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蓝天下快乐共成长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就业,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赣州市章贡区树立服务发展、服务市民的民生理念,大力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工程,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享受到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区内学生在同一蓝天下快乐成长。
  “开始我还为小孩读书的事发愁,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近日,说起小孩上学的事,赣州七中初一(5)班学生家长刘成生感触颇多。原来,刘成生夫妻俩五年前来到赣州城区,在一家印刷厂做搬运工,在这之前,他俩的小孩一直在县城读书,由于老母亲去世、小孩无人照顾,刘成生只能把小孩接到身边学校就读。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成生在租房的小区宣传栏里看到了《章贡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手续》的宣传单。第二天,刘成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章贡区教育局办理入学手续,不出一个小时,小孩进城就读的事就办好了,工作人员还把赣州七中教务处的电话给了他,刘成生喜出望外。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为了让符合条件的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加便捷地就学,章贡区开通绿色通道,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学校、社区张贴相关宣传资料,在网站上公布相关政策。同时,简化了入学报名程序,由区教育局统一审核、办理相关手续。
  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章贡区采取了相对就近、分片定点安置学校的办法,在中心城区确定了白云小学、天竺山小学、滨江一校、西津路小学、嵯峨寺小学、中山路小学、铁路小学、赣州二中、赣州七中、各镇中小学等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大大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同时,为了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章贡区明文规定:禁止学校以任何理由和任何名义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轻装上阵”,百分之百入学。2004年至2011年年底,章贡区中小学共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 473人,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和便捷的服务让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就学的同城待遇。
  近日,一场特殊的生日聚会在章贡区中山路社区居民陈云朝家中举行。“爱心妈妈” 陈云朝和来自中山路小学的8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玩游戏,点蜡烛,唱“生日快乐”歌。“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这样过生日,有小伙伴和‘爱心妈妈’陪伴,我感到很快乐。”当天过生日的六(1)班学生彭聪高兴地说。
  章贡区中山路小学是首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熟悉新环境,感受城市生活的温暖,中山路小学与中山路社区携手,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亲情之家”,聘请有爱心的社区党员为“爱心家长”,与学校外来务工子女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外来务工子女增强适应新环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如今,走进中山路小学,随处可见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的场景,随处可见他们灿烂的笑脸。谁也不曾想到,中山路小学在校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超过62%。各种关爱活动和第二课堂兴趣班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章贡区沙石镇中心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其他学生一样都会高兴地走进他们的快乐园地——乡村少年宫。在这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和其他学生一道参加跳绳、绘画、航模等兴趣活动小组,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
  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地融入集体,章贡区实行区内学生与他们统一编班、统一管理的方法,在学生管理、评优评先、入队入团和各类比赛等课外活动方面一视同仁。同时,在各校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对一”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的帮扶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012年教师节,章贡区西津路小学大队辅导员陈春花老师收到的一张精美的贺卡上写着:“陈老师,您就像我的知心姐姐,让我重新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报答您对我的关爱……”寄这张贺卡的是刚从该校毕业的王林丽。原来在上学期,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王林丽与弟弟王林辉同在西津路小学六(2)班就读,由于父母开始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王林丽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让王林丽很失落,一度产生辍学念头。陈春花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利用学校“津润之家”的资源,多次和王林丽谈心,鼓励她不要放弃学业,安排老师辅导她学习,并邀请家长到学校与自己沟通,同时,将“津润之家”接受捐赠的爱心物品送到王林丽家中。经过一个星期“全方位”的帮扶,家长的育人思想得到了纠正,王林丽也恢复了往日的快乐。她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赣州三中就读。西津路小学精心打造的“津润之家”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另一个温馨的家,呵护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为了切实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章贡区在各中小学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及时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如今,在章贡区各中小学涌现出了“津润之家”“知心姐姐屋”“成长大讲堂”等一大批辅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疏导心理的特色做法,打造出抚慰心灵的温情驿站。
  同一蓝天下,快乐共成长。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举措,更是一种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付诸行动。正如章贡区中山路小学校长江远萍所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我们要真正对这些孩子一视同仁,把关爱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jxjydxbd@126.com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来到素有“赣西文化摇篮”美誉的百年老校宜春中学,了解了该校卓有成效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工作。  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学生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评价体制中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尤其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这一切都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相适应。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则密切
期刊
读写结合是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之目的。“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于永正语)好的读写结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范文中写作知识加以提炼和借鉴,还要引导他们充分吸取文本中的人文素养。下面就让我们从三位名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中,习得一些读写结合的“三招两式”。  第一招:抓言语灼亮点
期刊
阅读教学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常识。但真正能把这个“例子”用好,使学生进入文本之后又不囿于文本,最终实现心有所悟进而达到自我观照、自我提升的并不多见,而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罗才军《伯牙绝弦》的教学恰恰是这方面的典范。  【教学片段】  师:老师课前查过资料,我发现好多古书上都说伯牙的琴艺妙绝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倾注在琴声里
期刊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重视了朗读,“以读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一节课下来,学生在朗读上花费的时间不少,读得口干舌燥,但朗朗的书声中有多少个人独特的感悟,有多少情感的体验,又有多少语感的培养,不得而知。请看看名师们是怎样指导的,是否可以从中悟出什么?  【片段一】读在课题处——未成曲调先有情(薛法根《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倡语文与其他课程结合,不能把教学囿于一个小框框内,而应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去学习,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亲身实践中健康成长。名师张振方执教《云南的歌会》(八年级下册)课堂中出现了三次“歌声”
期刊
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令所有与会教师折服。整节课中,周老师将重点放在了“找”之上,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寻找并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在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中,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现撷录几个片段与各位同仁共赏:  [片段一]观察——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  导入之后,教师出示了例题场景图。(上面依次有规律地排放着彩旗、灯笼
期刊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张齐华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张老师独具匠心的设计,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演绎了一堂智慧、灵动、幽默、和谐的课,让听课的教师回味无穷。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各位同仁共赏。  【片段一】思维在认知冲突中启迪  师:a、b在哪见过?  生1:在拼音里见过。  生2:在英语里见过。  生3:在书本里见过。  师:a+b=b+a是什么?  生:是加法的交换律
期刊
一天,学校教导处罗主任突然叫我去学前班代一节课。说实在的,遇上这种临时代课,教师只要维持了班级秩序,不出安全问题就行,轻松得很,还有代课补助,可我还是千不愿万不想,因为那个班是同事们一向认为纪律最难管的学前班。一番思想挣扎后,我接下了这个棘手的任务。  上课铃响了,我夹着一叠作业本走向学前班。一进门,就看到教室里乱成一团:孩子们中有哭的、笑的、敲桌子的、下座位四处游走的,真是一塌糊涂。看到此情此景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何赐仁) 当你来到崇义县横水中学问学生“这里的教室与其他学校的教室有什么不同”时,有人肯定会自豪地告诉你:“我们每个班都有个图书角。”  横水中学每个教室后面都摆放着一个高大的白色铁皮书柜,透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这是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一个举措,书柜的书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各班每学期向学校图书馆借书一百册以上;各班学生每学期向班级图书角捐书一百
期刊
任何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无法绕开教学拓展这一教学环节,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但教学拓展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当地进行,可以厚实课堂、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盲目、毫无节制地为拓展而拓展,则会喧宾夺主,冲淡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衡量拓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准确掌握其难度和广度。如何进行拓展,追求拓展的“效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