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光点亮人生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是教育的使命所在。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职业生涯开端面临的首要问题,以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研究对象能够帮助执教者转变教育思想,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以文献研究法和举例法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深入研究教育目的和意义的重要途径,而最终研究结果旨在促进教师能力和素养发展能够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教学要求,从而为培养进步的现代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目的;自我教育;课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02-02
  引 言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而古汉语中对“教”和“育”的理解是不同的。古汉语中,《学记》中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乐记》中的“教者,民之寒暑也”等话语中的“教”分别是教化、教育、教导、教诲、指示等意思,“教”其实已经涵盖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一词的含义。古汉语中的“育”有生育、抚养、培育之意,可见,“育”在古文中主要是表达我们今天所说的“培育”“培养”这层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日之学校教育的内涵已然陷入狭义的误区,教育的目的被简化为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却忽视了“育”的价值。
  一、当前教育现状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明确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践行教育的使命。综观当前教育现状,各个阶段教育虽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就中学教育而言,应试教育解决了第一阶段的问题,同时,也为第二阶段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其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育人之心,却难以寻得育人之法,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仍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目的仅停留在升学考试的层面,并不能从人生、生命等角度来理解学习的意义,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使命感和方向感,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尚能见微知著,学困生却只能落得“一地鸡毛”。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目的和意义把握不够准确。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弄清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其在于筑梦,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更重要的是,在于点亮学生人生前行的道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二、课堂教育,育人之始
  课堂教育效果的好坏不仅能够凸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是拓展“育人、育心、育己”理念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育中挖掘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目的呢?这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发展的掌舵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摆渡人”。唯有责任和担当,才能换得秋实累累。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刻落实英语课程标准,以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指导,在教学中落实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构建简单而不失意义的英语课堂。比如,在教学How can we become learners这一课内容时,教师除了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还应在教学中讲授德育的相关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有深刻的认知。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What i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earning for you”,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深入思考,并积极讨论,带着自己的答案展开对本课内容的深入探究,从而能够让其以自身学习水平为依据,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学习者。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拔高自身的思想高度,让学生从为师者的个人魅力中体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让英语课堂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使师生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最优解”。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教育点亮人生”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适当的教学法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其从人生发展的大格局出发,展开对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深度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发展铺平道路。
  三、课外教育,育人之要
  課外是课堂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最佳场所。如果说课堂教育解决了教学的基本问题,那么,课外教育要解决的便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问题。对于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课堂学习终究是带点疲倦感,课堂之外似乎才是属于他们的天地,正如一切变化都是悄然发生的一样,学生的学习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是在这看似不起眼的课外形成的。抓好课外教育,既是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让课外教育成为点亮学生心灵的“明灯”,让学生真正享受自我发展的权利和过程,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联系英语教育的学科性质,语言能力的发展依赖的是对语言的刺激。识字并不等于阅读能力,同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发展的根本并不在于词汇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给予学生一种有益的语言刺激。这种语言刺激的发生往往不是在课堂指定的教学内容中,而是在课外学生交流的潜意识里。由此可见,在英语教育的课外环节,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在生活与知识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使教育的价值能够诉诸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产生对生活乃至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具体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产生“学英语是为用英语”的想法,并在具体的英语活动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开展英语对话活动,给予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使学生受到外在的语言刺激,从而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英语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让学生对“学习一门外语对人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答案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从英语的应用性角度让学生利用英语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语言中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使其在今后遇到困难时能够多一份淡定与从容。   四、自我教育,育人之关键
