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方式转变(1):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有“合”有“作”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并成为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现实中,合作学习却常常处于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合作学习成为一线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听到执教老师说“请大家合作完成”“几个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但另一方面,在教研活动中,合作学习又成为普遍质疑的对象,“热闹有余,收效甚微”,“合作有名无实,完全形式主义”等是常见的教学评价。这表明一线语文教师已从理论上明确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合作,怎样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等问题还很茫然。
  为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扩大合作学习的应用范围,本文拟结合对2012年度三篇比较有代表性论文的评议,从课前小组组建、课中教学策略运用和课后评价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揭示有效合作学习的内在机制。
  一、课前充分准备:合作学习文化的创建
  【评议文章】马乐燕:《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鲁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理论探索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力图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实践平台,探索总结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以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合作阅读能力良性生成。
  合作学习开展是要有准备的,这种准备就是合作学习文化的创建。目前看,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元,小组的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文化的建设。
  合作学习文化的创建并不是一个务虚的宣传过程,而是一个扎扎实实“做”的过程。具体内容涉及:
  1.分组要合理,能实现组间公平竞争。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和异质分组联系一起,充分的异质分组将含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便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问题,提高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质量,从而为合作学习和组间公平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2.小组建形象,能增强个体归属感。小组的文化建设主要是以熔铸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核心,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比如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建立组牌(或组徽),选定小组格言,制定小组发展目标和规划,提出小组口号,建立墙面小组文化环境、组歌等。
  3.角色有分工,能保证全员参与。角色分工使小组全体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角色,并履行相应的职责。除了小组长,小组还可以设置记录员、统计员、监督员、检查员、协调员和观察员等角色。
  4.角色可互换,能丰富交往体验。这为学生提供扮演不同角色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角色体验,不断强化其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技能,提高课堂人际交往的质量。
  5.合作懂技巧,能提升交往质量。良好的合作技能既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又是实施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教师可结合语文教学,或利用班会课、课外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并以集体活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加以练习。
  6.评价重集体,能形成责任意识。合作学习的奖励评价要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依据,要求每个学生在实现个体责任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小组责任。
  合作学习文化说到底最后体现为学习者的合作意识,而这种合作意识是要寓于活动中来发展和提升的。合作意识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做到:
  第一,活动尽量不打破小组界限。在语文课上,教师注意不随便打破小组界限,以保证小组的整体性,以方便小组长对小组进行管理。即便有表扬和奖励,也不以个人为对象,而是归小组集体所有。
  第二,提供经常性小组研讨机会。在各种语文活动中,能尽力提供更多的适合小组整体参与的机会。在活动前,我们把每一个活动进行分解,能直接由小组完成的部分我们组织小组讨论完成,以此来加强小组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活力。
  马乐燕《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一文在批判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种种“假合作”现象之后,辟专章讨论了加强合作学习的种种措施。其中提到教师合作阅读和学生合作阅读的准备问题。在教师合作阅读准备中,提到了创设合作情境、科学合理分组、制订合作目标、选择合作内容、把握合作时机、调控合作过程、建立评价机制等7条;在学生合作阅读准备中,提到了倾听、合作、交流、分享、承担等5个要点。尽管这些探索尚无实验数据作支撑,也无集中的案例开发,但它们所提示的合作学习文化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该文还提到,目前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大多是同桌式,或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的四人组。显然,这种临时性的组建方式缺乏文化创建的自觉性和持续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阻碍了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恐怕也是很多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最终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吧。
  二、课中必要导向:灵活教学策略的运用
  【评议文章】吴晓红、宋磊等:《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基于<米的认识>的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8期。
