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風”刮進島城校園

来源 :青岛画报·今日青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qv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開發“海上科考”校本課程,到將海洋課堂搬進國家實驗室,從設立“海洋科普”專題系列講座,到打造校園版“海洋博士班”……青島同安路小學的海洋特色教育始終是島城海洋教育的一張名片。如何更好地讓“海文化”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需求,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成長基因,是校長紀玉元不停思考的問題。
  自2002年4月經山東省科協批準成立全省第一所少年海洋學校以來,同安路小學全體師生與海為伴、以海為師,從小培養學生海洋意識,感受大海的博大和無限魅力,走出了海洋教育特色發展之路。
  同安路小學坐落在浮山新區。學校教學樓一樓北側被建成了海洋教育館,館內佈置和展品為人津津樂道。教育館分海洋生物館、海洋權益教育館及多個展室。海洋生物館陳列著約300種海洋生物標本和30個有孔蟲模具,人們可以欣賞許多平日罕見的海洋“珍品”,如四大名螺、鱟魚、南極地衣、南極風化石、北極深層水等。海洋權益教育館的地面由高清晰南海地圖鋪成,牆壁則張貼著海權觀念的相關資料。“學生們可以把標本借回家,查資料、做研究。我們還定期向社區居民開放,接待了許多省內外學校、社會團體參觀學習。”同安路小學教師潘靜介紹說。
  據介紹,圍繞打造海洋教育品牌目標,學校除了在校園建設上突出海洋文化氛圍,還堅持不懈地豐富和完善“四個一”海洋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體系,即一支優秀的海洋師資隊伍、一個優秀的海洋教育聯盟、一套適合本校學生的海洋課程體系、一系列探究體驗式的海洋實踐活動。其中,兩院院士以及國家海洋局、中科院海洋所和高校的一些海洋專家作為學校“導師”,通過“每月一講”“實地指導”等形式,對全體師生進行培訓和活動指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多年來,同安路小學在激發學生積極學習海洋知識的同時,還鼓勵和組織學生開展了“潮間帶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探訪蟧山‘古冰川’”“千人海島科考行”“夜遊極地 魚我同眠”等體驗活動。同時利用防災減災日、世界海洋日、全國科普日等國際國內各類節慶、活動日以及青島國際脫鹽大會等節點,參與海洋實踐活動。
  2018年1月31日,同安路小學的學生們參加了藍睛課堂向陽紅01南極公開課,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節公開課直面南極,收穫很大,明白了更多關於南極的知識,學到了很多課本裡學不到知識,懂得了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看到了南極科考環境的惡劣,考察船上的科學家們忘我敬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4月13日,該校學生來到了位於即墨藍色矽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參觀。一走進大廳,同學們立刻就被那海藍色的氛圍震撼了!整個展覽大廳,如同寬闊的海底世界,又似神秘的科學王國。一幅幅圖片,展示了多彩的海底世界,以及科學家探索海洋的精彩瞬間。這裡更有著海洋科學考察的“秘密武器”,各種海洋科考機器人、設備、科學考察船模型等。特別是那蛟龍號模型,他們都被這個神秘的設備吸引著,認真聆聽著講解員的解說,想像著自己也能夠駕駛蛟龍號去海底探寶。
  作為2017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動,5月20日,該校海洋小記者們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的主題為“探索塑造未來”公眾科學日科普活動。他們聆聽了由海洋專家帶來的科普講座《“發現”深海奧秘》。參觀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在有孔蟲現場展區,鄭守儀院士親自講解。鄭院士是同安路小學的特聘海洋專家,自海校成立以來,她多次來校,進行海洋科普講座。
  這一學期,同安路小學不斷創新並完善“高大上”的海洋特色化教學,更要著力普及海洋課題研究,實現“級級有分層,班班有主題”的海洋實踐課題研究體系。與以往標本製作、魚蝦解剖等單一實驗性研究不同,海洋實踐課題密切結合當下海洋熱點、聚焦海洋話題、關注海洋科學文化發展,課題涉及“藻類態性及海洋環境影響”“魚苗放生及成長跟蹤調查”“休漁期對魚類生長的意義”等等。“從題目設定到實踐探究過程,實現學科知識、探索認知、社會責任的跨界和整合,培養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為孩子們烙印獨特的海文化思維。”
  紀玉元表示,海洋教育是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完善、創新的過程,我校將依託區域和資源優勢,積極創新教育形式,讓學生認識海洋、熱愛海洋,樹立自己的海洋夢、強國夢。
其他文献
冬日,稀稀疏疏的光影灑在百年老街沂水路上,法桐的球形果實如同一個個鈴鐺在風中搖擺,沂水路3號塔樓上的鐵藝風向標一如百年前一樣精緻,風姿未減。  沂水路很短,只有449米,造型卻很奇特,如同一個向西邊臥倒的“Y”字形,膠澳總督府舊址(沂水路11號)和英國駐青島領事館舊址(沂水路14號),分別在“Y”字的兩頭,一頭兒挑起德縣路,一頭兒探向湖南路,主路則呈弧形向江蘇路延展,走在街上,可以望見信號山上的紅
期刊
