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北上广”地带,唐朝的“北上广”当然就是长安、洛阳,有个叫李愿的读书人在长安混得很边缘化,于是就心灰意冷找到当时在唐中央高校机关里当老师的韩愈,说自己想逃离,问韩老师的意见。当时混得也不好的韩老师怎么说呢?
唐朝“穷挫”吐槽:长安混不好
李愿同学找到韩愈老师,说自己混得实在对不起大唐帝国,给大唐帝国白领的职位平均水平拖后腿了,四十岁了还是个科员,在长安城里实在没法待了,想去边缘地带过日子。
韩老师问李同学去哪里,李愿说,这地方有点远,在太行山以南有个叫“盘谷”的地儿,我在那里有套房产(估计均价不到长安的十分之一)。那地方没什么CBD,也没大型娱乐场所,但是土质好,不含铅,水质也好,不用漂白粉就能直饮,绿化也挺不错,是真正的芳草园,虽然交通不便,不通地铁,也没BRT,但闭塞有闭塞的好处,省心。
李愿一脸羡慕地说:韩老师,您看这长安城里的成功人士啊,都是我大唐帝国的精英人物,能给基层子民带来福利和好处,自己也美名远扬。这些成功者们坐在高层办公室里,帮着当今老大搞策划,想要谁进谁就进,想要谁退谁就退,生活供应上不用自己操心;高兴了就给人加工资涨薪水,不高兴了就让人没好果子吃,一大帮名校毕业生和高智商的金领都围在他们面前,引经据典,变着法儿说着让他们高兴的话,这些吹捧水平很高,居然听了让人不觉得烦。想想看,那些听的人得有多得瑟啊。可我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因为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啊!
唐朝人也向往自然醒
李愿同学酸溜溜地描述了成功人士的生活,当然,在大师级的韩老师面前,李愿也不敢卖弄自己的清高,他说:韩老师,其实我也不是说鄙视他们的生活(连荣华富贵都没享受过,很难说有资格鄙视荣华富贵),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也羡慕荣华富贵,不过人各有命,我命里头注定不发达,我也就认了。
李愿在认命之后,于是描述自己所向往的非“北上广”生活:咱住在偏僻的郊区,不用坐电梯就可以登高,因为空气中没有颗粒,因此能见度好,看得远,山里有野菜可以采着吃(希望不要采到毒蘑菇),水里有鱼可以钓上来当美味,这鱼肯定不含铅。
不用完成业务,不用加班,每天睡到自然醒,想怎么睡就怎么睡,一切行动都围绕着舒适与否展开。
咱也不指望什么功名利禄了,与其生前有人唱赞歌,不如死后没人骂,与其身体获得快活,不如心灵获得解脱。虽然没资格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但至少不会因为官场风险而丢了吃饭的家伙。
在谈话的最后,李愿坦承了自己苦逼的心情:韩老师,好歹咱也是个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的人,可每天在那些达官贵人的门口伺候着,看见他们来了,想迎上前去吹捧,可羞耻和良知拽着我的脚步和嘴唇,让我想迈步又羞于迈步,想要开口又羞于开口。
而且风险系数又高,万一傍错了人,还得赔上名誉和性命。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生存,到死才能罢休,这样的人生境地,混得好和混不好,又能如何呢?
韩愈也想去三线城市发展
李愿同学吐完槽,韩老师立即对他的选择作出了正面评价,并且积极鼓励他逃离大唐帝国的“北上广”,去二、三线地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韩老师说:李愿同学,盘谷有你的物业,而且可以种庄稼,省了买菜买米的钱。水源方便又清洁,不用担心每吨涨多少钱。地方荒僻有荒僻的好处,没人来跟你争地盘哄抬房价。地方幽静,而且可利用面积大,不用担心分摊。治安也好,不用担心狼虫虎豹坏人歹人和黑社会。
最后,韩愈老师似乎要用行动来支持李愿同学的逃离行为,他很高调地说:给我的马儿喂饱了草料,给我的破车加好油,俺老韩要和李同学一起去盘谷郊区发展,一辈子都在那里快活。不过,韩愈老师的态度又是矛盾的,他的另一位朋友董邵南也想离开中心城市前往河北发展时,韩老师又不太赞同,希望董同学能继续留在中央地带发展。
刘哥曰:韩愈老师不厚道,他鼓励李愿同学去二、三线地区发展,自己却还留在大唐帝国的一线城市打拼,终于熬到部级干部的位置。李愿要是真的听了他的撺掇,那还不是给耽误了?
