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作用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公共领域扩大,一种新型的舆论形式运用而生—网络舆论。互联网作为网络舆论的发源地,让公共领域的建构成为可能。传统的对话和交往在互联网上得以复兴,“电子沙龙”“电子咖啡馆”的来临,让大众再次拥有积极发言、辩论和检验权利的场所。网络舆论赋予了公众最大的可能性,也给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界定,深入研究了网络舆论的新特征及其作用。
  【关键词】 舆论 网络舆情 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论的定义
  自2000年以来,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相继出现“在线舆论”、“因特网舆论”、“网上舆论”等概念。直到2003年之后,研究者才明确提出网络舆论这一概念,网络舆论才开始为人们所熟悉。有学者从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解释了网络舆论的含义。他认为,广义上的网络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形式,有没有经过任何过滤的公众舆论,有新闻媒体舆论, 还有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假象,同时还有官方舆论。而狭义的网络舆论, 特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的舆论[1]。
  我更倾向于认为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总和。或者说是由网民通过网站以跟贴、留言的形式对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表达相同态度倾向的意见,最终汇聚而成的一股民意浪潮。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网络舆论的主体:隐匿性和分散性。从狭义上来说,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界定为所有参与讨论的网民们。但网民的界定很模糊,门槛很低,共性:一是草根性,他们是来自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二是群体极化性, 网民群体具有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聚集的特性。
  1、隐匿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网络舆论主体具有隐匿性特征。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公开的、真实的,并受到他人、法规等各方面的监督和制约。而互联网的出现带了一个平等、开放、自由的空间,相对现实社会来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社会里以任何一种身份出现。网络舆论主体身份的隐匿性,使得他们可以在这个承载着海量信息的空间里更加大胆、自由地发表意见和评论,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网民的意愿。
  2、分散性。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主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互联网出现以前,由于地域、种族、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传统的传播方式也很难打破这种空间的限制。但是,网络出现以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其传播的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为最广泛的参与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在网络空间里发表言论、形成舆论的主体,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遍布全国,甚至是遍布全球。各个地方、阶层、行业;各种信仰、肤色、党派的人们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主体,因此,网络舆论的主体在现实社会是非常分散的。
  (二)、网络议题:内容丰富,融合多因素的“聚光灯效应”。舆论客体是引发、承载舆论本体的社会公共事务, 具有公共性、现实性。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公共性、现实性的公共事务都能够成为舆论的客体, 只有那些引起公众广泛而持续关注的公共事务才可能成为舆论客体。传统媒介时代,媒体具有很强的议题设置功能, 通过设置议题即通过选择、集中等传播手段使某个议题或公共事件得以突出, 媒体可以轻而易举地引导舆论甚至控制舆论。相比之下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同时,网络海量的信息和“把关人“力量的削弱,巨大的储存和再现功能,让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土壤”。因此,网络舆论内容涵盖面很广,它已经渗透到了时政、科教、娱体、经济、法治、灾难、民生等社会各个领域。
  在网络世界里, “聚光灯效应”无处不在,某些冲击性的聚光点通过网络媒体的不经意放大,能够引发持久效应。各种层出不穷的网络热点、红人、热词背后, 多数都存着聚光灯效应。如最早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以大胆的Pose曲线等带来视觉冲击,脱颖而出;凤姐则以其层出不穷的雷人狂言与其相貌和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吸引了众网友的注意。所以一个事件具有强影响力,必须融合聚光灯效应。但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人物、事件, 只是引发舆论的第一步, 要真正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网络舆论的客体, 必须使“聚光灯效应”维持一段时间( 几周到几个月) , 这就需要加入可视性以外的其他因素。這些附着因素可归纳为: 社会价值与社会敏感因素、冲突性因素、新奇因素等等。其中社会价值与社会敏感因素是唯一必须要有的因子。很多网络红人不能走太远,就是因为缺乏社会价值,如凤姐。但是相比之下,随着芙蓉姐姐的成功减肥,变身为白富美,慢慢脱掉以前的标签,重新塑造了励志的形象,其影响力再次飙升。有的则是虽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没有触及社会敏感(如烧饼帅哥)。
