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块一】
  (师自我介绍,出示台湾的照片)
  师:有很多鲜艳的花。最美的是哪一朵花?
  生:第……呵……第三幅。
  师:请你深情款款地看着我,你说第三幅,是我最美,是吧!台湾有许多美景,但台湾最美的是人!丽云老师很喜欢读我们的古诗文,看到美景,我马上想到这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可是最近台湾好喜欢下雨,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立刻想到这首诗。一起读前两句。
  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师:真的,天气变冷了。那天我到山上去,看到枫红,就想到这首诗。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评析:课前谈话就让学生读了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配合色彩缤纷的画面,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画面的优美和诗歌语言的隽永,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为这堂古诗词教学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师:是啊!我们读过很多古诗文,看到美景时,那些诗文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在我们脑海里。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首跟风景和季节有关的古诗词。读诗词之前,我们要懂得学习的方法。你们有完成预习单了,是吧?(学生点头)
  师:读任何书一定要有方法,不是打开就读的。(出示课件:走进古诗词)
  师:同学们,读任何书之前,都可以用KWL来表示。
  [出示:K(What do I know)我知道什么?
  W(What I want to learn)我想学习什么?
  L(What do I think I will learn)我学到了什么?]
  师:K,我对古诗词已经了解了多少;W,关于《渔歌子》,我想要学习什么呢;L,我学会了什么。(将学生分组:每对同桌按左右座次分组,按纵向分为“左”组、“右”组)
  评析:陈老师没有直接进入到这首词的学习,而是让学生停下脚步认识学习的方法,按照此方法阅读,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此时此刻出示这个学习方法时机把握得很好,因为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学習方式运用也得当,采用同桌学生分组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通过运用实践更容易掌握此方法。教师通过学生对K、W问题的讨论,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及学习愿望,使这堂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师:倾听是很重要的学习。两个人深情款款看着对方。第一个问题:左边同学对右边同学说,关于古诗词,我学到了什么。第二个问题:右边同学对左边同学说:关于《渔歌子》,我想学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言)
  评析: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K“知道了什么”和W“想要学什么”,至于L“学到了什么”,应该是这堂课上完以后的事情。学生学习这首词最想了解的还是词意、作者生平、诗词的情感(中心)等等。其实教师此时最希望学生提出词中的一些深层问题,比如“渔翁为什么不想回家”,这个问题对理解词人的情感很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有预设,但非小学生能想到的。
  【版块二】
  师:四(年级)上(册)我们学过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四下我们学习《渔歌子》,谁能告诉我,这两首诗词,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词的特点)
  评析: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词,教师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初步发现诗与词在表达形式上的区别,顺便补充了有关词的知识;接着留出时间,让学生默读,静下心来进一步发现词的词牌和格式、词的押韵等。话语简洁,用时很少,让学生对诗与词的不同表达形式以及词的基本特点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
  师:老师在来之前,在家里用琴弹了这曲调,唱着《渔歌子》,录下来,想不想听?
  生(期待状):想。(播放录音,学生静听,陶醉)
  师:我们修德小学的学生还有儿童摇滚版,来,听一听。(播放儿童摇滚版《渔歌子》,现场师生合唱)
  师:不错,唱得很好。
  师:刚才听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读音有什么不同?