“有高山,有藍海,青島人,很實在。海風吹過,掀起陣陣波濤,煩惱與憂愁,通通都拋掉,牽起我的手,讓我們一起舞蹈……”老外用青島話唱歌,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近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歌手JD,為自己深愛的第二家鄉青島創作了一首歌曲《青島青島》,唱出了青島的山和海,烤肉與啤酒,唱出了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歌曲的現場版一經出現就得到了眾多網友點贊。“來青島已經8年了,生活工作都在這裡,這就是我的家。”JD說,除
期刊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膠州灣灣闊水深,是天然的優良港灣。海底地貌類型多樣,沿岸地貌類型複雜,具有較典型的港灣海岸與淤泥質海岸的特徵。膠州灣滋養了青島這座美麗的城市。  進入3月中旬,在膠州灣營海一側的灘塗上來了許多“稀客”,數萬隻入夏回遷的候鳥在此歇息逗留。  這些候烏時而在灘塗上覓食,時而在空中飛舞盤旋,形成陣陣“烏浪”。神奇的“鳥浪”不斷變化著隊形,或分或合,隊形一會像飛烏,一會像鯨魚,轉瞬像
期刊
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說過:“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歷史呼嘯,我自歸然,博物館是一個城市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名片,自然值得一看。記者有幸探尋了位於青島膠州的大沽河博物館,看到那個呈流線型的館體構造,透過它去感受膠州大沽河流域5000年歷史文化的城市縮影。  膠州,自古人傑地靈,且經濟興盛,至今仍保留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於一體的三裡河文化遣址。境內曾是春秋莒國、介國封地,唐
期刊
初夏的沂水路鬱鬱蒽蒽,除了肆意擴張地盤的爬牆虎,最為妖嬈的是沂水路3號紅色塔樓上的鐵藝風向標,那些精緻的鏤空雕花,別具風情的捲曲,讓老建築徒增了幾分風情,並且作為青島留存不多的“原裝”風向標(筆者所見唯一),它與不遠處基督教堂綠色塔樓、信號山上的紅色圓頂一起串聯起老城的天際線。  沂水路3號是一座具有田園風格的中西合璧式別墅,院內植有銀杏、槐樹若干,鬱鬱蔥蒽的枝葉如同面紗,遮擋著老樓的神秘容顏。很
期刊
[摘 要]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成立后,大量金融机构入驻青岛,使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防范显得至关重要。由此,从宏观经济因素、区域经济因素和区域金融机构因素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区域金融风险监测三级指标预警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选取青岛市2014—2016年的数据,测算青岛市区域金融风险值。结果显示,2014年和2015年青岛市的金融风险处于基本安全区间,2016年存在中度金融风险,青岛市总
期刊
膠南人過年貼年晝的習慣非常久遠,已代代相傳了不知多少世代。早年的年畫內容喜慶,構圖飽滿,色彩鮮豔,貼在牆上滿屋生輝,渲染出年節的熱烈氣氛,表達主人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願望。“堅定文化自信 助力鄉村振興”——2018年青島市優秀非遺項目膠南年畫巡展“山濃海蔚”將在全市各區市文化館、公共場所、美術館、社區等進行為期一年的巡展。膠南年晝成為這個春天的文化種子,播撒在島城各個角落。  1972年、1986、
期刊
周委,1967年出生於青島,現為中國鐵路美術家協會會員。自幼喜好繪畫,1988年拜著名山水畫家梁天柱為師學習中國山水晝理論與技法。其山水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省、濟南鐵路局獲獎。多次《大眾日報》《人民鐵道》《人民新聞綱》等媒體上刊發。他將“水滴石穿”作為攀登藝術高峰的信條,執著的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享受藝術帶來的快樂。
期刊
笑聲朗朗,步履矯健,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底氣十足。初見馬准安,驚異于他的平和與活力。  他,出生於臺灣,1975年開始創業,產品出口歐美,僅憑著一把遮陽傘。  他,獨自一人去美國打拼,1980年,在洛杉磯建立了生產工廠,闖出了一片天。  他,1990年在深圳設立工廠;2000年在寧波投資建立了寧波萬匯工業園;2008年,回家鄉青島平度市投資興業,建立了青島萬匯遮陽用品有限公司。他懷揣桑梓情懷,開啟築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海外园区成为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空间平台,其发展经历了企业自发阶段、政府扶持阶段,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青岛为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先行者。在实践层面,青岛海外园区以一、二产业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布局,创建了1个国家级海外园区,有5个海外园区纳入国家商务部考核名单。在发展模式层面,青岛以“青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