  (三)、网络舆论过程:理性和非理性并存,并逐渐趋于理性。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和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舆论最突出的问题非理性。网友素质的参差不齐带来了“网络暴民”、“网络暴力”,如人肉搜索行为就是比较突出的表现。“虐猫”“史上最毒后妈”“卖身救母”“郭美美事件”中网民盲目性、极端性、情绪性等非理性的表现比较明显。现在随着网民的成长,对于网络舆论非理性问题的讨论和指责声减弱,对于网络舆论的理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网络舆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不断博弈过程,最后渐渐地趋于理性。网络舆论的初期,由于各方细节和事实都不清楚,网民的言论以非理性为主,质问、声讨甚至谩骂的声音会处于上风;舆论的发展期, 随着各方信息源的爆料,事实渐渐呈现以及意见领袖的有力引导和发声,理性的言论逐渐增强,与非理性的言论进行交锋和辩论。如此反复,直到真相大白;舆论平息期, 理性言论逐渐增强, 非理性的言论逐渐减弱, 理性声音唱主角。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民的非理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是, 也应该看到网络舆论正是借助了一定的非理性因素才得以发展壮大, 如果完全消灭非理性因素, 也就没有网络舆论了。如果不是出于对腐败的憎恨, 广大网民怎么会锲而不舍地侦缉贪官的铁证,向雷政富这样的贪官才能下马。所以说,任何事物要把握一个度,有限的、在不伤害到他人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非理性的言论会更加刺激事态的发展,而随着舆论的发展、网民的素质提升以及应对能力在经过各种舆情事件的锻炼后,理性则会逐渐增强最终归于理性。   四、网络舆论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开辟了一条表达民意的新通道。网络舆论成为民意集中反映的过程:平面媒体的采访与报道——网络媒体转载——网友留言——民意反馈——反馈影响下的深入调查——关注度提升——网络舆论产生——影响政府决策。网络传播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让网民更加自由、方便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感受到网络舆论的切身参与性。围观改变世界的“孙志刚事件”中,使实施 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佘祥林“杀妻”冤案,推动了死刑案件的审判程序改革。网络让人民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去,提供自己的看法,参与到舆情事件的演变中,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为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网民的力量。
  (二)网络舆论架起了党和政府与舆论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间接和单向性,使党和政府无法直接面对舆论主体。网络传播则不同,无论是党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还是省市委书记和省市长,只要亲自上网,就可直接接触网上舆论和舆论主体,也可以直接参加网上交流,和网民进行网上对话。这就为党和政府直接了解民意、引导网络舆论提供了可能性。近些年来,很多官员和政府机构开通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号,直接与民众交流意见,传递心声,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网络舆论提供了强有力和即时的舆论监督。“天价烟局长”事件,从网上开始流传到其被免职处理不到 20 天;“电力抢修车运花圈”事件,从网上开始流传到相关人员被处理不到 3 天……网络舆论实实在在地发挥着其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作用。网络舆论为公眾进行即时舆论监督,提供最有效、最有利的武器。
  五、小结
  随着智能媒体的深入发展,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又将给网络舆论带来深刻的变革。所以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一直都是长足的话题,未来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邹军. 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8.
  [2] 谭伟. 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 J] .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5) .
  [3] 昝玉林、许文贤.引导网络舆论: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导向功能的发展[ J] .求实, 2005(6) .
  [4] 赵志立. 试析网络舆论的基本特性和运行 [ EB/ OL ] .
  [5] 林恩全. 网络舆论及其控制[ J] . 军事记者, 2004( 9) .
  [6] 董德宾、宿亮. 网络舆论: 特点、现状及引领途径[ J] . 党政干部学刊, 2009(8).