  生:白bo。
  生:绿lu。
  生:斜xia。
  师:听得很清楚。在古时,这样的读音是便于押韵用的。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特长,播放自己弹唱《渔歌子》的录音,让学生欣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并且发现古音与现代读音的差异。学生在感受古典诗词音乐美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
  师:在预习时,你有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吗?如果你对这个字或词不理解,会选择什么办法解决?(学生纷纷发言)
  师:古诗词当中的字、词很有意思,如果我们不懂,可以查字典、讨论、看图、看部首、对照注解,遇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读书要有方法。
  评析:无论什么样的文体,一旦编入小学语文课本,都必须承担识字学词的任务,古诗词也不例外。丽云老师的字词教学没有满足于学生对生字词语意思的理解,而是进一步要求学生交流自学字词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意识值得肯定。
  【版块三】
  师:我们来读词。首先要读正确,音读准确。(学生自由读《渔歌子》)
  师:你们虽然把词读正确了,但还没有读出词人的感觉。不过,没关系,先理解内容再读。所有的诗、词、文章,都要读出作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
  师:让我们把自己当作张志和,带大家走进这美景,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词。(学生齐诵这首词)
  评析:版块三着力指导学生读懂这首词是如何描写这幅美丽画面的,教师从写了哪些景物,写了哪些颜色,画面中哪些景物是静的、哪些景物是动的,以及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层层读出这幅画面的立体感。   【版块四】
  师:请问关于这首词,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读书贵在能质疑。(学生默默思考,但无人举手)
  ……
  評析:读书贵在能质疑,教师在这个版块里专门安排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这首词进行质疑,用心良苦,然而全班学生却没有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分析一下教师预设的几个问题:“春天的西塞山前应该有梨花,有李花,有杏花,可是却为什么要写桃花?”“为什么西塞山前白鹭飞,而不是燕子飞,麻雀飞?”“为什么写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些问题不单单涉及词的意思理解,还包含着词人情感的表达,意境的营造,以及古诗词中各种景和物比较固定的寓意或象征意义等非常复杂的问题。这对涉世不深、古诗文积累很少的小学生来说确实过于深奥,难怪学生一个问题都提不出,只能教师自拉自唱了。
  师:张志和16岁就成名了,他的名字是皇上赐的,希望他心智平和。《渔歌子》就是写张志和在西塞山享受世外桃源的生活,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担心他住在太湖畔不回来,于是写了一首词劝他回家。(出示张松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师:垂钓是很休闲,太湖的水、洞庭的山也都是美景,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
  师:张志和想不想回?!
  生:不想。
  师:所以他写下——(学生读《渔歌子》)
  师:现在,老师当哥哥,你们是张志和。弟弟啊!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
  师:且须还!且须还!且须还!
  生(急切,齐声):不须归!不须归!不须归!
  师(笑):(读得)太快了,应该是:不须归,不—须—归,不——须——归——,才能表达他悠闲与世无争的心境。(学生跟读)
  师:看来张志和是真的不想回去了,于是,他的另一个哥哥就在太湖边给张志和盖了一间茅草屋。
  ……
  师:好的诗词是一幅画,也是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渔歌子》。(课件播放《渔歌子》录音,学生跟唱)
  评析:学生读懂词意相对比较容易,难的是读懂词人的内心情感,也就是中心思想。丽云老师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去解读,先是通过一连串的问题,然后出示张松龄的一首和词,引导学生真切体会词人寄情山水、享受悠闲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创设了一个兄弟唱和的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妙不可言,真有创意。
  【版块五】
  师:《渔歌子》甚至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纷纷仿效《渔歌子》,从此日本一些喜爱中国诗歌的人也开始学着填词。连苏东坡、徐俯都学习这首词——(出示苏轼《浣溪沙·渔父》、徐俯《鹧鸪天》)
  师:这些词的前一句都是——[学生:西塞山前(边)白鹭飞]
  师:今天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L(What do I think I will learn)没跟老师说过话的举手。
  生:我学到了张志和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轻松的心情。
  师:对,作家的心情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出来。
  生:张志和写这首词充满了悠闲自在的感觉。
  生:“不须归”写出了作者不想回到人间。
  师(微笑):想留在世外桃源——西塞山。
  生:我知道了诗意和字义,感觉到了作者很悠闲。
  师:说得很好。《渔歌子》还有四首,这是其中的一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学一学。
  师: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下课。
  评析:最后又回到了“KWL”的学习方法,总结这堂课的收获。前后呼应,整体感很强。教师在最后补充了苏轼和徐俯的两首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渔歌子》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对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很有好处。
  【总评】
  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古诗词教学课,展现了丽云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深厚的古诗词文化功底。
  短短40分钟一堂课,学习短短的27个字的一首词,怎样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怎样扩大并提升一堂课的文化含量?丽云老师的这堂课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这堂课教的是一首词,然而学生在整堂课里读到的足足有9首诗词。教师在课前谈话时就引出了3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把学生带进了富含诗意的学习氛围之中;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又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引出了3首古诗词,或帮助学生认识诗和词的差异,或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内在思想情感;结束之前又打出了苏轼和徐俯与《渔歌子》有关的两首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渔歌子》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引用的每首诗词都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不是为引用而引用。这些精心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这堂课的文化含量。听完这堂课,我还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影响,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课堂里教师对引用的古典诗词烂熟于心,脱口而出。而且每次引用都是那么精当,比如引用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真令人拍案叫绝。丽云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很高的造诣。尽管教学的只是一首仅27字的短词,但是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外延很是广泛,如果没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积淀,课堂内很难做到挥洒自如,随心所欲。丽云老师课堂内优雅的举止,亲切的话语,自信的态度,无不透露出一位优秀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修养。她课前用琴弹唱的《渔歌子》,课堂里播放录音带着学生齐唱《渔歌子》,不仅增添了课堂活跃的气氛,而且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学生。
