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毫无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总搞题海大战、“时间 汗水”、“日光 灯光”,这样就几乎抹杀了所有的创新能力,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要考虑:1.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内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发挥作用。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两袖清风,近年来又多了一块小黑板,稍微丰富了一点。伴随着教改,课堂又多了投影器、配了录音机,这一改革的确为课堂增色不少,但投影片总是永恒不变的几种颜色,时间久了,也就索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于是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多媒体容量大,效率高,将其运用于教学中,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因子的目的,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与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现在,许多的初中生已经习惯由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不说;总怕错,不说,久而久之成了教师一人说,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总期盼别的同学来发言,然后都举双手赞成,所以答案总是唯一的。其实有些题目有不同的答案。拿分段来说,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一篇文章也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划分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第一次发言时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阅读一篇课文,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而多思考多琢磨,经常从多角度来划分层次,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推而广之,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就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2.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的指导、有创造性的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读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只有“读书万卷”,才能“行万里路”,有了材料,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作文训练,我认为应当这样进行:(1)要提前明确协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2)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3)可改一周一篇为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4)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手办小报、向社报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3.注重联想和想象,培养创造思维。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不急于认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4.注重自主学习。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自己作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计划让学生先定,书本让学生先讀,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有很大的变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适应变化的形势。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所
舍伍德.安德森是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最杰出短篇的小说——《小城畸人》的发表,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短篇小说《母亲》是其中较有分量的一篇。本文从“母
图式是储存在人脑中的一个极为复杂而井然有序的信息网络,包含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背景知识图式.口译中的预测是口译员根据已有图式进行的有根据、有方向的预测.本文以奥巴
摘 要: 关于语法性属问题的讨论,已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本研究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语法性属问题进行研讨。关于语法性属划分原因问题的讨论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语法性属的相关研究,然后提出了女性主义理论用以研究语法性属问题。语法性属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无法取得统一见解。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初步结论:语法性属是对社会性别的象征;语法性属对社会性别的象征是由男人规定的;中性词的出现是
一、逸笔人物画定义rn中国逸笔人物画,习惯上人们称为写意人物画,或水墨人物画.因为称谓的不同,其学术指向也不同.我之所以称它为逸笔人物画,不仅是从它的表现形式来考虑,而
目的:探讨广西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日后深入开展广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打下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2年5月~2012年9月于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
与一般论说性文章不同,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意象的隐喻性、意义的潜在性和混然性,必然导致理解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事实上,每一部真正有意味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总是“韵味无穷”的,这种“韵味无穷”,不仅指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而且指人们对它的感悟和理解是不可穷尽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第九章中指出:“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缺乏创意,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活,走进课堂,走进名篇,拥抱书本,对话大师,采撷丰富的写作素材,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等。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技巧 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
目的:补肾活血汤是我院著名的老中医于凯成教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经验方,且结合了导师郑大为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本课题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冠心病PCI术后再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