  【内容提要】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合作目标、设计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学科知识与合作知识的融合、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充分了解学情、促成积极合作意愿是有效合作的基础。有效合作学习的成果是学生认知与身份的共同发展。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很多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如果一味突出学生的“自主”, 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合作学习,而忽略教师的监控、调节和促进作用,则容易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沦为自由化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控者,其职责是引导合作学习的方向,灵活使用各种教学策略,推动学生合作学习顺利开展,比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主地决定合作学习方式,比如建立规则,教会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竞争和合作,如何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吴晓红、宋磊等《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基于<米的认识>的解读》一文,以一则语文课例为个案,剖析了语文课上有效合作学习的一些特征,展示了语文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机智,给了我们丰富的启迪。
  该文提出了四点认识:
  其一,所谓合作学习,是合作目标、设计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这里,它把合作学习目标分化成合作目标、设计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三种目标,并对之分别进行了界定,认为合作目标即通常所说的合作学习任务,诸如“用米尺测量身体上哪儿离地面1米高”等;而合作设计目标主要是指设计合作学习的意图,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其主体指向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则是指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所预期达成的要求和标准,其中既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也包括合作技能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目标、合作学习设计目标都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制订,要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二,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科知识与合作知识的融合,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结合例子分析:通过5次合作学习,学生逐渐掌握了合作学习规则,并将之运用于完成各种合作任务,最终掌握了“1米有多长”:不用米尺,精确地剪出了1米长的绸带。如此教学,学生经历了合作过程,掌握了合作方法,并理解了知识。由此,有效的合作学习的内容,不仅有学科内容知识,还有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规则;不仅包括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包括经历合作学习获得的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经历并掌握合作学习规则、方法的同时,掌握学科内容知识。
  其三,所谓合作学习,要以充分了解学情,促成积极合作意愿为基础。该文指出,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指导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包括学生对合作任务是否充分了解,是否掌握了合作规则,是否有合作经验,是否熟悉合作流程等。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学习风格,包括学生年龄、学习动机、意志和气质等。教师应创设利于合作学习的情境,随时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其四,所谓合作学习,意味着学生认知与身份的共同发展。该文提出,学习意味着成为另一个人,合作学习的成果不仅包括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还包括学生在合作共同体中身份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沉默与接受知识”阶段,学习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主观的知识”阶段,学习仍然表现为对他人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但学习者已经表现出对他人知识和权威的一定抵制,并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程序的知识”阶段,学习者已不再为他人所压制,不再把他人看成无可怀疑的权威,并能按照一定标准对相关知识的可靠性作出检验;“建构的知识”阶段:学习者已经成为真正自治的认识者。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从不自觉的学习者转化为自觉的学习者。
  《什么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基于<米的认识>的解读》一文所提供的四个观点确实拓展和深化了人们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认识,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这些观点本身认知性意义,而把它们理解为是从目标、内容、学情和结果出发的四种教学策略,也许一定程度上能引导教师对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积极的探索。
  三、课后即时强化:学习结果评价的跟进
  【评议文章】杨轶臻:《初中语文学困生合作学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内容提要】针对如何在中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去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旨在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也希望由此推动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学同行一同关注这一研究和实践领域,并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以多维的评价方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努力,要以多元的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这种多维和多元的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加工的过程。总体来看,小组加工能产生以下效果:一是简化学习过程;二是消除不熟练和不适当的行为;三是继续提高学生作为小组成员的工作技能;四是给小组成员提供庆祝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不管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加工,或同学生一起讨论、评价小组活动的情况。