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人文,塑造情操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所创造的人文,是正义、公平、公正、真、善、美和智慧的结晶,人类创造人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以文来化人的过程。情操,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一种稳定的、高层次的心理境界,是由人的思想和情感综合形成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高尚的情操,是积极向上的,是既能悦纳自己,又能善待他人,对人尽心,对事尽力;高尚的情操,是既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又能勇于奉献;高尚的情操,是朴实的,是美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境界。这种心理状态和思想境界,并不以隐曲深沉的形式埋藏在人的心灵深处,而总是以渗露的形式,表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甚至是细微的情态中,从而奠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气质的基调。
  人文和情操这两个概念,我们一般都是从褒义的角度来理解和使用的。一定意义上说,人文和情操,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塑造人的情操,离不开人文;人文的创造,也往往离不开情操。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我们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以语言文学为载体的语文课,充满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操教育优势。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地挖掘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操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德育教育的责任。
  挖掘人文内涵,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情操教育,应注意发挥语文课的特点。寓情于理,寓情于景,寓教于文,避免出现纯理论的政治说教,让学生在体会人文中塑造情操。这里且尝试着举几篇文章进行剖析。
  就拿近来教材改革中争论颇为热闹的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来说吧,他的《荷塘月色》,不管将来是否能进教材,是散文名篇,恐怕否认的人不多吧,此文的人文内涵我们尝试着挖掘一下。
  我们姑且放下作者朱自清不满当时的黑暗统治和社会现实,苦闷、彷徨,希望在幽静、安乐的环境中得到精神解脱的主题不说,单就两个细节分析,就可以导向情操的方向。当作者怀着郁闷、矛盾的心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月下荷塘去散步,这时,“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幅白描图画是纯自然的,说它美,也确有一种朦胧的美;但若说它凄凉,却也不为过。这时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画中人”被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所压服,或被自己的苦闷心态所驱使,则必然会产生悲上加悲的情绪,精神为之不振,真可以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煞地步了。然而,作者朱自清是一个极有情操的文化人,是一个非常理智的文化人,是一个具有朴实气质的文化人,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感的文化人。面对这云淡雾轻、四顾寂然的冷寂景象,却用“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比喻,道出了不爽朗、不清晰的景象,给人以困极时“小睡”所带来的特有惬意,既是绝妙之笔,作者的朴实、理智等情操也隐含其中,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第二处细节,是作者面对这月光朦胧、荷塘斑驳、寒蝉哀鸣、蛙声不断的冷寂环境,内心深处的孤独、凄清感油然而生,道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心理话。甚至连“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灯光”,也感到是“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但是,作者马上转笔,回忆起南朝梁元帝写的《采莲赋》来,用赋中的热闹场面和美好情趣,驱赶眼前的不快。又联想到《西州曲》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南方采莲生活,引发对江南家乡的眷恋,对童年和乐生活的遐想,冷静地化解眼前的苦闷。
  笔法的切换自有其个中缘由。这在他的夫人陈竹隐的《忆佩弦》中可以找到佐证:“当时,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了。”“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隐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这里所说的“逃避的办法”,实际上反而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文气质,实则是冷静思考,慎重对待,追求而不盲从,独立而不放浪。这是什么?这是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情操,是人文精神中理性光辉的闪烁。通过这种含蓄而委婉的笔调,用艺术的张力来感染人,寓大道于无形,教师应及时抓住这里的人文内涵,通过分析细节所显露的星光,触动学生对自我情操塑造的思考。
  学习翦伯赞的《内蒙访古》时,我们可以利用该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教育。翦伯赞去内蒙,出了居庸关,过了集宁,眼前就是望不到尽头的大青山,山顶上隐约可见古代赵长城的遗址,山下也只有一些瓦当残片和残缺不全的古城堡遗址。这在一般游人眼里,也许是一片荒凉,除了发一通苍凉的感慨外,恐怕就无话可说了。而翦伯赞却及时调整视角和考察角度,转移到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方向,他能用希望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重视民族大联合的悠久历史,珍惜民族大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操,来支配和驾驭素材,使文章的境界上升到高的层次。作者从历史考古的角度,写出了这片既无亭台楼阁,又无鸟语花香的荒芜地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战争拼杀,也有过和平共处,是民族交往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民族大联合的见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作者的这种构思和选材,挖掘文中深厚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培养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操。
  爱国主义情操是个大题目,我们要使之具体化。