  实现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赋予每个人的独特能力与品质。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的中学生,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是难能可贵的,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而且能够使其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明确人生发展的目标。另外,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自我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是对教育意义的最好回应。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深刻理解“自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既要保证自身具有较高能力和素养,同时,也要把学生自我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较强的学科,实现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难度越大,意味着学生发展的机遇越大。对于每个人来说,机会是同等的,抓住机遇等于抓住自己的未来。具体到英语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要求的机会,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尝试造句,同时,对新课内容做到以自我学习为主,以教师教为辅,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从批判意识和自我批评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批评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塑造学生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品质。
  五、适合的教育——育人之终
  近几年来,“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被人反复提及,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句话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和温暖的人性光辉,理论正确,政治方向正确。那么,如何做到适合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
  (一)适配个性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注重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发现每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力,为每位学生提供差异化教育方案,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具体到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出发,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适当的方法
  适当的方法是实现“适当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应以一定的方法为支撑,既要厚爱,也应严管,二者并重,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教育中得到最大的发展。另外,在资源和技术层面,精准教学、问题导向等方法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并结合信息技术,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与时俱进的一面。
  (三)适度的压力
  快乐教育是主流观念,给学生减负,也是正在进行时。但“学海无涯苦作舟”,自古以来,学习就是一件苦差事,适度的压力能够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动力,尤其是面临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教师不能完全让学生把学校当成“一方净土”,要适度给予学生压力,锤炼学生的意志,从而使其在适应学习的过程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结 语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探讨教育的目的,不能把受教育者从家庭、社会、时代这些现实场域中抽离出来,孤立地展开,更不能一味地实施教条主义,让理论脱离实际。教育不仅要适应個人发展的需求,更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一种理性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吉军.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德育[J]. 天津教育,2019(17):160-161.
  [2]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24-29.
  作者简介:杨亚维(1981— ),女,陕西宝鸡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突发事件频发将成为一种常态。突发事件应对不利,对于公众生活、社会和谐以及政府形象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提升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   1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事件推动特征。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许多领域类似,事件推动是我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明显特征。每一次理念、体制、政策的变化,往往都是在
期刊
摘 要:思政课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当切实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及时融入教学中。为适应发展要求,教师应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对分课堂”模式的有效应用,重构传统教学模式。文章以高中思政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例,探讨了对分课堂的有效实践,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从社会、学校、教师三个层面对课堂改革的目的进行阐述,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模式 、“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5+1”有效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改革都是基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于学生与教师有效的情感沟通,只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唤醒学生与教师情感的互动,就能促使学生形成努力学习的内动力,自觉完成
期刊
摘 要:当代高中生受亚文化环境的影响较大,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都能获得新鲜的潮流信息,这让他们既早熟又迷茫。为了提升高中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丰富高中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文章作者将从民族音乐——民歌出发,引领学生,以求提高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民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75-
期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重要理念,中国梦是在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形势及时代特点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在文化价值观层面提出的富有创新性的重要价值理念。在当下中国,中国梦无疑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词汇,对它的学术研究和政治解读一直在行进中。然而,从辩证的、多层面的哲学视角对中国梦的生成依据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基于此,以马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传统的阅读教学偏重于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批注式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由被动阅读变为自主阅读。本文对小学四年级语文批注式阅
期刊
摘 要: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引导学生阅读、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有计划地组织略读课教学活动,是实现略读课教学价值的关键。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0-0069-0
期刊
摘 要: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认知的基础和前提,开展“地理位置”的深度教学意义深远。文章以西北地区为例,从把握空间尺度、适当做科学性的加法、综合分析“位置”的影响、关注邻国和区际联系、了解时间尺度、对细节补充和释疑六个方面例谈“地理位置”深度教学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地理位置”;深度教学;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
期刊
摘 要: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式德育工作效率低,难以产生深层次、持续性的影响。而课间游戏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和社会经验的增长,是理想的德育资源。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课间游戏可以帮助学生体悟游戏中的规则和逻辑,从而实现个人意识和个体道德的发展。本文探讨了课间游戏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 要:《父与子》这本书告诉我们父亲角色在亲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父亲应给予孩子快乐和启迪。然而,目前许多家庭中,教育孩子仿佛成了妈妈的专利,父亲的角色则变得可有可无,慢慢地被遗忘在了角落里。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父亲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更优秀。  关键词:孩子;父亲;家庭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