一般而言,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前都应留1~3 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在小组加工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他们的学习、活动和社交技能发展的情况,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活动能力、课堂纪律、学习效果等问题,这有利于持续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怎样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这种小组内的学习成果的加工?杨轶臻《初中语文学困生合作学习研究》一文在第三章中提供了一些颇为有效的评价策略。比如,形成性评价策略,通常是给予小组成员有帮助的、持续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针对他们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比如教师及时提醒小组还有哪个合作任务没有完成,或者还可以借助哪些资源把任务完成得更好),也可以针对成员在合作技能上的具体表现(比如示意小组控制讨论的音量,表扬小组很好地运用了刚才所教的一项技能);比如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策略,当小组是共同完成一个成果时,可以基于全组的评价,再加入通过观察、访谈与单独测验所得到的有关个体的详细而独特的评价,可以体现为进步分和奖励分的设计;还比如通过日志进行质性评价,来反映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一些隐秘的细节,如个体对学习内容的想法、个体对小组合作的体验和感受、个体在社会行为上的发展和变化。
  之所以认为这些评价策略有效,和这篇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与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多,教学实验少,模仿套用多,创新发展少,经验介绍多,分析评价少,而这篇论文比较强调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侧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尽管其中的数据可靠性尚需进一步验证,但它所具有的实证精神和探索勇气,还是颇引人关注的。
  [作者通联: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天上的街市》一诗谈谈自己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一些创新性尝试与思考。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先生的名篇,意境优美,节奏舒缓,它把积极的情感寄寓在新奇的联想和想象中。教学中我侧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
非连续性文本最初出现在PISA的阅读测试中,它是文本格式的一种划分方式,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测量学生进入各类文本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引入到我国“新课标”以后,由于人们对PISA测试的英文原著的接触不多,所以各种讨论还只是停留在拿图表说事上。但可喜的是语文教育界对非连续性文本从崇拜而到反思,慢慢有接地气的感觉。  针对2013年度关于非连续性文本讨论文章,笔者沿着理论探讨、目标定位到
在很多人眼里,余光中先生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是淡到极致的文章了,全文一二三四铺陈了“九条命”,哪有散文的“韵味”,甚至有人质问,这样的文章怎么也能选进教材?  这样的文章,教起来确实很难把握,功力差一点的老师,上着上着就出现拉风箱的现象,东拉西扯,教学没有了重心,开始“失焦”。有的课堂,虽然条理清晰,把九条命分析的头头是道,还归纳成几重境界,但给人的感觉如同突如而来的阵雨,势头猛,却也去的快,没有
课堂教学进入了猜画品文这一环节。  一、画境  师:当代作家梁衡的厅堂之侧挂有一幅画,那幅画的题材就取自《记承天寺夜游》。梁衡特别喜爱它,说它淡雅、高洁,是阐释古典文学的一轴精品。那么,我们猜一猜,这幅图应该是什么样的,为何能让一名大作家情有独钟呢?  生:我想,画上的月应是清爽的,画上的树应该是疏朗的,那里的氛围应该是很清静的。  生:应该说是很幽静,而且月色还有一点点朦胧。  师:何以见得?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它描写细腻,富于情致,贮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春》中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到底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解读者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运用了引用和比喻,有的说是运用了引用和拟人,还有的说除了引用、比喻之外,还有拟人。引用自然不必说,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这句到底用没用拟人手法。  
二  如果把选择合适的视角视为文本解读的“稳境”,那么实现和作者或文本中人物生命的融合,则可以称之为“醇境”①。  生命融合是文本解读中主、客体相知、相融的“合一”状态,用钱钟书的话说是“人心之通天”,用叔本华的话来说就是“自失于对象之中”,“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②按接受美学的理论,这是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提供的
语文教育专家徐林祥教授主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以下简称《历史追问》)一书,是由山东教育出版社策划编写的语文教师成长丛书之一。该书是一部叙述中国语文教育历史发展轨迹的著作,其中包含着对古今语文教育思想发展脉络及其要义的剖析。  读《历史追问》,洋洋近四十万言,丝毫不觉其冗长,相反让读者产生一种轻松快适之感,我想主要在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选取丰富而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考据之功细密,同时合
苏教版必修二新选了《说书人》一文。这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叙述了一个说书艺人说书及其离世的故事。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对这篇小说诠释的文章,或过于专业,或失于粗疏,或流于简约。下面笔者不揣浅陋,从五个角度对小说进行一番梳理,以期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一笔账目 课文中涉及到经济的一共有两处。一处在第一段的结尾:“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一处在第五段与第六段:“听书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国际阅读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阶段学生阅读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将来的思想发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文学类作品
“语文”学科带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大多是用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形象大于思想”的特性造成了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就会造成语文学科试卷评判中的“橡皮筋现象”,即语文试卷评判过程中的伸缩性太强,同一张试卷不同的人评判,最后结果会有很大出入。  语文学科试卷本来就有这样的特点,假如,命题语言再不够规范,拿到试卷的考生不知该怎么下笔,答题只能凭感觉乱蒙;参考答案再不够科学,即使意思答对了也未