  汪曾祺,是一个受道家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影响较深的“纯文化人”,他的文章风格向来是淡而雅,滋润的人文味道较浓,极少有“大声疾呼”的观点和口号。且看他的散文《胡同文化》,似乎与情操无关,但仔细品味,在浓厚的人文气息背后,涵盖着深厚的文化情操。他在文中介绍了北京城方正的建筑特色,胡同命名的怪诞和多无其数,北京市民安土重迁的保守习惯,闲逸滋润的生活情趣,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和易忍的性格等等,似乎是信手拈来,毫无刻画构思雕凿。似乎也无积极向上的明确主题,甚至还在文末对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深表惋惜,用苍凉之笔画出了“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伤感图,并无可奈何地作了“再见吧,胡同”的告别。但阅读后,并无消极低沉之感,而是感到它是一篇生活气息很浓的小品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北京市民生活和胡同文化的熟悉与眷恋,是一个“老北京”对故土的热爱。同样,也是一个具有极高人文素养,具有极深文化造诣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顾与颂扬。
  读这样的作品,读者虽然不能顿生奋发向上的拼搏力,却有着陶冶情操的渗透力。它能启迪读者,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和物,进而升华到爱国和珍惜传统文化的情操。这样的作品,本身就充满着大量的人文内容,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在宏观上把握文章背后的精神实质,感染学生,使他们认识到,陶冶情操是具体的,是在一定的传统中和一定的环境中塑造的。
  除了现代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同样也可以将情操教育渗透于其中。诸葛亮的《出师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既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又是我们进行情操教育的好教材。而且,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等人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高尚情操的楷模,他们所说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励志格言,更是可以作为我们如何塑造自己情操的具体要求。
  除了这些情操教育比较明显的文章,其他的古典文学作品,我们照样可以挖掘出情操教育的内涵。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作为齐国大臣的邹忌,为使齐王能纳谏除弊,贤明理政,治理好齐国,竟敢冒险进谏。就当时的邹忌而言,是忠君报国的思想在支配着他,就今天的我们而言,恪尽职守的责任感是情操的构成要素之一,这种精神和品德难道不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吗?而且,他深知君威如虎,若言之不当,不但说之无效,极有可能遭到杀身之祸。因此,他能以身边琐事和自身感受,对齐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齐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一时民富国强,威震诸侯。这种对国尽心、对事尽力的情操值得学习。再拿作为一国之君的齐王来说,尽管谏言逆耳,但他能以国事为重,纳谏言,除弊政,使齐国在他的治理下强盛起来,这种健康的心态和胸怀,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代社会,也有其意义。
  对国尽心,对事尽力,有所作为,这种表现我们在《触龙说赵太后》中也可以见到,利用这些古文教学,我们同样可以抓住某一方面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情操教育。用文章记史写人,以教育时人和后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界一大特别突出的现象,值得研究。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所以无论是近现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文学家,还是生活在古代的文学家,都在其叙事写人,表情达意的作品中,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赞扬和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和抵制,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艺术氛围和情操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汲取这些营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授中国作品我们可以这么做,外国作品的人文价值同样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因为,尽管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但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其情操价值观上往往有相通之处。
  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安排安娜的出走,实则是追求个性解放,这对当时严酷的俄国宗法专制制度是一个挑战,一种反抗。作者是用安娜的悲剧结局呼唤个性的解放,鞭挞了专横的俄国宗法制度。
  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托尔斯泰又给予了沦为娼妓的女子玛丝洛娃以极大的同情。作者让小说的主人公贵族聂赫留朵夫,从诱奸、遗弃玛丝洛娃到良心发现,灵魂复活,又去营救曾因他而沦为娼妓的玛丝洛娃,结果俄国的法律、法庭仍判玛丝洛娃为罪犯而流放。深刻地揭露了沙俄制度的虚伪无道。作者抓住了“妇女受压迫最深”,“妇女的解放标志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大主题,揭露社会黑暗,反映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然是在为旧制度奴役下呻吟的苦难者呐喊,为猖獗一时、但终将灭亡的腐朽制度唱葬歌。
  我们可以发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和鲁迅的《祝福》,在人文本质上是多么的相似。