  当然这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在前面的评语中两次对教师设计的学生质疑环节进行过批评。这堂课的一个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并实践“KWL”学习方法。可以讨论的是第二步W“你想学习什么”,从课堂实录看教师的指导很不理想。学生想知道的“什么”与老师预设的“什么”有很大差异。老师希望学生提出张志和为什么不须归,这首词为什么不写其他的花而是写桃花,为什么不写燕子飞、麻雀飞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全班学生一个都没有提出来。什么原因?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超越了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知识刚处于最初始的积累阶段,要求他们像教师那样思考一些高层次的问题是很不现实的。当然教师用意是好的,希望引起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是这不是学一首词就能达成的。即使学生听懂了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但真正要他们能像教师这样思考,还有待时日,这需要学生大量阅读,需要日积月累,还需要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学古诗词怎么学更加有效,更能够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我认为最有效的是大量阅读并积累古诗词,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堂课里教师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如果教师有意识鼓励学生自己去读熟甚至背出其中的几首,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更多地花在古诗词的诵读积累上,是否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加有效?当然这样上课对听课者来说可能会失去一些精彩,但是对学生而言应该更加实用。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
其他文献
【编者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使得语文要素成为一个高频词,格外受到关注。语文要素随见于单元导读、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等处,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恰当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要素,成为教好统编版教材的关键。本专辑的两篇文章从学理分析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可供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范本教学,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知识图谱共现可视化的模式,通过统整类属课堂互动的1392篇有关期刊文献发现:从1996年至今的20多年内,课堂互动一直是热门主题;通过优量期刊和个人、优创机构以及类属核心关键词形成的聚类得出,前沿研讨优量及高被引量文献的研讨核心点主要集中在课堂互动、课堂教学、英语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策略;根据数据可视化的进展与趋势,从优创经验转化、有效课堂互动、多视域研究的必要性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标中这句话,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借着“语用”的东风,各种形式的随文练笔,在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层出不穷,但多数处于机械式的重复练习,高耗低效。那么该如何促进练笔效益的提升,优化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下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教学为例,
期刊
为攻克教困难、写不易的写作教学痼疾,我们秉持教学是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沟通的教学观,经过十年探索,构建了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小学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这样教写作不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由三大教学模式群构成三个学段写作教学序列,其下模式凡十三种。第一学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模式群有五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居其一。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写话内容为“猫和老鼠”,其情境是老鼠看见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的“关于写作教学”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还是习作教学的“根”。因此,阅读教学中,在让学生懂得文本“写什么,说什么”问题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破译文本“怎么说,怎么写”的表达“编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读写结合,获取习作表达方法
期刊
演绎和归纳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得较为广泛的两种逻辑思维方法。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知识推导出个别结论的过程。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这两种推理方法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常用方式,各有所长,互相依存,本無优劣之分。但当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投射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那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教学效果也迥异。本文着重从用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的《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案例的比较中,
期刊
习作教学乃小学语文教学之“半壁江山”,可提起习作,学生个个唉声叹气,叫苦不迭——不好写也不愿意写;教师则认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好教也不乐意教。尤其单元习作成为教师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缘于无从下手,无法操作。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该如何巧引妙导,使得习作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享的一道精神美餐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借范本引路,激发习作兴趣  小学生个个充满童心、
期刊
课程改革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良好的师生交流为桥梁,以生活情境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贴近生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各方面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高,对生活的兴趣亦逐渐增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
期刊
在小学数学中,“数感”一词经常被提及。数感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然而,数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笔者思考,数感是不是自身对数的感觉,能敏感地领会“数”所表示的意义或内涵,数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靠的是体验和感受。  俞正强老师提出,数感是所有可表达和不可表达的总和,它是鲜活的,是持续生长、不断丰满的。一个好的老师,数学学习的指导过程就可以描述为对学生已有数感的依赖与使之渐次丰满的过程。
期刊
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国民要热爱传统文化,要有文化自信,這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鞭策,值得反思。落实小学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从小进行学习和发扬,文化自信谈何而来?人教版语文课本在五、六年级安排了几篇短小、有趣的文言文,这样编排不仅适应了学生认识螺旋上升的需求,也为七年级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