在北上广打拼的“穷挫矮”,当有韩愈那样的老师劝离你时,你可真要慎重考虑,要多问问,问什么呢?问自己的理想。
唐朝“穷挫”吐槽:长安混不好
李愿同学找到韩愈老师,说自己混得实在对不起大唐帝国,给大唐帝国白领的职位平均水平拖后腿了,四十岁了还是个科员,在长安城里实在没法待了,想去边缘地带过日子。
韩老师问李同学去哪里,李愿说,这地方有点远,在太行山以南有个叫“盘谷”的地儿,我在那里有套房产(估计均价不到长安的十分之一)。那地方没什么CBD,也没大型娱乐场所,但是土质好,不含铅,水质也好,不用漂白粉就能直饮,绿化也挺不错,是真正的芳草园,虽然交通不便,不通地铁,也没BRT,但闭塞有闭塞的好处,省心。
李愿一脸羡慕地说:韩老师,您看这长安城里的成功人士啊,都是我大唐帝国的精英人物,能给基层子民带来福利和好处,自己也美名远扬。这些成功者们坐在高层办公室里,帮着当今老大搞策划,想要谁进谁就进,想要谁退谁就退,生活供应上不用自己操心;高兴了就给人加工资涨薪水,不高兴了就让人没好果子吃,一大帮名校毕业生和高智商的金领都围在他们面前,引经据典,变着法儿说着让他们高兴的话,这些吹捧水平很高,居然听了让人不觉得烦。想想看,那些听的人得有多得瑟啊。可我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因为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啊!
唐朝人也向往自然醒
李愿同学酸溜溜地描述了成功人士的生活,当然,在大师级的韩老师面前,李愿也不敢卖弄自己的清高,他说:韩老师,其实我也不是说鄙视他们的生活(连荣华富贵都没享受过,很难说有资格鄙视荣华富贵),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也羡慕荣华富贵,不过人各有命,我命里头注定不发达,我也就认了。
李愿在认命之后,于是描述自己所向往的非“北上广”生活:咱住在偏僻的郊区,不用坐电梯就可以登高,因为空气中没有颗粒,因此能见度好,看得远,山里有野菜可以采着吃(希望不要采到毒蘑菇),水里有鱼可以钓上来当美味,这鱼肯定不含铅。
不用完成业务,不用加班,每天睡到自然醒,想怎么睡就怎么睡,一切行动都围绕着舒适与否展开。
咱也不指望什么功名利禄了,与其生前有人唱赞歌,不如死后没人骂,与其身体获得快活,不如心灵获得解脱。虽然没资格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但至少不会因为官场风险而丢了吃饭的家伙。
在谈话的最后,李愿坦承了自己苦逼的心情:韩老师,好歹咱也是个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的人,可每天在那些达官贵人的门口伺候着,看见他们来了,想迎上前去吹捧,可羞耻和良知拽着我的脚步和嘴唇,让我想迈步又羞于迈步,想要开口又羞于开口。
而且风险系数又高,万一傍错了人,还得赔上名誉和性命。在这种非人的状态下生存,到死才能罢休,这样的人生境地,混得好和混不好,又能如何呢?
韩愈也想去三线城市发展
李愿同学吐完槽,韩老师立即对他的选择作出了正面评价,并且积极鼓励他逃离大唐帝国的“北上广”,去二、三线地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韩老师说:李愿同学,盘谷有你的物业,而且可以种庄稼,省了买菜买米的钱。水源方便又清洁,不用担心每吨涨多少钱。地方荒僻有荒僻的好处,没人来跟你争地盘哄抬房价。地方幽静,而且可利用面积大,不用担心分摊。治安也好,不用担心狼虫虎豹坏人歹人和黑社会。
最后,韩愈老师似乎要用行动来支持李愿同学的逃离行为,他很高调地说:给我的马儿喂饱了草料,给我的破车加好油,俺老韩要和李同学一起去盘谷郊区发展,一辈子都在那里快活。不过,韩愈老师的态度又是矛盾的,他的另一位朋友董邵南也想离开中心城市前往河北发展时,韩老师又不太赞同,希望董同学能继续留在中央地带发展。
刘哥曰:韩愈老师不厚道,他鼓励李愿同学去二、三线地区发展,自己却还留在大唐帝国的一线城市打拼,终于熬到部级干部的位置。李愿要是真的听了他的撺掇,那还不是给耽误了?
在北上广打拼的“穷挫矮”,当有韩愈那样的老师劝离你时,你可真要慎重考虑,要多问问,问什么呢?问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