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而歌 一唱三叹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一文中共用了21个“也”字,这些“也”字像21粒珍珠贯穿全篇,使文章意脉前后沟通,一唱三叹地抒发了醉翁内心的复杂情怀。仔细探究这些“也”字,发现其蕴含着以下表达功能。
  
  一、铺陈渲染,自得其乐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或肯定。(《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通常与“者”连用,构成“……者……也”句式,来表示判断。文中用了许多“……者……也”句式,呈现出结构上的反复和感情上的自足,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山水风景、游宴之乐的流连和肯定,因为滁州在其治理之下,人民生活幸福,山水风光秀丽,他又得以与民同乐,所以21个“也”字也充分表现了其洋洋自得的情态。尤其是三个设问句“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作者像在卖关子似的炫耀,更似在含蓄委婉的自夸。“也”字强化了作者那种颠乎颠乎的意味。
  
  二、音韵和谐,浅吟低唱
  
  置于文章中的“也”字,像一首乐曲中敲打节奏的鼓点,使文章自然成读。本来全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语句散中有整,既错落有致又整饬工整。“也”字的运用,又使语句结尾声韵相同。它使得《醉翁亭记》这篇散文像首诗歌一样,读来节奏鲜明,别具一格,韵味无穷。
  《醉翁亭记》的意脉是一个“乐”字,即醉中之乐,这个“乐”字好像一根彩线连缀各个画面,而21个“也”字像表现醉中之乐的细密针脚,串联了全篇之乐。阅读之时,让我们看到了醉醺醺的太守在“醒述以文”时浅吟低唱的形象。
  
  三、貌离神合,似醉犹醒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说明“醉”得很清醒,“醉”中自有乐。他首先极力描写“峰、壑、亭、早晚、四季、宴游”,这些的确令人心醉神迷,风光借酒力,看上去更为醉人。为了表现自己在醉犹醒,“醉”中自有乐,作者用了“……者……也”句式,先稍作停顿,再作一判断:“琅琊也、酿泉也、山间之四时也、众宾欢也……”真可谓虽然眼光迷离,但内心清清楚楚,自有所得。“……者……也”句式正是表现山水醉人,但醉翁似醉犹醒的绝好形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一中)
其他文献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柳永,生卒年不详,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仁宗知道后认为柳永过于狂妄,不准录取,从而招致他屡试不第。柳永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以致颓废放纵。晚年才考取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
期刊
今年是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3周年,3月14日在杭州岳庙举行了祭扫岳飞墓系列活动(见钱江晚报2006年3月14日人文2版),广大青少年喜欢听《岳飞传》的故事,敬慕民族英雄岳飞,爱读他的诗篇:    满 江 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语言方面显现出了文情并茂的新态势,语义的表达对修辞方法的借重成为语言创新的重要表现。其中对古诗文的引用因其能够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大大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体现出深厚的语文修养而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欣赏数字中的语文》、《风雨中,请侧耳倾听》、《花让我陶醉》等考场作文就是此方面的典范。  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在写作中的应用训练,既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又可以加强对古诗
期刊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梦符提出的有关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南村辍耕录》)。语文公开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众多的公开课执教者都希望把语文课上得“圆满完美”些,为此,教师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地设计亮点、制作课件、安排试讲等等。其实语文公开课要想上好必须先备好课(包括研
期刊
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使用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从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新教材除了教材本身的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出版了《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以下简称《读本》)。《读本》的出版大大拓宽了我们的教学空间,并配合了高考模式的改革,必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充分认识《读
期刊
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更加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这本来是使文学回归文学本身、回归人性本身的科学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张扬学生的思想自由、解放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文学阅读作教条式、填塞式的解读,以致于他们认为:提倡人文性、实践人文性会与考试相背离,会使学生学无所获,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更有甚者
期刊
二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湄公河的一条渡船上,一个中国男青年和一个法国白人少女相遇了。少女穿着破旧、寒酸,但举止随意自然,也透露着某种早熟的性感,她从当地人、穷人坐的大客车上走到甲板上;男青年衣着体面,温文尔雅,衔着一支英国香烟,从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里走出……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获龚古尔文学奖并风靡全球的小说《情人》的片段。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经
期刊
《前赤壁赋》侧重“写志”,意旨显豁;《后赤壁赋》侧重“体物”,意蕴隐晦。为此,解读者往往避难就易,对苏轼《赤壁赋》思想的解读,大多停留在前赋上;少有人去为后赋作郑笺,难得的笺注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以前赋注后赋,不得要旨。笔者试图作一次解读上的冒险,联系作者身世遭际,着眼前后两赋的内在关联,探察作者隐藏赋文背后的思想脉动,或许能自圆其说吧!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
期刊
景物描写有许多讲究,要抓住特点,要描绘色彩,要动静结合,要写出感情。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即包含了上述诸特点,地坛中的景物有着强烈的史氏色彩,而当此之时,史铁生的内心也正经历着是活着还是自杀的严峻考验,最终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终于能够凤凰更生
期刊
徐志摩曾经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先验地套用这句话来理解《再别康桥》,只是在重读《再别康桥》后确实感到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在1922年8月徐志摩离英返国前夕曾作《康桥再会吧》,从题目上来看“再会吧”,“再别”似乎都是作别,但“再会吧”正如诗本身所写的“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①强调的是再见到,再回来,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