  [7] 曹 茹, 白树亮.试论现阶段我国网络舆论的特点[ J] . 河北大学学报, 2011(4).
  [8] 宋宝宝.网络舆情视角下影响政府治理网络安全的因素分析[ J] . 中外企业家, 2019(8).
  [9] 张潮,赵健.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治理对策研究[ J] . 法制博览, 2019(7).
  作者简介:杨郡媚(1989年),女,汉族,湖北枣阳,助教,硕士,武汉传媒学院,网络传播,网络舆情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 司法实践中,无特定救助义务下“见危不救”的案例往往在司法认定过程中分歧很大。近年来经典的案例有:浙江省某男子与女友吵架后放任女友在出租屋内自杀的案件;广州小悦悦被撞倒在地,摄像头记录下共十八个行人路过,却无一救助致使小悦悦错过抢救时机而致死的案件;以及日本刘鑫江歌案,南京彭宇案等等,都无一例外地引起了社会极高的关注,也引起了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对案件定性的争论。笔者对无特定义务下见危不
期刊
【摘 要】 国库事后监督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国库资金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监督系统的上线运行,实现对会计核算业务全程自动化监督,开创了国库事后监督工作的新模式,国库事后监督系统的应用对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国库会计核算 事后监督系统  国库事后监督是对国库会计核算业务进行的复核和校验,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
期刊
【摘 要】 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增加缺席审判程序一章刑事缺席审判作为一项特别程序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是顺应时势的产物,也弥补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漏洞,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已步入价值追求多元化且积极与国际刑事司法接轨的新阶段。本文通过对缺席审判制度的探析,对如何优化缺席审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摘 要】 在“互联网+”模式的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保险行业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保险营销模式。相对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网络保险具有降低销售成本、提高保险销售效率等优势,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如消费者接受程度、保险公司运营手段优劣、政策法律环境、人才管理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保险发展现状,并更深层次挖掘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其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网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我国P2P行业的迅速蔓延,但目前P2P行业违规经营现象频发、问题平台数量居高不下,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据此,本文对P2P平台违约风险的影響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P2P平台违约风险与注册资本、用户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平台存续时间无显著关系。最后,本文根据该实证结果对P2P平台违约风险控制及健康运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P2
期刊
【摘 要】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青少年身心趋向早熟。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的情况,越来越多的由青少年实施的恶劣刑事案件发生。本文从犯罪低龄化严峻形势入手,阐述恶意补足年龄规则适用必要性,结合实际情况,探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在刑法适用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分析,希望对犯罪低龄化解决有新思路。  【关键词】 犯罪低龄化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 可行性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在出现的许多恶劣刑事案件都是
期刊
【摘 要】 律师制度在中国恢复的四十年,也是其在中国发展、建设的四十年,一大批优秀人士投身律师队伍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为中国的法制建设贡献力量,律师的职业行为的性质虽然不同于中立帮助行为,但也享有广泛的刑事豁免,在刑法理论中,律师的职业行为属于正当业务这种重要的出罪事由,《律师法》也为律师的执业行为设定了特殊的权利保障和义务规范。但最近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西宁)分所的林小青律师,因为被控“恶势力
期刊
【摘 要】 人工生殖技术的运用,给千万不孕家庭带来了生儿育女的希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严重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犯罪问题,而相关法律法规还来不及对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整。本文通过分析人工生殖技术的犯罪表现形式,充分考虑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适应原则以及刑法的潜抑性,在现有刑法规定的框架下,将人工生殖技术罪设立成为一个单独的罪名,并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犯罪表现形式。  【关键词】 人工生殖技术 代孕
期刊
【摘 要】 行政審批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正式成为WTO的成员,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深入, “放管服”改革深度和力度越来越大, 政府治理现代化方向的“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标准化”“精准化”“便民化”已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过18年的变迁与发展, 为优化营
期刊
【摘 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