  人文,是以人为核心的。尊重人的价值,崇尚真正的正义,公平、公正、理性地对待人,让每个人都有追求光明、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是人文的重要内容。我们所谓的高尚的情操,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过着朴素、雅致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能自我约束,不仅仅局限于自身道德上的清白,更重要的在于对社会的意义。我们可以将托尔斯泰作为自身情操塑造的楷模之一,其关键的原因在于,他在作品中,寄托了对光明、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追求,充满了人文的光辉。可见,高层次的情操,在于一个人对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一九二八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到苏联旅行后,写了一篇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在文中,茨威格深有感慨地说:“我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再普通,再平常不过了,它“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然而,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这个无名墓冢“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作者所赞扬的,正是墓中的托尔斯泰,在生前用他的笔喊出了时代的呼声,引起了被禁锢中的人们内心的觉醒,灵魂的复活,他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震撼力。也正因为如此,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宗法制度下的激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我们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理当引导学生探究托尔斯泰作品的人文精神实质,学习托尔斯泰,塑造自己应当具有“大写的我”特点的情操境界。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通过艺术的方法启迪人们树立高尚的情操。也许正因为如此,那些作品才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而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拜读,所称颂。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精选出来,寓思想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精品。所以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充分挖掘知识点,抓好知识性的教学,又要注意充分挖掘情感点,为塑造学生的高尚情操作出努力,把国家提出的德育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做到深入钻研教材,翻阅参考资料,精心写出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会发现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当上完课之后,趁着感受、记忆最深刻的时候,及时加以分析整理,书写教学后记。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感到书写教学后记,确实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后记的作用  写教学后记能使教
国际结算是经济类国际贸易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特点是根据国际结算应用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是深刻理解国际结算的规则,同时又熟悉操作流程,具备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了符合社会用人需求,高校培养的学生需在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基本专业素质上具备更强的能力,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满足国际结算课程建设的要求,需要成立国际结算综合模拟实验室。  在国际结算教学中,很难把实
为了有效综合动量轮地面试验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复杂试验信息,对动量轮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提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融合大量测试和调试数据、专家知识等多种信息,建立动量轮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很多同学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很多学生虽然很想学好数学,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这种“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应当引起重视。我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总结,认
所谓生物学概念,是指我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一些认识。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概念学习尤为重要。在新课标教材中,核心概念以黑体字出现,并且另外在习题训练中增加了“画概念图”这块内容,教学大纲中对基本概念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说明基本概念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敢于质疑,自我建构,培养学生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对流边界层顶部夹卷层是边界层和自由大气之间的过渡带,夹卷层的湍流结构是其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夹卷层的位置较高,进行精细结构观测很难,对此认识较少.利用尺寸为150 cm×150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外语学习缺少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其不同于母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必须优化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重视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
一、新教材特点分析  人教社实验版必修教科书在内容上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首先从文言文所占比重来看,约占所选总篇目的百分之四十,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五个文言单元按照由叙事到写景再到议论最后到抒情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逻辑认知顺序编排。这是将一至五册文言中所有零散知识的一个系统化整理与整合、使散落于各处的知识点按照一定规律搭建出一
改革科学课堂教学结构,其根本点在于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精心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实验、讨论和练习,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实验在科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验证都离不开实验。科学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探索都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动手实验,获得正确、直观生动,有趣而深刻的实际感受,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