迪诺(Rhine Bernardino):  影像和表演艺术家。常自称“莱茵河石”(Rhine Stone),关注艺术表演中对身体的运用,以及如何将影像、照片对现场表演的记录纳入到创作环节中,作为表演整体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在创作过程和呈现的现场中都围绕艺术表演中人的忍耐力展开。将人的身体视为一部生物装置和艺术作品,即是将身体视作用来交流的途徑、表达的方式及与它们建立多样性的交互的客体,
期刊
你是我的现实。我是你的幻影。  ——保罗·策兰  “何贝,何贝。啊,何贝,你在哪儿?何贝?”  他又叫我了,声音听上去就像从地底发出来的,非常遥远。  是我听错了?还是他找不到我,也走不出青枫岭,被那片蛇树困住了?  我喊着:“好的,小海,等着我啊,我这就来了。”朝着声音的方向找过去。  现在他一定后悔死了,为什么要回青枫岭呢?我说过有一大片蛇树包围着青枫岭,弄不好扎到里面再也出不来。他不相信,问
期刊
1  说起阿小,村里的老辈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她呀,了不起,我们村里女娃们的领头羊哦。  阿小打小不爱念书,拿起课本就头痛,卷子发下来,红叉叉比题目还多。这人倒长得有模有样,高个,白肤,再细看,腰是腰,臀是臀,两只吊梢眼,眼风一掠,撩人得很。作业写不出的时候,她会翻开那本粉色日记本,对着夹在里面的一张张纸条发呆,然后念上一念,念着念着,脸又烧了起来。那是老支书的儿子写来的,和她同班,他写得最多,前前
期刊
要写出精确的“当代往事”,动用日记、影像和刊物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我在这些方面不是一个什么“有心人”。日记断续而散落,收集期刊也缺这少那,对各种形式的记录我甚为戒备,心有余悸。看来要写出某种事实,呈现某个年代的面貌,勾勒某个文学群体的活动状况,还得通过对各种面孔、声音、气味和氛围的回忆,借助于年鉴、文本、照片和图形,来再现和重构往昔,刻画出一代人的“精神肖像”。  ——札记  一  2011年夏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